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不同术式子宫全切手术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护理满意度评价

2019-11-27 08:55侯莉莉倪小敏陈萍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0期
关键词:盆底韧带宫颈

侯莉莉 倪小敏 陈萍

518017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妇产科,广东 深圳

患者于良性子宫病变后常使用子宫全切手术进行治疗。而患者于手术治疗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1]。术后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有性功能障碍、膀胱功能障碍、直肠功能障碍和阴道顶端脱垂等障碍,症状表现为尿失禁、便失禁、排尿困难、下腹部坠胀感及性困难等,并伴随有阴道肿物脱落等现象,不仅会对患者盆底肌肉、结缔组织、韧带、筋膜等造成损伤,患者更会由于神经组织及血管损伤导致营养障碍,而致阴道顶端脱垂,不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2-3]。本研究进一步分析腔镜不同术式对女性盆地功能的影响,现具体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2月收治子宫全切术患者96 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年龄35~59岁,平均(48.5±6.5)岁;子宫肌瘤16 例,子宫脱垂12 例,子宫出血10 例。对照组38例,年龄36~60 岁,平均(47.5±7.56)岁;子宫肌瘤17例,子宫脱垂10例,子宫出血1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签署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均接受子宫切除手术;③术前无功能性障碍;④无盆腔脱垂现象;⑤均为良性子宫疾病;⑥均愿意接受此次随访。

排除标准:①严重精神障碍;②严重恶性肿瘤;③接受卵巢切除术;④严重心脑血管病;⑤癌症;⑥严重盆底功能障碍;⑦阴道、尿道处于急性炎症时期。

方法:①观察组采取腹腔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在全身麻醉后,取最佳手术体位进行腹腔穿孔,将腹腔镜置于体内后,仔细观察病灶部位的大小及具体状况,采用钳夹将患者卵巢韧带和双侧子宫圆韧带进行分离,用电凝进行止血。对需要进行附件切除的患者,将骨盆漏斗韧带切断,用电凝进行止血,将膀胱腹膜剪开、反折,向下推移膀胱后用双极电凝对子宫的静脉和动脉进行闭合。将可吸收肠线所制的套圈套入子宫底部,拉紧宫颈管的外套,将宫颈旋切器套入经阴道的导引杆,顺时针切割宫体中央内部膜、宫颈管黏膜、将宫颈移动至宫底取出切除组织后拉紧套扎线圈。取出子宫旋切器后在颈管口外3点及9点部位采用可吸收肠线进行8字缝合。②对照组应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在全身麻醉后,取最佳手术体位进行腹腔穿孔,将腹腔镜置于体内后,仔细观察病灶部位的大小及具体状况,采用钳夹将患者卵巢韧带和双侧子宫圆韧带进行分离,用电凝进行止血。对需要进行附件切除的患者,将骨盆漏斗韧带切断,用电凝进行止血,将膀胱腹膜剪开、反折,向下推移膀胱后在阴道内使用宫颈旋切器。切割宫体中央部内膜、宫颈管内膜移行宫颈至宫底,在穿透浆膜层后取出切除组织并将套扎线圈拉紧,用可吸收肠线对阴道残端连续锁边缝合。

疗效评定:采用自制评分表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术后护理满意度。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0.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满意27 例,一般6 例,满意率为86.84%;对照组满意23 例,一般4 例,满意率为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盆腔脏器脱垂体征相比较:观察组术后膀胱膨出3 例(7.89%),直肠膨出3 例(7.89%);对照组术后膀胱膨 出10 例(26.31%),直 肠 膨 出3 例(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观察组 38 135.3±28.1* 254.6±63.1* 11.5±2.3*对照组 38 153.4±46.3 210.2±32.4 12.9±3.6 t 2.060 3.858 6 2.201 72 P<0.05 <0.05 <0.05

讨 论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是治疗良性子宫病变的主要办法,安全性高,疗效显著,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但子宫全切术对患者盆腔结构会有相对的损害性,不仅会对患者血管、韧带及盆腔内的神经支配造成损伤,更会导致盆底功能出现损伤[4-5]。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可行性较高,而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应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相较于应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疗效更为显著,能够有效保持女性患者盆底结构及功能,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盆底韧带宫颈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双能量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