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噻托溴铵+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效果

2019-11-27 08:55陆新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0期
关键词:卡松沙美噻托

陆新华

445600咸丰县人民医院,湖北 咸丰

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多经β2受体激动剂、胆碱酯酶抑制剂及激素药物治疗,可缓解患者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1]。

资料与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慢阻肺稳定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男25例,女16例;病程1~3年,平均(2.3±1.3)年。对照组男26 例,女15 例;病程1.5~3.5年,平均(2.5±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肺部肿瘤。

方法:所有患者常规坐位吸氧,抗炎及基础病症纠正。对照组实施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配套经口吸入器,50~500 μg/次,2 次/d,早晚各1次。观察组应用噻托溴铵粉雾剂+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配套吸入器,1粒/d。两组均治疗3个月。

评价指标:对比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经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炎性因子包括血清白介素8(IL-8)、前清蛋白(PA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MCP-I)、hs-CRP。血清内皮功能包括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2]。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1.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炎性因子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比较:观察组治疗后IL-8、MMP-9、MCP-I、hs-CRP、NO、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B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为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经吸入器吸入后可激活气道β2受体达舒张气道平滑肌功效。且沙美特罗替卡松为沙美特罗及丙酸氟替卡松复方制剂,兼具两种药物功效。沙美特罗可扩张支气管,抑制气道炎性反应;丙酸氟替卡松可抑制炎性细胞活化,提升β2受体敏感性,加速药物起效。但单一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道舒张缓慢,故本次联合噻托溴铵用药,可见良好效果。噻托溴铵为可选择性气道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可拮抗胆碱能实现气道壁收缩,缓解气道阻塞,长效舒张肺部支气管。本次联合用药见患者炎性细胞明显减低,细胞内皮功能恢复良好。其中,IL-8、MMP-9、MCP-1、hs-CRP、PAB 均为炎性介质,可反应患者身体炎性状态。但PAB 可随身体炎性减轻而升高,可评价慢阻肺活动情况及进展。AO 及ET-1 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指标,可实现血管紧张性调节、血管壁炎性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经联合用药对比可知,观察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明显降低,说明可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抑制患者身体炎性反应。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应用噻托溴铵+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可抑制患者身体炎性反应,维护血管内皮功能,药用价值高。

表1 两组患者用药后炎性因子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用药后炎性因子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比较(±s)

组别 n IL-8(μg/L) PAB(mg/L) MMP-9(μg/L) MCP-I(ng/mL) hs-CRP(mg/L) NO(μmol/L) ET-1(ng/L)对照组 41 2.13±0.51 187.61±28.39 525.37±56.47 40.27±5.39 2.87±0.73 80.83±7.63 3.33±0.73观察组 41 1.87±0.49 207.33±25.17 396.41±63.51 24.31±4.57 2.13±0.61 62.33±10.21 2.37±0.57 t 2.354 3.328 9.716 14.462 4.981 9.294 6.637 P 0.02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猜你喜欢
卡松沙美噻托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应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激素的效果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养肺定喘膏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观察
美丽乡村—“红色沙美”景观设计初探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新型沙美特罗衍生物的合成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疗效分析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噻托溴铵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卡松防腐体系液体洗涤剂中的耐药菌系统发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