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钠肽和Tei指数在尘肺病肺心病中的研究

2019-11-27 08:55余燕湘罗光明通信作者张晓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0期
关键词:尘肺病肺心病功能障碍

余燕湘 罗光明(通信作者) 张晓华

410007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湖南长沙

尘肺病是我国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并被纳入职业病范畴,其发病机制是由于患者在长期职业活动中吸入大量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慢性疾病[1]。而肺心病是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其发病机制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2]。尘肺病、肺心病恰好是患者在原有肺、胸疾病的病程慢性迁移下而缓慢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综合征;由于病程长、患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加强对此类疾病的临床检验指标的研究,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并能对治疗方案的设定和修改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3]。本研究就脑钠肽(BNP)和Tei 指数在尘肺病肺心病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7月收治尘肺病肺心病患者79例,均为男性,年龄41~87岁,平均(64.43±23.22)岁。

纳入标准:①均有长期咳嗽、咳痰及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活动后症状加重;②诊断明确的尘肺病肺心病;③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心功能不全;②心肌梗死;③房颤;④肝肾功能障碍;⑤冠心病;⑥急性肺栓塞;⑦恶性肿瘤;⑧合并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

表1 不同期别尘肺病患者的BNP和Tei指数差异(±s,n%)

表1 不同期别尘肺病患者的BNP和Tei指数差异(±s,n%)

注,表示与Ⅲ期相比较,aP<0.05;表示与Ⅰ期相比较,bcP<0.05。

期别 n年龄(岁) BNP(ng/L) Tei指数Ⅰ期 37 71.03±22.45a 256±93.21 0.36±0.19Ⅱ期 18 70.49±20.86a 364±120.53b 0.53±0.22cⅢ期 24 59.76±17.53 633.25±477.46b 0.77±0.15c F/r 3.211 12.442 2.729 P<0.05 <0.05 <0.05

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检查确诊后接受BNP 和Tei 指数检查。其中BNP检测方法如下:在患者病情稳定安静状态下,床边采集外周静脉血3 mL,置于EDTA抗凝管中送检验室待检。由专业技术人员利用BNP 检测仪以及配套试剂,通过荧光免疫法进行血浆BNP 定量检测,其中正常参考值为0~100 pg/mL,超过正常值上限则视为异常。Tei指数测量方法:由专业技术人员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左心室等容收缩时间(ICT)、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RT)和射血时间(ET)的测定,其中探头频率设为2~4 MHz,Tei指数=(ICT+IRT)/ET,若Tei指数超过0.47则视为阳性。

评价标准:尘肺病分期[4]按照《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GBZ70-2015)标准,由三名以上具有尘肺病诊断资格的医师集体诊断。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9.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r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不同期别尘肺病患者的BNP和Tei指数差异:根据尘肺病患者期别的不同对临床资料进行分组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期别尘肺病患者之间在性别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BNP和Tei指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NP和Tei指数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27,P<0.05);且BNP 和Tei 指数与尘肺病期别之间同样呈现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73,P<0.05)。见表1。

讨 论

本研究通过对尘肺病肺心病患者按照尘肺病期别进行分组,并比较不同期别患者之间的BNP和Tei指数,结果显示BNP 和Tei 指数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27,P<0.05)。且BNP和Tei指数与尘肺病期别之间同样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73,P<0.05);其中BNP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心衰定量标志物,不受体位改变和日常活动影响发生变化,故不存在日间波动,数值可靠值得信赖。研究指出,BNP 数值的高低不仅能反映左室收缩功能障碍,也能反映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瓣膜功能障碍和右室功能障碍情况;该物质是由心肌细胞合成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天然激素,主要在心室表达,同时也存在于脑组织中;当左心室功能不全时,由于心肌扩张而快速合成释放入血,有助于调节心脏功能[5]。而尘肺病肺心病患者随着期别的增加,最为常见病理改变便是心力衰竭,因此针对此类患者选择BNP 检测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患者心衰程度和风险。此外,选择Tei 指数,是因为该指标的测量方法简便,重复性强,且不受心率、心室几何形态、心室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影响,同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研究指出,Tei指数的高低能够反应左室的整体功能,一旦心脏功能下降,Tei 指数则增加[6]。本研究结果也显示,随着尘肺病肺心病患者病情的加剧,患者Tei指数呈现明显的升高趋势。

综上所述,BNP和Tei指数在尘肺病肺心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医生可根据上述指标对尘肺病肺心病患者进行鉴别诊断,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因此应当重视并加强对此类指标的应用。

猜你喜欢
尘肺病肺心病功能障碍
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组建
一例尘肺病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体会
痛泻要方加味汤治疗尘肺病验案2则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中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CBS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尘肺病教学中的应用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肺心病中医病名的规范化
可调型矫形器在肘关节功能障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