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显微外科中加强护患沟通对预防护理纠纷的效果

2019-11-27 08:55唐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0期
关键词:显微外科护患纠纷

唐艳

423000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肢体手足显微外科,湖南郴州

随着人们节奏的加快及工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现阶段临床中手足创伤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临床中一般针对手足创伤患者实施相应的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多数患者由于身体上的残缺而自卑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等均会产生程度不一的负面情绪,甚至轻生事件。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实时相应的护理操作中应用呼唤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提高患者对生活的自信心[1]。为了分析手足显微外科中强化护患沟通对于预防护理纠纷的效果,收治手足显微外科患者57 例,对其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2-11月收治手足显微外科患者57 例,分为两组。A 组28 例,男17例,女11 例;年龄19~78 岁;平均(41.15±3.62)岁。B 组29 例,男16 例,女13 例;年龄20~79 岁,平均(41.26±3.3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A 组实施基础性护理干预:包括常规环境护理、换药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指导、日常活动指导等基础性的护理措施。⑵B 组在基础护理干预前提下实施强化护患沟通的护理:①强化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定期组织科室内护理人员开展相应的呼唤沟通技巧方面的学习及培训,引导护理人员强化自身道德素养及专业素养的培训,重视仪表及护理服务态度,做到微笑服务。还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与相应的心理学、护理心理学及社会学等方面的学习,引导护理人员从社会层面、家庭层面及患者自身出发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让患者接受现实,从容自信的面对生活。②强化护患沟通中的心理疏导: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注意仪态、步伐及走路姿势的稳重端庄,以熟悉掌握的护理基础知识给予患者解答及帮助,与患者沟通时注意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答,护理人员应在沟通中注意不能涉及敏感词汇及现象,如残缺的东西及表象等,主动询问患者主观感受及想法,倾听患者内心的忧虑及担心,在与患者沟通时注意眼神上的肯定,肢体上的安抚及语言上的鼓励,让患者感受自己受到重视,并引导家属多陪伴、关心患者,告诉患者其对于家庭来说的重要性,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③营造温馨舒适的护理环境:手足显微外科应将护理人员的服装统一更换为粉色,提高患者感官上的愉悦感,减轻患者紧张焦虑的心情,多在科室内配置相应的娱乐设施,引导患者参与其中,转移患者注意力。

表1 两组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护理后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焦虑发生率比较[n(%)]

疗效判定标准:两组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焦虑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比较。护理质量评分[2]:针对护理措施、护理制度及护理成效等进行评分,总分100 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高。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A 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79.63±6.57)分,B 组为(88.46±3.2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P<0.05)。两组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焦虑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以往在手足显微外科护理过程中经常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出现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不利于手术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的提高。护理纠纷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操作时未能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护理需求及心理状态等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导致患者认为护理人员过于冷淡,缺乏同情心,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及配合度[3]。多数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过程中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患者对于疾病、手术等专业术语理解有误或不理解导致沟通障碍现象的出现等,严重影响护理质量。因此,在手足显微外科针对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强化护患沟通的护理,通过主动关心患者、强化患者心理疏导、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疾病、心理的变化,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患者疑问,给予患者鼓励支持及帮助,让患者提升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促进患者预后[4]。

综上所述,针对手足显微外科患者实施强化护患沟通的护理效果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显微外科护患纠纷
邻居装修侵权引纠纷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再植术后中指持续肿胀成功1例
署名先后引纠纷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纠纷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