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2019-11-26 23:29何夏湘
读与写 2019年2期
关键词:鸿门宴文言文课文

何夏湘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附属中学 广西 钦州 535000)

文言文中蕴藏着中国历史留下来的痕迹,是时光辗转文人笔下闪烁的思想,有家有国有天下。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语文鉴赏能力,文言文的学习不仅是对其语文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更是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精神培育,无论从哪个层面考虑,高中文言文教学都十分重要。本文针对当前高中文言文中存在的问题,对文言文教学有效策略进行简单的探讨。

1.高中文言文教学现存问题

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因其具有历史背景,并且不同时代语言具有不同的特征,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大部分学生在文言文学习时,在理解方面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以及通假字一直是学习的痛点。由于具有一定的难度,当面临高中繁重压力大的学业时,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普遍不高。当面对这种文字上存在的时间距离,如何带领学生找到现在与过去的共通之处,找到有效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就成了教师的首要任务。

以往的文言文授课方式大多是教师将文言文中难以理解的部分解释一下,学生背诵文章和知识点,要求也仅仅是能够在考试中读懂文言文,能够做题。这种教学方式错误地视考试为教学目的,忽视了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更加没有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美感。当文言文的学习变成枯燥的背诵,学生自然无法提起学习兴趣。没有兴趣的引领,学生也无法真正投入于文言文的学习,导致课堂学习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的吃力效果也不好。

2.高中文言文教学应用策略

2.1 跨越时间的距离,寻找联系点。文言文往往具备特定的时代背景,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很难马上理解文言文字与句中蕴藏的深意。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处于不同情境学生无法理解历史背景,因此教师需要在进行授课时为学生普及当时的时代背景,为了便于学生体会,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依据课文的不同和内涵,适当为学生塑造出容易理解的情境。通过情境塑造让学生跨越时间的距离,寻找古与今的共同点,进而体会文言文中的情感与思想,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以《兰亭集序》一课为例,学生不能感受王羲之所在的时代和经历,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自然具有一定难度。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先通过一个几分钟的短片向学生普及王羲之的生平,以及对古人宴集时的基本介绍。让学生回忆,自己与亲朋好友聚会时会想到什么,当看到不同的景色又会想到什么。学生们有的联想到自己下雨时会想到伤心事心情不好,有的想到毕业宴会上自己的愁绪。通过思考这些问题,首先让学生感受到写景抒情的这种情绪。然后让学生结合之前介绍的背景,谈一谈加入自己是王羲之,在兰亭集会上会有怎样的情绪。首先通过思考,带领学生走进课文中的世界,才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

2.2 多彩课堂活动,增强学生专注度。影响课堂效率和教学活动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专注度,在进行高中文言文教学时,为了摆脱枯燥的课堂,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活动来提升学生对于课堂的注意力。依据课文不同的内容,以及知识点和情感的偏向性,教师可以设计出不同的课堂活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并且通过应用多种课堂活动,也可以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在进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班级的每位同学都参与进去,当学生参与活动时,自然会专注于课堂。

以《鸿门宴》一课为例,这一课出自于《史记》,作者司马迁用他的笔记载了我国的历史。鸿门宴讲述了有关项羽宴请刘邦的故事。由于其必备的故事性,教师在授课时让学生进行分组表演,但是并不限制表演的方式和内容。学生首先需要理解鸿门宴所发生的背景和人物关系,也要对鸿门宴的课文进行解读。学生们最终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展示,有的小组在网络上搜集后制作了PPT,不同的小组成员讲解不同的部分,有的小组亲身上阵,将鸿门宴制作成了一台小剧场,引得台下学生的喝彩。展示之后,选取几个学生谈一谈看完展示之后的心得体会,对于鸿门宴这篇课文的认知。能够感受到在正堂课中,学生的专注力极高,并且能够自己搜集更多的资料。

3.总结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高效课堂,需要教师摆脱以往不重视时代背景的教学误区,在搭起古代与现代的桥梁上,在学生生活实际与课文之间产生联系,采取多种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专注度,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言文教学中,除了能够完成对于学生语文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育,还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等多方面的培育。

猜你喜欢
鸿门宴文言文课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背课文的小偷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会背与会默写
背课文
张居正的反贪“鸿门宴”
“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