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曲”教学法 快速掌握复韵母

2019-11-27 13:19郭李虹
名师在线 2019年4期
关键词:元音韵母三部曲

郭李虹

(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漳州 363000)

引 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生汉语拼音学习的阶段目标是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这样的教学要求与1992年教学大纲提出的直呼音节,背诵、默写声韵母的要求相比已经明显降低了。但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少、注意力时间短等特点而言,面对课标提出的新的学习要求,面对课本上一个个单调、近似而又枯燥的拼音字母,以及一条条烦琐的拼读规则和标调规则,学生们仍显得手足无措。根据新课标要求,在一年级拼音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8 个复韵母(在《普通话训练教程》中则为13 个)的读音、书写以及标调规则。这8 个复韵母在读音和辨形上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说:“拼音的发音是比较难学的,学拼音当然要教发音方法,但也不要过分要求。”由此可见,拼音立足于“用”的教学观念改变后,虽然减少了烦琐的知识要求,改变了教学内容过多和教学时间过长的问题,但扎实地教好每个字母和音节的发音方法仍是非常明确和重要的一个要求。

一、口形奠基法

复韵母是由复合元音充当韵母。复合元音是相对单元音而言的。在一年级教材中,有a、o、e、i、u、ü 6 个单元音韵母,简称单韵母。这六个单韵母的不同组合是构成8 个复韵母的重要音素。因此,扎实掌握单韵母的音和形是学好复韵母的前提,也是基础。单元音的发音主要是靠舌位和唇形的调节变化产生的。可以说,单韵母发音时,其共性就是舌位和唇形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也是它与复韵母发音最大的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复韵母前,要先组织学生复习单韵母。

复习过程重点把握三个方面:一是系统知识为先。拼音系统知识的编排是由易到难、结合认字、循序渐进、同步上升的过程。学生学习拼音,是从单韵母开始的,因此,复习中要让学生准确掌握单韵母的音、形以及四声,确保逐个掌握、逐个过关。二是发音方法为重。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授单韵母的发音方法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发音,教师带读中应反复强调单韵母发音时口形基本不动、声音要响亮等发音要领,由学生反复模仿与跟读。三是能力培养为上。在学生掌握了读音后仍然需要持续巩固强化,使之能真正运用到表达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由音找字、由字说词、由词说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拼音的实用性,让学生在巩固读音的过程中切实提高独立识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滑动感知法

复韵母发音时,是由一个元音的舌位向另一个元音舌位的方向做直线的滑动,或是中间做曲折移动,唇形也根据舌位移动产生的元音音素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成。其共性就是发音过程中舌位和唇形是连续移动变化的,我们把这种舌位移动的过程称作“动程”,在教学中俗称“滑动”[1]。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复韵母的发音是由一串元音音素复合而成的,而不是两个元音字母的简单相加,如ai ≠a+i,iu ≠i+u。二是舌位的滑动过程是快速的,给人留下印象的只是开头和收尾的元音成分,中间的元音音素是瞬间滑过的。

基于以上特点,笔者结合本方言区的发音习惯,从教材要求和一年级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采取了以下策略进行教学。(1)先摆口形不发音。复韵母的发音重点在于由舌位和唇形的移动,而舌位的讲解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显得既抽象又难解,因此,笔者另辟蹊径,鉴于复韵母的发音舌位对本方言区的学生而言不构成障碍(如前a、央a、后a的舌位),而直观的两个元音组成的复韵母就显得清楚明了,所以笔者便避重就轻,直接采取少讲解、多示范的教学方法。比如,先出示复韵母ai,让学生说出它的组成,然后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嘴巴上,仔细观察教师的唇形变化(不发音),学生在观察时就已经有了感性的体验,甚至不自觉地跟着动起嘴来。通过反复多次示范唇形的变化,让学生明白ai就是从近似a的唇形滑向近似i的唇形。(2)拆分练习试发音。摆口形不发音的练习,是让学生感知复韵母发音时,从前一个元音到后一个元音的唇形是有明显变化的。如果这时再进行发音,则会有水到渠成的效果。发音要按以下步骤示范进行:第一步先摆好复韵母中前一个元音字母的口形,发其音;接着快速滑向后一个元音字母的音,这个过程也是最能突出“滑”的过程;最后,由学生模仿发音,在教师的指导下微调口形,这个步骤最能发现和解决问题。(3)加强指导正发音。在学习第一课复韵母ai、ei 、ui 时,教师讲清了发音要领,教授了发音方法后,就如同给了学生一根拐杖,在接下来的几个复韵母教学中,教师便可以让学生用前后滑动的方法,自己试着发音,教师做相应的指导和正音即可。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以上方法,除了复韵母教学外,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的教学同样适用。

三、游戏巩固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对于一堂新课而言,汉语拼音的巩固和运用环节大都安排在一节课的中、后段,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在课堂的中后段,更应创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使之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利于学生识记及运用。

在教授了复韵母发音后,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并牢记每个复韵母中的元音组合顺序,笔者紧扣 “辨口形”这一突破口,组织“我摆你猜”的游戏,让学生玩中学、玩中记,玩中得以巩固。游戏巩固分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宣布游戏规则,以小组为单位,公布比赛规则及代表选拔条件;其次,由教师随机摆出一个复韵母的口形,学生可以模仿,但不能发音,只能根据观察,猜出读音,默念在口中;最后由小组代表发音,全班学生进行评判,读音过关者还要进行相应的说字组词,方可得分。教学实践证明,通过游戏巩固正音,不仅能让学生牢记复韵母的组成音素,把音读准,还能帮助学生轻松准确地辨清音形,效果明显。

结 语

复韵母的教学是拼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习复韵母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既枯燥无味,又抽象难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情境,让复韵母的学习,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笔者通过探索口形奠基法、滑动感知法、游戏巩固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复韵母教学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元音韵母三部曲
声母韵母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单韵母扛声调
《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Playing with “ar”
日杂志总结出轨者“三部曲”
单韵母读读读
The song o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