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高尔夫挥杆技术分析与学练研究

2019-11-26 05:45曹全军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12期
关键词:球杆挥杆髋部

曹全军

(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

1 高尔夫挥杆技术分析

在高尔夫运动技术中,挥杆技术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可以说是高尔夫运动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项技术。整个挥杆动作建立了一个围绕运动员身体为轴心进行圆周运动的双杆系统。其中,上部杠杆为运动员的肩部与手臂,下部杠杆为运动员所持的球杆。挥杆时,运动员肩部、髋部与下肢做充分回旋,两臂与两手挥动球杆,杆头始终保持正对击球面方向。挥杆技术包含了人体解剖学、运动力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知识。

在高尔夫运动的起步与发展阶段,国内外研究者对高尔夫挥杆技术的研究只能通过对高尔夫运动员日常训练与正式比赛中挥杆经验的总结进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动作捕捉与分析软件应运而生,这就使研究者对高尔夫挥杆技术进行了更加细致入微的研究。但是,随着国内外职业高尔夫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日益提高,高尔夫挥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了更加深入地领略高尔夫运动魅力,也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大学生的高尔夫运动水平,高校应积极开展对高尔夫挥杆技术的研究,并加强大学生高尔夫挥杆技术的训练。

2 高尔夫挥杆技术学练

挥杆并不是指一个静止动作,而是一个连续的动作。在教学中,为了让大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挥杆技术,体育教师有必要按照挥杆的动作流程将挥杆技术分解为若干个技术环节指导大学生学练。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将挥杆技术分解为引杆—上杆—上杆顶点—下杆—击球—送杆—收杆8个技术环节指导学生进行学练。以下主要阐述这8个技术环节的学练方法。

2.1 引 杆

引杆是挥杆动作的启动动作,其动作规范与否直接决定了后续一连串技术动作的成败。引杆时,先要做好准备姿势,即站好位。正确的站位能使身体获得非常好的稳定性,且能够容易抓住动作的核心点。学生正式学练引杆前,体育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些跳台阶或立定跳远,以增强他们对双腿与双脚运动感觉的记忆。好的站位应是双脚踏实、稳固、有力。站位后,双手握杆,但要注意握杆位置不能太低,太低无法充分做出上杆时的屈腕动作。握杆位置也不能太高,太高会加大内上杆的角度,影响上杆的稳定性。引杆时要确保杆面方正,做动作时保持杆面是平行移动的状态,不能晃动。引杆时,头部不能随杆移动。上身以脊柱为轴心,肩部、臂部、双手与球杆一致运动,各部位肌肉用力要适中,过度紧张与过度放松都会造成动作变形。屈腕与转体要同时进行,动作要协调。转体时,右髋后撤,左肩下移,臀部位置不动。

2.2 上 杆

上杆是引杆到上杆顶点的中间环节。上杆时,要由肩部与臂部的动作带动身体扭转。上杆时,左臂与地面成平行状态,与球杆成直角或钝角状态,双手紧握球感末端,左手背平直,指向目标线。从扭转幅度上看,髋部转动幅度要大大低于肩部转动幅度,约为肩部转动幅度的1/2。上杆时,动作要柔和、流畅、有节奏,过快与过慢都会降低上杆质量。在教学时,教师要让大学生注意挥杆平面与杆面方正问题。

2.3 上杆顶点

这里的顶点是挥杆平面的最高点,在该点,挥杆的力量达到最大值。从上杆中途到上杆顶点,肩部、髋部积极转动以确保正确的挥杆平面达到完整,其中肩部是围绕脊柱作垂直转动,而髋部是原来的平面上做水平转动,髋部转动幅度约为肩部转动幅度的1/2。转动时,要注意重心的正确转移——从右脚内侧转移。头部与躯干保持一致,目视球。上杆顶点时的脊柱角度与最初站位时的脊柱角度要一致。左肩应在下颚下方,左臂垂直,且与杆面呈平行状态;右肘向上弯曲呈直角,右臂上臂贴近身体一侧,且与脊柱成平行状态。背部肌肉紧绷,用力适中。右膝应稍弯曲(内扣)。

2.4 下 杆

下杆是球杆达到上杆顶点后,稍做制动后即向下挥杆的动作。下杆的时间控制是躯干——手——球杆头。下杆能量是通过髋部与肩部的回转传递至手臂的。下杆时,右腿蹬转,髋回转,身体重心由右脚转移至左脚。下杆要自然流畅,由肩部的回转下拉球杆。右肩下沉,右手肘向下、向内拉,顺势将球杆由身体右侧贴身体向下、向内拉。下杆时,背部肌肉与手臂肌肉紧绷保持很强的应激状态。杆越往下,手臂与球杆的夹角越大,随着夹角的变大手腕要逐步释放,直至手与杆头同时到达击球点,此时双手应位于右脚正上方。在教学中,教师应告诉大学生在整个下杆过程中机体不能有随意的松懈,双腿、臀部、躯干、双肩、手臂与手都应处于紧张状态。

2.5 击 球

下杆时,继续通过肩部与髋部的扭转积蓄能量,然后通过手腕将这些能量传动到球杆,触球,将球击远。击球时,左腿向身后蹬直,同时身体重心由右腿转移到左腿,右腿重心转移后,向内弯曲。肩部以脊柱为轴转动,双肩连线应与目标线成平行状态。球杆触球前,手腕应始终保持弯曲,直到距球约30cm时再突然由紧张变为松弛,使能量积蓄在杆头快速地将球击打出去。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大学生准确把握手腕从紧张到放松的时间点,有的大学生直到击球后手腕还是紧张状态,这不仅无法充分发挥全身积蓄的力量,降低击球距离,而且易造成手腕损伤。鉴于此,教师应让大学生多做一些手腕控制力训练。

2.6 送 杆

击球后所做的送杆动作,其主要目的是让击球后的肩部、髋部与双臂产生的力量得到适当缓冲,从而保持身体的平衡。送杆时,左腿要伸直,重心保持在左脚,击球后,肩部、髋部继续向左转动。送杆要求击球后不能急于翻腕收杆,而是手随着杆的移动方向继续移动,但不要过分前伸。另外,送杆时,肩部与髋部要流畅地转动,切忌刻意、僵硬。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表象训练法,让大学生在不击球的状态下在脑海中积极想象送杆姿势,然后再对照练习。

2.7 收 杆

收杆是挥杆的结束动作。收杆时,左腿伸直,重心保持在左脚。右腿贴近左腿,使右膝关节触到左膝关节,右脚跟抬起。身体面向球击出的方向,相比左肩,右肩更向前接近球。收杆时,左手肘与两肩高度大致相同,右手肘高度高略高于左手肘,右手臂斜跨左肩过后背。在教学时,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收杆动作的稳定性。对此,教师应多加强大学生平衡素质训练。

3 高尔夫挥杆技术学练要点

3.1 准确判断挥杆平面

挥杆平面是击球者在挥杆过程中杆身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它对击球的飞行线路有重要的影响。挥杆平面是一个陡峭且扁平的平面,而这里的“陡峭”与“扁平”主要是因为击球者的身高决定的。在教学中,教师面对的身高不同的大学生,有的学生高,有的学生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向学生阐明身高与挥杆平面的关系,让不同身高的大学生都能对挥杆平面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当上杆到顶点时,左前臂应当处在左肩与右耳之间;而收杆后,右前臂处在左耳和右肩之间。

3.2 准确把握挥杆节奏

体育运动中的节奏通常指各技术动作的快慢。高尔夫挥杆技术具有一定的节奏:刚开始下杆与上杆时速度慢,然后速度逐渐增加,待下杆击球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送杆与收杆阶段速度再次慢下来。基于高尔夫挥杆技术的动作原理,其挥杆节奏通常是由击球者的转身速度决定的。如果击球时转身速度太慢,则会出现杆头速度超出双手速度,造成杆面关闭;而如果转身速度太快,则会出现杆头滞后于双手,造成杆面开放。杆面关闭与杆面开放都易造成击球失误,影响成绩。鉴于此,教师应在大学生学练挥杆技术时,一定要重视培养他们挥杆的节奏感。训练期间,教师可采用分解法让大学生仔细体会不同速度下的转身击球,逐渐找到正确的挥杆节奏。

3.3 加强专项体能训练

相比职业高尔夫运动员,大学生在身体素质上有很大欠缺。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挥杆技术,提高大学生的高尔夫运动水平,教师应加强大学生高尔夫挥杆专项体能训练。高尔夫挥杆专项体能训练包括力量素质训练、柔韧素质训练与平衡素质训练等。以力量素质训练为例,高尔夫挥杆技术需要大学生具有强有力的专项力量。以起杆—上杆到顶点这个挥杆技术动作环节为例,该技术环节需要大学生脊柱的回旋肌群与盆带肌前后肌群中的臀大肌、叉腰肌与梨状肌等做出相应的运动,因此教师应在安排大学生进行该挥杆技术环节训练时应加强他们上述肌群的力量素质训练。基于高尔夫挥杆技术的动作原理,大学生力量素质训练应当注重上身与下身力量的协调与对称,切忌出现“上身力量强,下身力量弱”或“上身力量弱,下身力量强”的问题。另外,力量素质训练要格外注重大学生颈部、背部与肩部力量的训练。再以柔韧素质训练为例,基于高尔夫挥杆技术的动作原理,大学生柔韧素质越强,他们的挥杆动作就越流畅、越完整,如肩部柔韧性能让大学生在上杆到顶点这个挥杆技术环节时,其上身与下身产生最大强度的扭力,从而将球击出更远的距离。较强的柔韧素质能还有效预防大学生由于错误挥杆动作出现运动损伤。

4 结 语

挥杆技术是高尔夫运动的一项重要技术,在高校高尔夫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将挥杆技术分解为引杆—上杆—上杆顶点—下杆—击球—送杆—收杆等环节详细地向大学生讲解与示范各环节的动作要领。为了保证训练质量,教师应让大学生在挥杆训练中准确判断挥杆平面,准确把握挥杆节奏与加强专项体能训练。

猜你喜欢
球杆挥杆髋部
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医护一体化护理应用于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效果分析
营养支持下加速康复外科护理(ERAS)在老年髋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改变,不断努力向前
“占领”
全球运动装备技术专利竞争情报分析:以高尔夫球杆技术专利为例
高尔夫球杆导购指南
街头高尔夫
打高尔夫球可能致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