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汽车驾驶员的人为因素与交通安全

2019-11-27 03:18陈连平
大众汽车 2019年2期
关键词:攻击性交通事故驾驶员

陈连平

中共新安县委老干部局 河南 洛阳 471800

1 导致交通事故的人为因素

1.1 带有攻击色彩的驾驶行为

带有攻击色彩的驾驶行为是指在驾驶的过程中驾驶员存在损人利己的做法。如在交通运行的过程中随意变换车道,夜间开启远光并且在极端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的暴力驾驶,如恶意超车、别车的情况,都会导致其本身在驾驶的环节中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调查显示,喜欢酗酒和有过犯罪前科的年轻男性较容易出现带有攻击驾驶的行为,另外一个群体是35岁以下的单身女性,大专以下学历、文化程度比较低。这类女性容易受到感情生活的影响或者个人生活受挫而导致其出现这种带有攻击色彩的驾驶行为。

1.2 攻击性驾驶对于交通安全的影响

攻击性驾驶也称为寻衅型驾驶,是指在驾驶过程中有意对他人的身体、心理或情感等进行伤害行为,具体表现为超速行驶、闯红灯和频繁变换车道等,在驾驶过程中不顾他人安全而采用相当自私的方式来进行驾驶。攻击性驾驶实际上是以机动车作为武器来刻意对他人进行侵犯,攻击性驾驶的问题日渐严重,现已成为和酒后驾驶一样的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据调查有1/3的驾驶员曾经受到过攻击性驾驶的侵害,而且这个比例随着调查时间的增加也在逐渐增加。调查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饮酒吸毒或有过犯罪记录的人具有更高的攻击性驾驶概率,同时35岁以下、单身女性、大专以下文化程度及中等收入阶层则具有更大的攻击性驾驶概率。根据心理学分析,攻击性驾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3点:首先,个体的需求受阻,在动机方面连续受挫而使个体失去自控的能力,进而出现攻击性驾驶;其次,是天生具有的性格,有些人天生对事物具有敌意、攻击性并容易与他人起冲突,这样的人群很容易发起攻击性驾驶;最后,来自于不和睦的家庭或者成长过程中持续受到虐待的人,也十分容易发出攻击性驾驶。

1.3 驾驶员对交通路况的错误判断

驾驶员对交通路况的错误判断也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而交通的通行情况不顺畅所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公路方面的问题也有驾驶员自己的问题。如部分路况存在施工的情况,但未能及时标注或者标注的不明显,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而部分路段存在不平整的现象也应及时标注,否则驾驶员可能会因为对路段的判断不准确而可能出现高速行驶影响驾驶安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驾驶员自己的问题,如疲劳驾驶也可能出现对路况判断不准确的情况,在驾驶的过程因不能及时而准确的看到前方的路标而导致驾驶员走错路;或者前方路段不平的标志不能及时发现从而导致车速一直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这些都是导致可能出现意外事故的原因。

2 如何有效的防止人为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发生

2.1 要提高汽车驾驶员的预防事故的能力

在国家颁发驾驶证的时候,就要对汽车驾驶员的一些基本驾驶知识进行考察,让他们掌握汽车驾驶人员预防事故的能力。作为驾驶人员要学习交通心理学知识、还要学习一些预防事故的能力,把事故发生遏制在摇篮里。

2.2 疲劳驾驶

疲劳驾驶也是现在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当中,感知性疲劳占到疲劳驾驶事故发生的52%。驾驶员处于疲劳状态时,具体表现为驾驶能力短时间内降低到安全驾驶能力的最低值之下,进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安全驾驶主要目的就是让驾驶员的安全驾驶能力能够满足最低要求,进而能够有效避免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因此一定要避免疲劳驾驶的情况出现。最常见的疲劳驾驶因素是因为睡眠不足,睡眠时间不当也会造成疲劳的状态出现。对于驾驶员来说,睡眠质量十分重要,如果一天只有不超过5h的睡眠时间,而驾驶时间超过10h,则会有非常高的事故发生率,所以要求驾驶员的一次性睡眠时间不得少于7h。驾驶员连续驾车也容易出现疲劳情况,这也是导致疲劳驾驶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从持续驾驶超过8h后显著增加,且超过11h之后进一步剧增,连续驾驶时长一般不超过3h为宜。

2.3 视觉功能和交通安全

汽车驾驶员在实际教师过程中,驾驶员对于信息的获得也是十分重要的,而驾驶员在交通信息获得过程中,有九成以上的信息,都是依靠视觉和听觉系统来获得的。所以在汽车驾驶员行车过程中,其静视力水平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有着较大的关系,通常驾驶员只有保证静视力水平较高,且裸眼或者矫正视力在0.7以上,才能够更好保证交通安全。另外驾驶员的动视力、动态立体视觉、暗适应等也都会影响行车的安全性。一般来说,立体视觉障碍就是驾驶员交通肇事的主要原因,尤其在追尾事故中,立体视觉相对较差的人在这当中占有相对较大的比例。而暗适应作为评价驾驶员夜间视觉功能的重要指标,夜间交通事故就和驾驶员的暗适应能力不高有着紧密的联系。

2.4 驾驶失误和交通事故

驾驶人员驾驶失误也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驾驶失误调查中,驾驶员的感知错误,就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一个主要因素。据相关的研究表示,在总体交通事故中感知错误大约占据53%,判断决策错误占据38%,操作错误和其他原因占据9%。而感知失误就是指未能予以纠正的错误感知,这可能是因为视觉功能障碍,没有感知道路信息或感知错误信息,从而导致交通事故。那么判断失误指的就是未能进行纠正的错误,且造成严重的后果,这往往是因为驾驶员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和驾驶经验不足,从而引发判断错误的问题,最终导致交通事故。驾驶员操作失误往往就是指,其在驾车行驶过程中,没有有效纠正自身的错误动作,且产生了严重的后果。所以因为操作失误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可以说和驾驶员的行车经验以及操作技能水平等有着很大的联系,只有保证驾驶员各项操作动作的熟练性、准确性,才能够更好的保障行车安全。

2.5 建立事故档案

建立事故档案将驾驶员出现的事故记录在案,包括事故原因、损失等数据。记录对于比较容易发生事故人员进行重点监测,以便在日常工作中对其进行口头提醒,一边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分析其容易发生事故原因并为其解决。还要时常邀请相关方面的老师对其进行安全行驶知识讲座等,然后定期跟进相关人员是否有改进,对改进者加以奖励,对屡教不改者实施一定惩罚。

2.6 联网查询,提升事故调查的效率

针对我国人口基数比较大的特点,交通事故的触发量也比较大,而且有过交通安全事故的驾驶员数量也比较多,在面对二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或者部分对驾驶员驾驶履历格外要求的岗位,在筛选驾驶员过程中所面对的数据比较庞大,为此可积极促进驾驶记录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提升驾驶员信息查找的效率,实现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

3 结论

总而言之,通常交通事故的发生是由多种原因综合影响的,那么驾驶员的人为因素包含生理、心理等多个方面,只有针对这些因素,建立一个规范、合理的管理机制,才能够更好保证交通安全。

猜你喜欢
攻击性交通事故驾驶员
基于BPNN-AdaBoost的隧道交通事故数预测研究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基于眼动的驾驶员危险认知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预防交通事故
搭乘同事车辆下班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是否认定工伤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二维码
大学生运动员自尊与自我控制及攻击性的关系
请你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