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分析

2019-11-27 08:55张正堂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0期
关键词:苏醒硬膜外心率

张正堂

755200宁夏海原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宁夏 海原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已经开始应用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方式。有研究表明,此麻醉方式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且有助于患者预后[1-2]。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妇科疾病患者80 例,年龄32~60 岁,平均(45.6±3.1)岁;根据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37~57岁,平均年龄(45.2±2.5)岁,对照组年龄37~58岁,平均年龄(45.3±2.6)岁。所有患者均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血管类慢性病史;且患者在进行手术检查时,也并未出现肝肾功能病变异常问题,且均无麻醉禁忌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麻醉前15 min,使用阿托品静脉注射,剂量为0.5 mg。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进行硬膜外穿刺,在T9~10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操作,体积为3 mL,将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药物注入硬膜外腔中,观察约5 min,若无不良反应,继续使用浓度为0.5%的甲磺酸罗哌卡因以及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组成的混合液,注射到硬膜外腔中,剂量为10 mL,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麻醉前后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②比较两组麻醉后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和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比较两组患者子宫松弛优良率。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1.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和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比较:观察组麻醉后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比较:两组麻醉前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患者子宫松弛情况比较:观察组子宫松弛度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子宫优良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 论

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使用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全麻的麻醉效果。不仅不需要较大的麻醉剂量,患者手术苏醒时间较短,且极大程度提升患者子宫松弛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和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和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苏醒时间(min) 阿曲库铵(mg) 丙泊酚(mg) 舒芬太尼(mg)观察组 40 91.0±8.3 5.9±2.3 15.1±2.6 131.5±16.3 1.1±0.2对照组 40 136.4±15.2 15.3±4.6 25.4±2.9 231.6±3.5 1.9±0.7 t 10.654 8.561 13.654 28.654 6.031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比较(±s)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麻醉前 麻醉后 麻醉前 麻醉后心率(次/min) 86.1±12.6 70.6±11.5 86.7±11.6 78.3±10.1平均动脉压(mmHg) 100.5±13.6 90.2±8.6 103.7±15.3 90.6±11.5 P>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子宫松弛情况比较(n)

猜你喜欢
苏醒硬膜外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绿野仙踪
会搬家的苏醒树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