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有效结合

2019-11-26 23:23江集寿
读与写 2019年31期
关键词:平均数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江集寿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第五小学 江西 兴国 342400)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它不再是单纯的练习。新课程标准赋予了计算教学新的内涵,使计算教学充满了生活气息。课程设置里有单独的计算课,这就要求计算教学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要关注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更要关注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学会计算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1.计算教学的重要性

1.1 数与计算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周围事物的重要工具之一。从抽象的观点来看,客观世界的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数量、空间和时间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数、量、形三个方面,而计量是离不开数与计算的,空间形式及其关系要量化也离不开数与计算。

1.2 数与计算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巨大。学习数与计算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数与计算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之间都有内在联系,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性。因此,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数与计算的有关内容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1.3 数与计算的教学有利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在小学数学中数概念的认识,从自然数、零到分数、小数基本上体现了数的发展过程,学生在建立这些数概念的过程中受到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熏陶。而数与计算中又有很多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学中阐明这些相互依存的概念与概念、计算方法与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1.4 掌握一定的数与计算的知识将使人终身受益。数与计算在其中每一个时期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从呀呀学语开始,就接触到数,家长扳着指头教孩子数家里有几口人,桌子上有几个苹果等等,上幼儿园以后,又学习一些简单的数与计算知识。幼儿如果没有一点数的知识,就会连自己有几只手,有几件玩具、家里有几口人,这些简单的问题也弄不清楚。因此只有使幼儿掌握一些粗浅的数与计算的知识,才能使他们比较正确地认识周围的客观事物,才能比较清楚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数与计算的基础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受益的。

2.实现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有效结合的策略

2.1 创设计算情景,利用情景让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有效结合。计算教学一直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数学教学应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这就要求我们把计算教学应该与生活实际挂钩,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如算法多样化、简算、估算等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亲身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提高计算技能,训练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让计算教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提高计算教学的实用性和时代性。如我在教学“简便计算“25×44”时,学生可能会有有同的计算方法,有的会“25×4×11”,有的会“25×(40+4)”,对于这两种做法,我们都应给予肯定。创设算法多样化的计算情景,体验问题解决的策略多样性,就是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提倡个性化的学习。

2.2 认真研读教材,利用教材让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有效结合。教材把解决问题分散编排,不同年段有不同要求,不同内容下的解决问题又有不同的编排意图。我们在教学时,就应根据教材编排的不同,让不同的计算教学穿插其中,才能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比如三年级的“平均数”是编排在“统计”这一节,作为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改变传统的平均数教学的模式化的要求,不再片面强调“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而是强调平均数的应用价值,体现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平均数作为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数,是统计中应用最普遍的概念,它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教学时要注意体现这一点。

2.3 注重数学实践,联系生活让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有效结合。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并让计算与解决问题完美结合。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之后,我要求学生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及门、窗和黑板的长和宽,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测算教室要粉刷的面积。通过学生具体搜索信息,并把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真实体验。不管是解决问题的教学,还是计算的教学效果都出奇的好。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系统的学科,它的学习从来就不是单一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前,必须深入研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我们在教学解决问题时,不但要进行解决问题方法的学习,也要进行计算方法、分析方法等的学习。计算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必须培养好的两大能力,极其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时,注重两者的有效结合。

猜你喜欢
平均数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槽道侧推水动力计算方法研究
浮力计算方法汇集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极限的计算方法研究
解决问题的设计
不一样的平均数
第二重要极限的几种计算方法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