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五”健美操运动技能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19-11-27 06:51王梓乔
体育科学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权重矩阵

姜 勇,王梓乔,张 军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体育学习评价也在进行着变革,在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丰富和改善。学习评价体系向多元化发展,这也成为促进全面评价学生的重要手段之一。运动技能作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目标之一,当前运动技能学习评价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给一线体育教师的实际操作带来了一些困难。因此,运动技能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十分重要的。随着全球核心素养理论研究的持续深入,国家教育部于2013年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作为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未来发展的素养集合,是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切入点,不仅引导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也是辅助学科实现育人本质的重要内容[1]。笔者研究核心素养和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内在联系,解析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并以此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水平五”健美操运动技能学习评价体系,意图为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举措,也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提供参考和依据。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水平五”健美操运动技能学习评价指标体系。

1.2 研究方法

1.2.1 特尔非法

将拟订的评价指标体系问卷发放给相关专家,综合其意见与建议对学习评价指标调整或更改,进行两轮调查并确定“水平五”健美操运动技能学习评价的具体指标。

1.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软件SPSS 21.0对相关调查数据进行归纳整理。

1.2.3 层次分析法

使用层次分析法软件yaaph,按层级排列将三级指标体系构建为一个包含目标层、准则层和评价指标层等内容的结构模型,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并检测判断。

2 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

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能够加速推动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也可以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机遇与挑战。核心素养,即中心的、关键的素养,是个体需要掌握的能够适应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国外将核心素养多译为“key competences”,指的是技能、技巧,代表着使用知识和技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2]。我国将“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3]。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理论在学科中的具体化,是学科的育人价值功能的集中体现。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学习某一学科之后形成的稳定的能力和品格[4]。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国家教育目标中学生必须达到的能力素养,是涵盖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培育的全方面的素养集合。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可界定为:学生通过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了解并掌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论知识、运动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质,培养刻苦锻炼、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形成健康与安全的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依照经合组织(OCED)的理论研究划分为三个层面:人与工具物质层面、人与自己精神层面、人与社会层面[5]。

3 健美操运动技能学习评价相关研究

《课程标准》中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以及社会适应5个方面的课程目标。运动技能领域是至关重要的课程目标。

运动技能,指通过运动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体育动作活动方式。以运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层层递进,是一个完整的、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教学过程。义务教育及高中的课程标准均将运动技能定义为“学生在体育学习、锻炼中完成运动动作的能力”。它不仅是学习本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其他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充分体现了其以身体练习为重要手段的基本特征。运动技能主要包括体育运动知识、运动技能、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6]。运动技能学习评价是从体育运动知识、运动技能和方法以及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三个方面,对学生所学习掌握的内容和迁移应用到实践的能力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

健美操运动技能包含健美操基本动作、健美操动作组合以及健美操创编原则三方面内容。健美操基本动作是学习健美操的基础,掌握健美操基本动作可以为以后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7]。因此,健美操运动技能的学习评价内容不仅要包含与项目相关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方法等方面,更要重视对健美操运动和比赛的欣赏评价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的能力以及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等等。

4 结果与分析

4.1 “水平五”健美操运动技能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4.1.1 指标的选取原则

指标是预期达到的指数、标准等。运动技能学习评价的指标是为了对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表现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价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而选取的,指标选取原则基本包含六个要素,分别是简明科学性原则、典型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以及可比可操作可量化原则[8]。豪恩斯坦的目标分类理论中,重视评价的诊断和反馈作用,对于评价性反馈的表述也强调了评价的合理性、连续性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在建构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指标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更要认识到学科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不可分割[9]。本文在指标构建的6项原则和豪恩斯坦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指导下,以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理论为基础,并结合《课程标准》中运动技能领域目标的具体内容,选取了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并构建了“水平五”健美操运动技能学习评价指标体系。

4.1.2 第一轮调查结果与分析

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并结合了《课程标准(实验)》的运动技能领域相关内容,制定了“‘水平五’健美操运动技能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并向有关学者专家进行发放。共发放问卷30份,回收问卷30份,有效率100 %。

由表1可以得出,参与者均认同了选取分类的一级指标。

表1 一级指标统计结果

二级指标是在已确定的一级指标的基础之上,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参考《课程标准》中运动技能领域的具体目标内容进行选取设计的。

由表2 可知,30位专家对6项指标中的5项达成了一致意见,有12位专家对指标“提高健美操学习的能力”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指标不够全面:只是强调了对学生学习健美操项目的重要性,没有很好地体现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运动技能可以影响个体实现终身体育”的重要性,忽视了健美操运动对增强体质、锻炼身体的实际作用。建议对其进行调整。

三级指标是以二级指标为基础,选取设计的。由表3可以看出,对于“了解健美操赛事”指标,有8位专家提出了意见,专家们提出指标中体育赛事的范围较大,研究者需要对其范围进行定义。有5位专家对“踏步类动作组合的完成程度”和“掌握小跳类动作组合的完成程度”两项指标提出了建议,认为两者同属于动作组合内容,建议将两项指标融合成一项指标内容。有7位专家认为“完成动作及动作组合的动作准确性”指标表述不太合理。还有2位专家认为“音乐配合动作及动作组合的准确性”指标中,相较于“准确性”而言,“准确度”更能准确地表达学生达到的水平和状况。

表2 二级指标统计结果

表3 三级指标统计结果

4.1.3 第二轮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二轮调查并未修改一级指标,而是对上述出现问题的一个二级指标及部分三级指标进行了改动。进行修改后,二级指标“提高健美操学习和锻炼的能力”的赞同度为100%,符合学科核心素养理论中“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内容,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同。

由表4可知,调整过后,三级指标的通过率是100 %,即16项三级指标均得到了专家学者的一致赞同。

表4 三级指标统计结果

经过两轮问卷调查,最终确定的“水平五”健美操运动技能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如表5。

4.2 “水平五”健美操运动技能学习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1 指标权重概述

指标权重,能够体现测试对象在考核内容中的具体表现。通过计算能够得出被试者每项测试的具体的量化数值,各项数值反映出各项测试内容的重要程序,即各项权重,指标权重的集合则构成了指标权重体系。在统计学范围内,权重体系的综合为1,即百分之百。而体系的各个权重系数则是由小数表示[10]。

4.2.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的操作流程大致分为三步。第一,将调查对象根据内在的隶属关系、关联关系,划分为不同的层级,进而建构一个层级分明的结构模型。第二,在每一平行的层级中将相关联的元素两两进行比较,形成一个判断矩阵,并利用参与者进行赋权。第三,计算出各元素在整体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层次分析法的优点在于将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化,系统性地分解成各个具体问题并进行解决处理,所需要调查的信息较少,便于操作[11]。

其中,矩阵的比较尺度是依据1~9的区间标度进行确定的。利用1~9区间进行比较是在运用常见的五种:等级比较法(标度1、3、5、7、9分别代表5种程度等同、较强、强、很强、绝对强)的基础之上,在运用标尺2、4、6、8进行衔接,以保障比较尺度的连贯性。

例:标尺3代表的是两个指标内容进行比较,前者稍重要于后者;

标尺1/3代表的是两个指标内容进行比较,后者稍重要于前者。

本文首先制定了指标权重的调查问卷,然后发放给选定的专家填写,之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软件yaaph进行结果汇总并对结果进行计算。

一级指标权重分配如表6所示:

表5 “水平五”健美操运动技能学习评价指标体系

注:“水平五”健美操运动技能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51 6,对总目标的权重:1.000 0

二级指标分配如表7、表8、表9所示:

表7 判断矩阵A1-B层

注:指标A1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0 0,对总目标的权重:0.261 1

表8 判断矩阵A2-B层

注:指标A2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0 0,对总目标的权重:0.327 8

表9 判断矩阵A3-B层

注:指标A3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0 0,对总目标的权重:0.411 1

三级指标分配如表10~表15所示:

表10 判断矩阵B1-C层

注:指标B1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0 0,对总目标的权重:0.052 2

表11 判断矩阵B2-C层

注:指标B2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0 0,对总目标的权重:0.208 9

表12 判断矩阵B3-C层

注:指标B3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93 6,对总目标的权重:0.081 9

表13 判断矩阵B4-C层

注:指标B4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46 5,对总目标的权重:0.245 8

表14 判断矩阵B5-C层

注:指标B5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0 0,对总目标的权重:0.137 0

表15 判断矩阵B6-C层

注:指标B6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0 0,对总目标的权重:0.274 1

上述表格内容是经过整理后的一名专家的调查数据,并不是最终的权重结果。由于层次分析法是一种主观的赋权法,因此不同的个体对于指标的赋权也不尽相同。本研究通过调查多位专家的数据,并利用软件的群决策方法对数据进行综合和计算,得出指标体系的各指标权重。如表16所示。

4.3 “水平五”健美操运动技能学习评价案例的设计

4.3.1 “水平五”健美操运动技能学习评价标准设计

“水平五”健美操运动技能的学习评价内容是在核心素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标准》中具体的课程目标,并通过对一线体育教师和课程专家的访谈汇总之后进行选择确定。

健美操运动技能评价标准同样是以核心素养理论和《课程标准(实验)》为根本,参考各地中学的考核标准,结合许多专家与一线教师的意见与建议进行确定。

建议划分为四个评价等级:

(1)100~85 优秀 (2)85~70 良好 (3)70~60 及格 (4)60~0 不及格

4.3.2 “水平五”健美操运动技能学习评价方式建议表

学习评价需要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合理客观地进行评价应该根据指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确定,如表17、表18。

表16 “水平五”健美操运动技能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

表17 一级指标的评价方式建议表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解析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是将核心素养理论应用到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具体化表现。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育人价值”,更是发展运动技能学习评价的重要基础。研究运动技能学习评价,重视其多元化的发展,真正做到关注学生发展。不仅仅从客观对学生进行评价,也要注重评价的引导、激励作用。

(2)当前一线体育教师积极响应体育学习评价改革,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运动技能学习评价,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较为依赖于传统的单一评价模式,包括评价主体及方式上的选择单一、评价内容的局限等。

(3)本文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水平五”健美操运动技能学习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内容包含具体的各项指标内容、指标内容赋权、以及案例设计建议表,旨在为一线体育教师提供一个全面清晰的评价案例便于学习。

5.2 建议

(1)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一线教师要重视发展自身业务水平。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提升运动技能水平,注重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进而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并将其落实到课程教学及学习评价的工作中去。从不断深入学习《课程标准》以及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相关理论出发,将二者尝试结合,不断推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

(2)一线教师可以参考借鉴构建的“水平五”健美操运动技能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相关内容,充分把握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本校学生现状和实践教学效果,开展运动技能学习评价,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诊断评价。

(3)基于核心素养的运动技能学习评价是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旨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掌握和运用,为今后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助力。一线教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把握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激励和引导工作。

表18 “水平五”健美操运动技能学习评价各指标的考核形式建议表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权重矩阵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权重常思“浮名轻”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并用求逆矩阵
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