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2019-11-27 08:55舒德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0期
关键词:胸腔镜根治术肺癌

舒德军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胸外科,贵州 遵义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肿瘤疾病,疾病的病死率极高,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生活节奏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人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健康的生活和饮食,肺癌的患病率也越来越高[1]。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以手术为主,切除病灶,控制疾病进展,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在现代微创技术的支撑下,胸腔镜、腹腔镜等技术越来越成熟,在肺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相较于传统的开放手术,更受人们青睐,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2]。2014年6月-2018年9月收治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66例,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6月-2018年9月收治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66 例,患者均无手术禁忌证,无药物过敏史,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各83 例。对照组男49 例,女34 例;年龄62~88岁,平均(72.52±2.30)岁。观察组男51例,女32 例;年龄62~89 岁,平均(72.50±2.50)岁。体重在41~82 kg,平均体重为(63.07±5.96)kg;病程在3~10个月,平均病程为(5.21±1.16)个月;肿瘤类型:鳞癌、腺癌例数之比分别是34:49。观察组男51例,女32例;年龄62~89岁,平均(72.50±2.50)岁;体重在42~81 kg,平均体重为(61.52±6.14)kg;病程在2~8 个月,平均病程为(5.05±1.04)个月;肿瘤类型:鳞癌、腺癌例数之比分别是36:47。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病理学、影像学诊断确诊。②签字“知情同意书”。③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④KPS 评分≥60分。⑤意识清醒、精神正常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呼吸/心力衰竭、恶性肿瘤者。②哺乳期、妊娠期女性。③研究前接受过相关抗肿瘤治疗者。④存在智力障碍、精神疾病者。⑤合并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者。⑥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者。⑦预计生存期在3 个月以上者。⑧合并血液系统疾病、重大感染者。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行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全麻取侧卧位,在胸部第五肋间操作,切开25~29 cm的切口,皮肤和肌肉逐层切开,将病变的肺叶全部切除,清扫淋巴病灶。②观察组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全麻从胸部第七和第八肋间行1.3 cm 的切口,在胸腔镜直视下,确定病灶的位置,根据浸润程度和胸腔粘连程度,于第四肋间做一4 cm 的切口,在第七肋间做一2 cm 的辅助切口,行楔形切除术,清扫淋巴结,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胸腔,止血观察未漏气时,缝合放置引流。

观察指标:比较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输血量和引流量指标情况。统计两组发生围术期死亡、切口感染、胸腔积液、气胸、肺不张等并发症的情况。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等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2,P=0.05),见表2。

表1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等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等指标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 引流管留置时间(d) 输血量(mL) 引流量(mL)对照组 83 185.50±5.45 8.80±2.50 7.80±1.20 240.10±50.45 500.95±50.80观察组 83156.10±7.05 5.20±1.05 5.50±1.25 300.50±50.40 300.50±50.40 t 10.578 7.443 6.625 13.458 22.385 P<0.05 <0.05 <0.05 <0.05 <0.05

讨 论

根据文献资料显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极大,其临床治疗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且临床研究发现,非小细胞肺癌占全部肺癌疾病中的80%~85%,是肺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恶性程度很低,病变部位也非常脆弱,但是存在着为转移病灶的风险,这会对治疗的最终成败构成直接威胁。原发灶的生长速度比较慢,肺内病灶在体积比较小的时候,通过血道和淋巴道发生转移,对于疾病早期患者而言,积极治疗非常关键,患者治愈率是非常之高的。所以,如何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非常关键。

目前,临床上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以手术最为常见,传统的开放手术对患者身体会造成伤害,且术后恢复时间久,患者承担着较高的治疗风险[3]。随着现代微创科技的不断进步,胸腔镜应运而生,给肺癌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福音。同时,配合现代胸外科技术和麻醉技术,辅助手术器械等不断完善,胸腔镜用于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疾病,已经越来越广泛。这种手术的切口小、手术效果好,并且对心肺功能的损害小,患者术后恢复非常快,并发症也比较低,这些诸多的优点使得该手术操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4]。且大量实践证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疾病患者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对心肺功能的损伤,术后恢复更快,深受患者的青睐。

胸腔镜操作具有一定的适应证,对于复杂的手术,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还需要进行广泛的大量实验,以避免术中的风险,做到及早评估和预防,全面完善手术操作,进一步提升临床推广水平。

综上,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疾病的疗效更加显著,能降低并发症,降低患者的围术期风险,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表2 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猜你喜欢
胸腔镜根治术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胸腔镜下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80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