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2019-11-27 08:55赵春丽闫倩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0期
关键词:营养师体重饮食

赵春丽 闫倩

266033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山东青岛

资料与方法

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妊娠糖尿病患者60 例,年龄23~40 岁,平均(30.6±2.3)岁;平均孕周(25.2±1.5)周;初产妇40 例,经产妇20 例;分为两组,各3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向患者讲解妊娠期糖尿病对自身产生的危害、发病因素以及治疗手段等,同时指导患者按时复查,此外为患者创建患者档案并对其进行检查,在规定时间内患者未到医院进行复查,医务人员需要和患者取得联系,当患者在复查时出现疑问护理人员需要解答。②观察组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问询患者饮食以及体质量,并选择《合理饮食轻松降血糖》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为患者制定适合自身的饮食计划,制定饮食计划人员包含产科护理人员、患者、营养师以及内分泌护理人员,患者每日应摄入的热量需要依据自身体重进行计算,患者体重处于正常范围内每日需要摄入的热量大致为30 kcal/kg,患者体重如果大于标准体重的150%,每日需要摄入的热量大致为12~15 kcal/kg[1]。主食食用薯类以及粗粮等相关药物,食用优质蛋白质的过程中,应选择蛋、肉以及鱼等,与此同时,每日需要摄入一定量的维生素,并多食用青瓜等,此外患者需要科学饮食,早餐占据中比例的10%,午餐比例为30%,晚餐比例为30%,余下30%分2~3 次增加患者需要摄入的热量食物。

评估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包含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1.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组别 n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观察组 30 5.11±0.76 6.62±0.64对照组 30 7.89±0.56 8.98±0.74 t 16.1293 13.2120 P<0.05 <0.05

讨 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病人数较多,同时危险性较大,引发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因素为遗传、年龄、膳食等,而膳食因素属于可控因素,临床研究证实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2]。同时临床认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首先需要采用运动以及饮食疗法,如果血糖依旧无法控制,可选择药物治疗。用药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医嘱予以药物,将用药意义告知给患者。同时告知患者哪些病例治疗成功,以此加强患者信心,提升其配合治疗依从性。妊娠期糖尿病基础治疗方法为饮食控制,在控制血糖正常范围的基础上可满足妊娠期需要的营养,以免产生酮症。多数患者经过饮食干预后可对自身血糖水平予以控制,保证患者体重适度增加,以免产生巨大儿,对于患者产生的不良结局予以改善[3]。

就目前而言,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均通过护理人员负责,营养师以及患者并未主动参与其中,选择饮食护理干预模式,制定饮食计划人员包含产科护理人员、患者、营养师以及内分泌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针对性,患者可以主动参与其中,进而将自身护理依从性提升。

综上所述,将饮食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效果良好,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至正常范围内,在临床中可大力推广饮食护理干预模式。

猜你喜欢
营养师体重饮食
难忘的小小营养师演讲比赛
小小营养师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分析营养师指导的非药物干预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
称体重
何为清淡饮食
一直走在健康路上——记德馨康健(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营养师团队
你的体重超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