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9-11-27 08:55危义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0期
关键词:肺病呼吸衰竭阻塞性

危义梅

432600湖北省安陆市人民医院(安陆市普爱医院)呼吸内科,湖北安陆

慢性阻塞性肺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咳痰、气短、喘息等症状。由于老年患病群体的特殊性,一些患者难以较好地配合治疗,依从性较差,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一些患者发展为呼吸衰竭与肺心病。因此,加强对老年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寻求更为优质的护理模式对改善治疗效果与老年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究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2017年11月-2019年4月收治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74 例,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1月-2019年4月收治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74 例,本研究经过伦理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认知功能障碍者、既往精神病史者、临床资料不全者。奇偶数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7 例。试验组男23 例,女14 例;年龄61~79 岁,平均(73.12±1.75)岁。参照组男25 例,女11例;年龄60~81 岁,平均(74.04±1.8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氧疗护理;病情观察;指导患者正确咳嗽以及腹式呼吸的方法;做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工作;帮助患者排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⑵试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①入院指导与评估: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热情地向患者介绍科室基本情况,观察患者的面色等情况;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过敏史、既往用药情况等。同时,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理状况进行评估。②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及时打扫病房卫生,调整病房温度与湿度,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确保病房内无尖锐物品,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病房环境[1-2]。③健康教育:利用卡片、小视频以及配合护理人员的讲解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手段、注意事项等,提升患者与家属对疾病的知晓率,使患者可以更积极地配合治疗。④心理护理:部分老年患者患病后由于治疗带来的经济压力,会认为自己是子女的负累,从而产生消极的态度,严重的可能出现自残行为。或者部分老年患者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孤独感较强,产生抑郁情绪。对此,护理人员需注意老年患者的情绪变化,积极与患者沟通,有针对地进行心理干预。同时,护理人员也应该与患者家属沟通,让其多关心、爱护患者,减少老年患者的负面情绪。⑤饮食指导:指导患者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事物,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同时,指导患者多饮水[3]。⑥皮肤护理:依照患者口腔pH值选择不同的漱口液清洁口腔,做好口腔溃疡患者的口腔护理。每隔1~2 h帮助患者翻身,并轻叩背部,预防压疮与肺炎。⑦预防感染:做好分泌物引流,加强对患者呼吸道的护理,谨遵医嘱给予患者抗生素,预防呼吸道感染。⑧出院护理。患者出院时告知患者家中休养的注意事项,并按期复查。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临床指标比较(±s)

指标 试验组 参照组 t P HR(次/min) 护理前 119±5.30 116±5.20 0.013 >0.05护理后 75±3.00 88±3.20 3.406 <0.05 SaO2(%) 护理前 72.80±3.18 72.57±3.12 0.021 >0.05护理后 97.06±3.05 87.39±3.24 3.927 <0.05 PaO2(KPa) 护理前 5.36±1.36 5.31±1.42 0.024 >0.05护理后 16.17±1.48 13.03±1.36 3.624 <0.05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评价标准: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85 分以上为非常满意;70~85 分为满意;70 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护理前后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护理前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患者临床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试验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为97.30%,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COPD 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其特征是气流受限,是一种进行性呼吸道疾病。COPD症状包括慢性咳嗽,痰液产生过多、喘息、呼吸困难与运动耐量差。中老年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易感人群,据统计[4-5],世界范围内超过40 岁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率约为10%。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临床大多选择雾化吸入方式治疗,使患者呼吸顺畅。但一些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不良反应,需要给予优质的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是围绕护理程序这一中心,将护理程序系统化,护理措施整体协调一致,从患者入院到患者出院实施一系列护理措施,从而保证护理服务的一种护理模式[6]。在本研究中,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皮肤护理、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可以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更好地控制病情,满足患者多样化的护理需求。

由此可见,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模式均可促进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恢复,但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升护理满意度方面效果更好,应用效果更佳。

猜你喜欢
肺病呼吸衰竭阻塞性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脾病候”“肺病候”导引法
二十五味肺病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