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周围骨折围手术期采用氨甲环酸对失血的改善效果研究

2019-11-27 08:55刘播李广程李怡飞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0期
关键词:氨甲环酸出血量膝关节

刘播 李广程 李怡飞

132011吉林市中心医院骨关节科,吉林 吉林

对于膝关节周围骨折在临床通常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开放手术创伤大,膝关节周围松质骨多,骨折手术后渗血较多,导致了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失血量大。即使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也能够有效降低术中出血,但是术后松解止血带仍然会出现大量出血,并且会加重伤口感染等并发症,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1]。为减少围手术期患者出血量,术后止血治疗变得非常重要[2]。相关研究表明,氨甲环酸属于抗纤溶止血药物,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出血量并且防止血栓等并发症的出现[3]。因此,本文主要探究膝关节周围骨折围手术期采用氨甲环酸对其失血的改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8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15例,女25 例;年龄25~75 岁,平均(50.12±4.24)岁。研究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26~75 岁,平均(50.19±4.2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患者入院后进行患侧下肢骨牵引或者石膏固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实时监测生命体征,进行消肿对症治疗。待患者术前检查完成,病情稳定,排除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无手术禁忌后[4],择期对其进行手术治疗。①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未应用氨甲环酸治疗。②研究组患者术前30 min 生理盐水100 mL+氨甲环酸0.5 g静脉注射,手术结束后,氨甲环酸2 g稀释于100 mL 生理盐水中从引流管注入术区内,将引流管夹闭3 h后再放开[5-6]。两组均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使用烧伤敷料加压包扎固定,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24~48 h。

表1 两组失血相关指标比较(±s,mL)

表1 两组失血相关指标比较(±s,mL)

组别 输血量 术后总出血量 术后引流量对照组 539.35±361.68 565.38±72.81 353.49±25.51研究组 193.21±278.72 410.89±65.18 197.80±22.49 t 2.666 3.258 28.956 P 0.013 0.002 0.000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输血量、术后总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总出血量、输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对于膝关节周围骨折在临床经常大部分需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恢复关节面平整,加强骨折稳定性,早期恢复关节功能。但是开放手术具有较大的出血量,这就使得严格控制出血量尤为重要[7]。

在临床上使用的止血药物主要包括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药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毛细血管抵抗力)、提高凝血因子活性药物(增强凝血效果、凝血因子活性)、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抑制激活纤维蛋白酶原,降低纤维蛋白酶的溶解率)几大类[8]。其中,氨甲环酸属于抗纤维蛋白溶解类止血药物,能够有效降解纤维蛋白,抑制纤维蛋白酶溶解,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膝关节周围骨折后关节腔内存留的血液导致愈合时间延长,并对关节活动度造成严重影响,具有较多的出血量,容易引起患者关节肿胀、积液,容易发生感染[9]。相关研究表明,氨甲环酸可以有效降低失血量,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10]。

本文主要探究膝关节周围骨折围手术期采用氨甲环酸对其失血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总出血量、输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氨甲环酸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总失血输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

综上所述,在膝关节周围骨折围手术期使用氨甲环酸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失血量,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猜你喜欢
氨甲环酸出血量膝关节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认识一下云南白药牙膏中的『氨甲环酸』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氨甲环酸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给药方式比较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氨甲环酸用于脊柱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