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经济对肇庆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2019-11-26 07:04张才华黄国豪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VAR模型经济增长

张才华 黄国豪

摘要:肇庆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9+2”规划城市之一,借此契机,发挥自身优势,探寻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成为关键。本文阐述了互联网经济的内涵,分析了互联网经济对肇庆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通过构建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深入探讨互联网经济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经济增长;VAR模型

一、肇庆市经济发展状况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毗邻广州等一线城市,位置优越,互联网经济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近十年以来,肇庆市经济总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2017年,肇庆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00.61亿元,同比增长5.2%。另外,到2017年底,肇庆市常住人口达到411.54万人,同比增加3.08万人,城镇常住人口数量达到192.5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是为46.78%。2017年肇庆市实现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22360.0元,同比增长8.7%。这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

二、互联网经济的含义

根据当今学者观点,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解释互联网经济的内涵。第一,在技术上,是在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经济活动;第二,在经济运行上,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背景,把互联网经济产生的影响延伸出来;第三,在经济形式上,互联网经济帮助产业转型升级,逐渐覆盖到生活的每个地方,转变发展方式,为经济新形式的形成助力。

三、互联网经济对肇庆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强化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近年来,互联网经济发展迅速,肇庆市互联网行业不断产生,许多当地的消费者也不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购物,进一步带动了居民的消费。同时,互联网经济对过往的交易方式转变提供了动力,进一步提升交易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为居民消费节省更多的时间和成本,并且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购物体验,进一步推动肇庆市居民消费水平的快速提升,从而促进肇庆市经济的不断发展。

(二)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

肇庆市拥有许多的电子商务企业以及互联网产业聚集区,包括三榕跨境电子商务园区、华南智慧城以及广东智慧物流等重点示范基地。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以及互联网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肇庆市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而推动广东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型与优化,为广东经济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互联网经济对肇庆市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VAR模型检验

VAR模型是克里斯托弗·西姆斯(Christopher Sims)提出的一種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建立非结构化的方程来形成模型体系,并将内生变量的滞后项进行回归分析,从而判断内生变量的当期值以及时间序列,来评估变量间的动态关系。

(二)变量选取和模型构建

1.变量选取:为了让研究更有针对性,本文只把互联网经济规模(Inx)、国民生产总值(GDP)以及第三产业值(Y)纳入研究范围,互联网经济规模用于衡量互联网经济,肇庆市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值(Y)用于衡量经济增长。

2.构建模型:模型的方程为Y=GDP=Y(Inx),表示互联网经济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为了分析的方便性,对方程统一处理为:

LNY=LNGDP=A1+A2LNInx+b,b表示随机扰动项

3.数据说明:通过查阅肇庆市历年统计年鉴,本文选取了肇庆市1990-2017年的相关数据作为数据样本,利用Eviews8.0对数据进行处理。

(三)实证检验

1.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首先,利用时间序列上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通过采取ADF单位根检验,来进行平稳性检验,通过Eviews8.0软件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变量LNGDP、LNY和LNx的ADF统计量都大于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即存在单位根,具备不稳定性序列。然后,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LNGDP、LNY和LNx为不平稳性序列,并且都是一阶单整序列。由于可能存在两者间的线性组合为平稳的情况,因此,本文通过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协整关系检验,滞后期为1。表明在显著性水平为5%下,结果表明,协整关系存在于两个变量之间,VAR模型建立的条件得到满足。

2.VAR模型估计

模型中的待估参数和自由度受滞后阶数所决定,体现模型是否具备的动态特点。通过Eviews8.0软件,得出图1模型中的五个指标,包括LR、FPE、AIC、SC以及HQ。由图1可知,五个指标均所选择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本文可以对VAR模型进行构建。

根据Eviews8.0分析结果,建立互联网经济与经济增长的VAR方程如下:

LNGDP=1.0264·LNGDP(-1)+0.2134·LNGDP(-2) + 0.0349·LNX(-1)+0.0593·LNX(-2)-0.4645·LNY(-1) - 0.0267·LNY(-2) + 1.0740

3.稳定性检验

VAR模型的构建只有确保其稳定之后,对模型才能够构建脉冲响应图形来进行分析。假如模型中全部AR特征根倒数的模小于l,则该模型具备稳定性。通过观察全部AR特征根倒数的模都位于单位圆内就可以。经软件检验,VAR模具备稳定性条件。

4.脉冲响应分析

用脉冲响应图形来分析变量间的动态关系,具体表现在它的冲击方向、幅度以及持久性上。

上图表明,GDP在对其自身的冲击反应上影响明显,具体表现在当期产生了0.18个正向反应,但在之后的第二期中下降到0.12个负向反应,波动明显,在之后冲击反应趋于平稳。而GDP对lnx的冲击反映当期值为0,第二期出现了0.07个正反应,往后则显现平稳下降的状态,表明这种影响存在时间滞后性。

在lnx对GDP冲击反应图上得知,具体表现在当期出现0.1个正向反应,往后体现出一减一增规律。同时,从lnx对lnY的冲击反应表明,在当期值为0,而在第四期出现了0.2个正反应,往后趋于平稳状态趋势。

5.结果分析

结果表明,互联网经济对GDP会产生影响作用。它们间的关系是具有正相关关系。另外,互联网经济对经济增长存在时间滞后性,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在整体上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所以,要关注互联网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互联网经济发展进程,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1.互联网经济对肇庆市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互联网经济实现了资源的共同享用,提升了行业间的竞争力,使得经济发展的效率进一步提升;互联网经济实现了时间与空间的相互转化,提高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互联网经济实现了网络平台的智能化,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企业合作进程,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形成产业集聚空间,从而产生经济规模效益。

2.互联网经济推动了产业的相互结合,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互联网经济也创造了许多技术创新,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助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3.互联网经济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收集肇庆市近20年的数据,建立肇庆市GDP总量、第三产业产值(Y)与互联网经济规模(X)的计量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对肇庆市经济具有非常明显的正向作用,表明互联网经济对肇庆市经济的增长有促进作用。

(二)政策建议

1.完善制度建设,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

(1)国家要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建立互联网平台,进一步保障技术发展的创新;制定的监管体系,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氛围;加大科研投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创新发展机制;发挥互联网在产业转型中的优势地位,不断保持新兴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活力,推动传统产业全面改造,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目标。

(2)加大政策指导力度,只有规范的制度健全的法律体系,才能保证市场环境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互联网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行。与此同时,要加快制定互联网发展的战略目标,加快制定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制度,营造良好的互联网经济市场环境,指导互联网经济健康发展。

2.强化互联网产业化建设,不断推进互联网普及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调整产业结构,整合互联网相关资源,推动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同时,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减少网络费用,降低网络成本,扩宽网络覆盖率。

(2)以政府为主导,做好信息安全监督工作,保障互联网平台安全,维护网络良好秩序,加大打击力度,制定完善的信用评定体制,从而维护互联网秩序的稳定。

3.加大扶植投资力度,充分发挥中介桥梁作用

(1)加大資金扶持,为创新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条件。同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引导社会资金流入互联网经济发展中;加大政策鼓励,建立健全互联网经济发展投资体系,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2)发展教育,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开拓投资渠道,构建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为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同时,政府要健全的市场体系,转变发展思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4.推动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1)加快产业间的相互结合,不断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广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同时,深化制度改革力度,完善互联网经济相关发展政策,从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发展优化。同时,要切实注重互联网与服务业的相互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方式,加大对第服务业的改造力度,使传统服务业更加生活化,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参考文献:

[1]张勇.互联网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2014.

[2]郭佳妮.互联网经济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J].财经界(学术版),2017(01)

[3]向蓉美.互联网产业对国民经济影响的投入产出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11)

作者简介:

张才华,汉族,硕士,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

猜你喜欢
互联网经济VAR模型经济增长
互联网经济对成本管理的挑战
互联网经济背景下的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