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减少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效果探讨

2019-11-27 08:55张威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0期
关键词:咪定丙泊酚美托

张威

121000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辽宁 锦州

右美托咪定是一类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此类药物主要发挥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递质释放过程,从而对交感神经活性进行抑制,在临床上发挥镇静、镇痛以及抗交感等疗效[1-2]。临床研究表明,术前予以右美托咪定可在麻醉诱导时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右美托咪定与其他麻醉药物联用具有重要价值[3]。研究主要以探讨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减少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临床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手术患者80 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0 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血容量低者;排除妊娠或哺育期妇女。对照组男18 例,女22 例;年龄25~58岁,平均(41.6±4.2)岁;术式包括腹腔镜子宫切除术16 例,腹腔镜疝修补术20例,胆囊切除术6 例,肾囊肿去顶术8例。研究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24~59岁,平均(41.9±4.3)岁;术式包括腹腔镜子宫切除术14例,腹腔镜疝修补术21例,胆囊切除术7 例,肾囊肿去顶术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患者在静脉麻醉诱导过程予以连续静脉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研究组在对照组麻醉诱导基础上予以0.6 μg/(kg·h)右美托咪啶持续输注;麻醉药输注速度需按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在手术中依据脑电BIS值与血流动力学监测情况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维持术中麻醉患者脑电BIS值40~50,手术结束前10 min静脉输注盐酸曲马多(2 mg/kg)5 min,以避免术后出现痛觉过敏。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与麻醉用药量情况。麻醉效果:①显效:术中麻醉效果明显,患者在规定时间苏醒,术后未见并发症发生,呼吸、循环等各项指标监测正常;②有效:患者术后苏醒期延迟,麻醉维持期麻醉深度掌握不熟练,术后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③无效:患者苏醒期冗长,伴呼吸抑制,发生呛咳、躁动。记录患者T0~T5(T0: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手术开始;T3:气腹30 min;T4:手术结束;T5:手术结束后15 min)平均动脉压情况。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20.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麻醉药物用量情况比较:研究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3.4±0.2)mg/(kg·h)、瑞芬太尼用量(0.10±0.02)μg/(kg·min);对照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6.3±0.3)mg/(kg·h)、瑞芬太尼用量(0.24±0.02)μg/(kg·min);研究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研究组麻醉效果显效32 例,有效8 例,无效0例,麻醉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麻醉效果显效20 例,有效11 例,无效9例,麻醉总有效率为77.50%;研究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围术期平均动脉压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T0~T5平均动脉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平均动脉压指标变化比较(±s,mmHg)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平均动脉压指标变化比较(±s,mmHg)

组别 n T0 T1 T2 T3 T4 T5研究组 40 91.51±6.25 81.42±5.21 85.25±5.26 84.02±5.22 89.12±6.02 86.53±5.39对照组 40 92.13±6.82 87.45±9.24 84.92±6.09 84.63±4.92 90.17±6.24 88.12±6.10

讨 论

右美托咪定是一类典型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其本身选择性较高,且效果明显,右美托咪定可通过静注直接于脑干蓝斑核α2受体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递质释放过程、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从而发挥抗交感、镇静、镇痛等效果,以降低患者血压与心率水平[4-5]。同时,右美托咪定对中枢α2选择性较强、分布-清除半衰期短,其效价比相比于其他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更高,临床用量小,可应用于麻醉苏醒期气管导管拔除过程的辅助通气、镇痛、镇静作用;在外科手术治疗中,右美托咪定也能为术中患者提供舒适通气并使其保持在唤醒状态,是局部麻醉重要辅助药物。在右美托咪定临床应用中需考虑患者应激症状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用药前分析患者病情状况,在围术期依据患者病情调整药物使用剂量,促进临床麻醉药物的剂量减少。临床手术治疗中,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临床效果理想,但其在治疗过程中易受其他因素影响,导致出现不同程度应激反应,若使用剂量过高,易导致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临床研究表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前,予以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可以减少丙泊酚、瑞芬太尼的用药剂量,从而降低大量、单一使用麻醉药物所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研究对照组患者予以持续静脉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输注右美托咪啶,结果显示,研究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更低,且两组患者T0~T5平均动脉压对比未见明显差异。研究提示,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可减少术中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该用药方法安全。

猜你喜欢
咪定丙泊酚美托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唑安定镇静在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在局麻下活组织检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