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2019-11-26 13:27张衍标
文学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鞋袜外衣小鱼

内容摘要:材料作文是当今高考语文作文的基本模式。为文大都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这三个维度展开,材料作文的考察也很难超越这三个角度。以自然类、人事类、哲理类区分材料并尝试通过示范解读提供一些审题立意的常规建议和指导。

关键词:材料作文 联系实际法 主体分析法 关键词提炼法

材料作文一般表述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写作要求大致是: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其中,“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尤为关键,先例析如下。

一.自然类材料。如: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示范解读】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思想、观点、行为往往通过一些自然物的拟人化的形式反映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善于将材料的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挖掘其中的含义与导向。这类材料推荐“联系实际法”——由物及人(社会)。本题的材料就是老鱼与小鱼的一则简单对话。老鱼问:“水怎么样?”小鱼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寓言所讲的是,鱼要懂得认识自己所生活的水是什么,寓意就是:人要懂得自己生存的环境,以及环境中的那些人都是些什么人。如此,才能正确定位自己的身份,才能正确选择与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交往相处的方式。我们在审题构思时,也要把思维打开,不可单从生存与环境的意向思维去立意。

二.人事类材料。如: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子,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示范解读】事件类材料的审读一定要根据我们强调的“整体把握的原则”和“主体分析的方法”——概括中心事件(材料讲述了一件什么事)→确定材料对象(有几个主体,并分清主次)→他们有哪些言论和行為?结果怎样?→(探求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常规的操作:概括中心——人物﹢事件﹢结果→提炼道理(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组句,压缩成主谓宾观点句子。有时也会用到“因果分析”,比如我们找准了对象:孩子、妈妈,概括了大意:孩子挑担,妈妈指导,也抓好了关键:“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就可由儿子的角度由果溯因:结果句——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原因句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便可立“放下顾虑”的意。从妈妈角度——关键句: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也可立“放下顾虑”之意。但是考虑到“整体把握的原则”,我们认为最佳立意应该是——做好事情,就要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三.哲理类材料。如: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示范解读】这类材料我们采用“关键词提炼法”审读——找出关键句→提炼出关键词→组句:关键句中的关键词﹢谓语﹢关键句中的关键词。具体就是(1)找出材料中“主体性”的关键词。(2)根据“主体性”的关键词,选择一个作为自己开掘的方向。也可以兼顾,谈它们之间的关系,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本材料中“主体性”关键词:“重要的事”“更重要的事”。我们要注意转折关系:材料的第一个句子,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一般情况下立意的指向是后半句。我们要注意材料中的代词:“这”指代的是上面两种情形,“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则告诉我们立意的多元性。另外,材料中“自己认为”和“似乎还有”这样的词,也提示我们立意不必一定偏向后半句的“所指”。因此,立意方向可以:一从“重要的事”切入(1)脚踏实地,做好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2)勇于实践,切忌好高骛远;(3)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提升自我。 二从“更重要的事”切入 (1)风物长宜放眼量;(2)生命不息,求索不止;(3)书写人生的大我。三从“两者的关系”切入(1)自己埋头干活没错,但不时也要抬头看天,仰望星空,拓宽视野;(2)人该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也该思考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3)每个人除了要灌满自己这条小河,也该思考如何汇入社会这条大河。

四.实战演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觉脚下的路。——许巍

路走错了,奔跑又有什么用呢?——贝纳姆

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了为什么而出发。——纪伯伦

【审题立意】三则材料围绕“人与路”这一“话题”展开,可以根据“整体把握”的原则去解读材料。第一则是“在路上”彷徨时要“低头”去思考、审视才可以“发现”,是基于经历后的一些认知和感悟;第二则材料相对容易,是讲“路”的“方向”而非一味注重速度,否则定适得其反;第三则材料与第一则材料有相通之处,此处的“忘”需要回头看看、想想为什么而上路。综合起来,无非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上路?途中彷徨时怎么办?我们要走向哪里?

审题立意是写作的起点,要坚持“整体把握”材料,而非肢解或者断章取义。实际写作中,有不少同学抓住“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了为什么而出发”这句话,深入挖掘“人性的缺失,要认清人性的根本”“不忘初心”“不改初衷”“等等灵魂的脚步”等,也有同学抓住“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觉脚下的路”大写“留心沿途的风景”“慢慢走,欣赏啊”“不要忽视亲情”“关注身边的底层”等;很多同学也能够整体把握材料,但立意有的“高大上”——“乡村变迁”“城市化改造”“人性的完善”,有的过于“自我”——“高中三年流水账”“期末考试的影响”,甚而有的太过“苛刻”——“‘批判高考”“‘批判教育”。总而言之,上述立意没有整体围绕“人与路”这一话题下展开,没有“写对”何谈“写好”。

(作者介绍:张衍标,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鞋袜外衣小鱼
神秘的外衣
春天的风
小鱼
小鱼
看谁衣服穿得快
给句子“穿外衣”
没有窗户的屋子
小鱼
洋葱头的 神奇外衣
裁剪科技的潮流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