浅谈培养解题能力的策略

2019-11-26 23:29杨彩明
读与写 2019年2期
关键词:白鸽变式应用题

杨彩明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仙夹中心小学 福建 永春 362600)

两步应用题的学习是学生从简单应用题向比较复杂应用题过渡的中间环节,其学习状况直接影响今后的学习。所以,加强两步应用题的教学十分重要。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在两步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增加一些变式题的训练,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所谓变式题,就是指通过改变应用题的叙述方法、重点词语、条件或问题等,使应用题的结构,内容、数量关系等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分析、解答问题的思路、方法等的变化。

加强变式题的训练,无论是从传授知识的方面,还是从培养数学能力的方面,都是很有好处的:其一,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析数量关系的重要性;其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其三,帮助学生拓开思路发展思推;其四,有效地提高学生解答两步应用题的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变式训练,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改变叙述方法

例:学校举行作业展览。一年级展出15本,二年级展出的是一年级的2倍。两个年级一共展出多少本?

不改变题意,本题条件还可这样叙述:

(1)一年级展出15本,是二年级的一半。

(2)一年级展出15本,如果多展出1倍就和二年级一样多。

(3)一年级展出15本,二年级比一年级多1倍。

……

通过这样改变叙述方法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应用题中的名词、概念和术语的理解,提高解题的技能技巧,还可拓宽学生的思路,促进思维的发展,从而提高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2.改变重点词语

例:火柴厂二月份生产了6000箱火柴,三月份增加了6500箱,两个月共生产多少箱火柴?

变式题:(1)火柴厂二月份生产了6000箱火柴,三月份增加到6500箱。两个月共生产多少箱火柴?

(2)火柴厂二月份生产了6000箱火柴,三月份增加6500箱,两个月相差多少箱火柴?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认识到关键词语的重要性,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3.改变条件

改变条件就是指问题不变,把直接条件与间接条件相互转化。

例:白鸽有10只,灰鸽比白鸽多5只,一共有多少只鸽子?

分析它们的数量关系后,将直接条件和闻接条件改变为:

(1)灰鸽比白鸽多5只,灰鸽有15只。

(2)灰鸽减少5只和白鸽同样多,灰鸽15只。

(3)灰鸽增加5只就是白鸽的2倍,灰鸽15只。

通过改变条件的练习,学生可以更熟练掌握转化条件的分析思路,有效地提高解题能力。

4.改变问题

改变问题就是条件不变,只改变应用题的问题:

例:一个织袜厂生产女袜1500双,生产的童袜是女袜的3倍,生产的童袜比女袜多多少双?

本题还可提出如下问题:

(1)生产的女袜比童袜少多少双?

(2)生产的女袜比童袜少多少倍?

(3)一共生产多少双袜子?

(4)女袜再生产多少双就和童袜一样多?

通过练习,可避免死背条件和问题固定模式的错误,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解答应用题。

5.转化条件和问题

例:有两棵桔树,第一棵一年产桔102千克,比第二棵少产桔33千克。两棵桔树一共产桔多少千克?

变式题:(1)有两棵桔树共产237千克,第一棵桔102千克,第一棵比第二棵少产桔多少千克?

(2)有两棵桔树共产桔237千克,第一棵比第二棵少产桔33千克,第一棵产桔多少千克?

6.交错使用上述几种方法

例:学校举行作业展览,一年级展出15本,二年级展出的是一年级的2倍,两个年级一共展出多少本?

变式为:学校举行作业展览,二年级展出30本,是一年级的2倍,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展出多少本?(这里既改变了条件,又改变了问题。)又如:三年级有两个课外活动小组,第一小组有12人,比第二小组少24人,两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变式为:三年级有两个课外活动小组,第一小组有12人,第二小组比第一小组多24人,第二小组人数是第一小组的几倍?(这里不仅改变了叙述方法,还改变了问题。)

以上几种方法只是在方式上所做的变化,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变动应用题中的数据,变化它的情节等方面来训练。

7.改变情节,变动数据

例:食堂原来有大米500千克,又买来4袋大米每袋100千克,食堂现在有大米多少千克?

变式为:食堂原来有大米500千克,运走了4袋,每袋100千克,食堂现在有大米多少千克?

实战证明,利用上述多种方法进行变式题训练,能够达到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的教学目的,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来说,它是一种成效显著的教学方法。

为了使变式题训练在两步应用题教学中能收到显著的成效,以下三点应引起我们的注意。第一,要把握住练的时间,即应当在什么时候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我认为变式训练的过程,是小学生对两步应用题学习能力再提高的过程,因此,在小学生弄清了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之后,进行变式训练最为妥当。第二,“变”要和“讲”紧密结合。在训练过程中,不要只强调“变”而忽视“讲”。“变式”训练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讲解算理,就是讲“变”的理,也就是进一步理解题意及题中的数量关系。所以只有做到“变”中有“讲”、“讲”中有“变”,“讲”和“变”结合进行,互相促进,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第三,要注意“变”题的数量和质量。“变式题”训练的成效,并不决定于“变题”数量的多少,而在于是符合一定的要求,是否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设计题目时,既要考虑本班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又要利于拓开学生的思路。必须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步步升高,题题深入。从一个基本题开始,每变化一个条件和问题,难度就应当向前加深一步。这样,学生经过努力循序渐进,学起来才能感到兴趣无穷,但是要求又不能太高,否则,就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因此,做好两步应用题的变式训练,在变时,要注意一定的数量,又要注意一定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白鸽变式应用题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白塔上的白鸽(外二章)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春天的午后
童话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
伤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