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助教平台融合下的《生物化学》BOPPPS教学模式探讨

2019-11-27 08:54陈龙云徐安莉陈会敏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9年6期
关键词:助教生物化学实验班

陈龙云,徐安莉,陈会敏,夏 慧,赵 敏

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武汉 430065

生物化学是医学生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在解释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断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2]、网络主题探究教学(Webquest)[3]、BOPPPS[4]等教学模式不断地应用于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但生物化学的知识点繁多、生物有机大分子的结构复杂、各代谢途径交叉反复,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从而丧失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5-6]。“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7],将“互联网+”引入教学改革中是大势所趋,它能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教学过程之中,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教学新形式[8]。根据前期的各种教学模式的探索,成熟、概念清晰、效果良好的BOPPPS教学模式已经基本形成,此次教学改革将结合“互联网+”的理论内涵,以微助教平台为实施载体,将传统BOPPPS模型的基本框架进行重构,以期创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

1 传统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教研组在教学改革的初期,实施过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方法[9]。这种教学方法需要学生在课堂前期根据教师的问题查阅资料,然后进行课堂互动,前期的交流很多都依赖QQ或者微信完成,不能形成良好的痕迹化管理,不利于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随后,课题组也尝试了利用网络平台构建生物化学的Webquest课程[10],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该教研室的教师必须建立自己的Webquest课程网页,想要建立自己的网站,就需要一个可以连通外网的服务器,服务器是一种高性能计算机,如果教师想拥有一个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访问的网站,就需要一个24小时不关机的高性能计算机存储所写的网页程序;随着网页内容的增加,必须为服务器支付昂贵的维护费和使用费,那么无形中就增加了教学成本;同时,独立的Webquest课程的建立需要独立的网址,如果每门课程的教师都用自己的域名,也会使学习内容更加杂乱无序。

目前,受到教育界广泛认可的BOPPPS模型将教学过程分为六个环节[11],依次为:导言(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总结(summary),BOPPPS模式的环节清晰、目的明确、注重师生互动,为课程设计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教学过程模板,可以同时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和学生的参与程度。但是,该模板缺少一个稳定的依托和评价体系,因此,教研组期望寻找简捷、成熟的形式去构建一个更标准化的实施载体。

手机和电脑的普及让学生能获取丰富的网络资源,教学的信息化也是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因此,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互联网+”元素引入课堂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的探索。2016年3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青年教师田媛等研发了一款新的课堂互动应用工具—微助教,并且申请了两项专利,而且被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多所本地高校应用到课堂上。至今,全国已有超过10万名学生与100多所高校的教师都在注册使用微助教。但是,在中国知网中,输入关键词:微助教,仅有41篇文献,输入关键词:微助教,生物化学,显示文献为0。因此,引入微助教平台创建BOPPPS新模式,以最大程度地拓宽课堂,优化教师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能为生物化学教学方式的改革注入新的元素。

2 基于微助教的《生物化学》BOPPPS教学模式意义和实践价值

2.1 微助教能够构建BOPPPS模式的导言

微助教能够实时上传课堂中的问题或案例分析的要求,让每一位学生能及时地获取信息,完成问题或案例分析等前期的准备工作,以便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

2.2 微助教能够很好地完成BOPPPS模型中前测和后测的过程

教师在课外和课堂中使用题库资源与学生互动,所做的操作都可以在[答题]这个大的功能板块中实现。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可以在课前开启前测题,通过统计分析初步了解学生的学情;在课后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后测题,评价课堂的学习效率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以便调整后面的教学安排。

2.3 微助教能够很好地记录BOPPPS模式中参与式学习的过程

微助教能够高效地实时[签到],出勤率是学生形成性评价中的一个部分,能最直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这种机械性的工作能够由微助教高效地完成。学生可以在教师打开签到功能的时限内完成签到,如果迟到或者旷课,微助教中将以不同的颜色显示出来,课堂由以前的教师点名向学生主动抢着签到转变。

教师可以利用[讨论]功能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将课堂“低头族”变成争相答题抢风头的“风头族”。学生只能通过教师PC端的[讨论墙]界面看到全班的讨论情况,无法在自己的微信端看到完整讨论内容,这样的展示逻辑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控制课堂,防止学生以此为借口低头沉迷手机。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手机答题的正确率,实时判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时间限制的题目或组卷开启时在PC端会显示倒计时,学生回答题目/组卷时,会按照完成提交的顺序在大屏幕上显示头像或名字信息,游戏化的动画效果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调动课堂气氛。

2.4 微助教能够作为课堂的延伸

教师可以把教学PPT和课堂练习上传至助教平台,进行资源共享以便学生及时预习和复习课堂内容,并通过完成练习自我监测学习效果。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建立的微助教具有随时浏览、精选链接、随地保存等功能,学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自由地进行微助教学习,查阅教学信息,完成学习任务,使学习更加灵活。

3 基于微助教平台的《生物化学》BOPPPS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3.1 对象

该校2017级中药制药1班(50人)和2017级中药制药班2班(48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个班,分别为实验班、教改班。实验班采用传统BOPPPS教学模式,教改班采用微助教平台构建的BOPPPS教学模式。

3.2 实施过程

所有讲授理论课的教师均为具备讲师及以上职称的一线专职教师,而BOPPPS教学讨论课安排1~2名高级职称,并且具有博士学位的一线专职教师参与师生互动讨论。教材采用王继峰主编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21世纪课程教材《生物化学》,实验班与教改班的学时相同。

3.2.1实验班按照传统课堂的BOPPPS教学①导言:教师借助PPT设计课程导言,细胞在缺氧和供氧充足的情况下会如何进行氧化供能?为什么?学生课堂随机作答;②学习目标:PPT展示学习目标,糖的有氧氧化和无氧氧化;③前测:下发纸质试卷完成前测;④参与式学习:课堂上通过提问、回答进行参与式学习;⑤后测:下发纸质试卷完成前测;⑥总结:口头总结。六大板块设计出完整的BOPPPS教学体系,全部过程在课堂中进行。

3.2.2教改班通过微助教平台设置六个环节①导言:在微助教平台的讨论环节设置问题,肿瘤细胞是如何进行糖代谢的?其代谢与正常细胞代谢的区别?学生在讨论板块留言,完成课前预习;②学习目标:通过微助教平台的课件板块发布课程PPT,让学生了解该次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糖的有氧氧化和无氧氧化;③前测:在微助教平台答题的环节开启前测试卷,让学生完成,掌握学生对于生物学和化学的了解程度;④参与式学习:课堂中让学生就导言中的问题进行讨论,针对课程的难点进行讲解;⑤后测:课程结束后,在微助教平台的答题环节开启后测试卷;⑥总结:在微助教平台的互评环节让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进行打分,并通过留言提出建议。除了课堂教学,其他项目均在课外时间通过微助教公众平台完成。

3.3 教学效果评价

采用测试成绩、问卷调查及座谈会三种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测试成绩:针对糖代谢章节进行标准化闭卷考试,两班学生使用同一套试题,题目包括填空、选择、简答、案例分析,满分100分,教研组负责阅卷及分析。成绩评定方法是:优秀≥80分,70分≤良好<80分,60分≤及格<70分,不及格<60分。优秀率=优秀人数/n×100%。

问卷调查:在教学环节全部结束后,发放包括教学新方法的认可度、接受程度、教师教学情况、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调查问卷,每个项目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四个等级,进行不记名方式调查。

座谈会:在课程结束后,本着自愿的原则邀请部分学生和全体教师参加座谈会,就传统的BOPPPS教学模式及微助教公众平台优化后的BOPPPS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学生探讨学习过程中的障碍与困难,教师针对教学过程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收集对今后教学过程改进的建议。

3.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两个班级的测试成绩按照等级资料计算各等级的百分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 考试成绩统计

对各班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每班参加考试的人数为49人。结果显示,实验班优秀率为20.41%,教改班为30.61%;实验班良好率为40.82%,教改班为53.06%;实验班及格率为30.61%,教改班为12.24%;实验班不及格率为8.16%,教改班为4.08%。两班的学生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班级具体考试成绩等级如表1所示。

4.2 问卷调查

BOPPPS教学环节全部结束后,针对教学改革的不同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所有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参与问卷调查,每班人数为49人,全部问卷20 min后收回。其中包括教学项目计划的认可度、教学内容和组织安排、知识扩展等方面,实验班和教改班在满意度和知识的理解程度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班级具体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1各班成绩统计表n(%)

班 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tP实验班10(20.41)20(40.82)15(30.61)4(8.16)教改班15(30.61)26(53.06)6(12.24)2(4.08)3.0060.003

表2调查问卷统计表n(%)

项 目 实验班非常满意满 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教改班非常满意满 意基本满意不满意P整个教学项目计划认可度26(53.06)18(36.73)3(6.12)2(4.08)35(71.43)13(26.53)1(2.04)0(0.00)<0.05教学的内容和组织安排21(42.85)20(40.81)5(10.20)3(6.12)27(55.10)18(36.73)2(4.08)2(4.08)<0.05BOPPPS的实施过程19(38.77)24(48.97)4(8.16)2(4.08)28(57.14)18(36.73)3(6.12)0(0.00)<0.05对知识理解程度23(46.94)22(44.90)3(6.12)1(2.04)30(61.22)15(30.61)3(6.12)1(2.04)<0.05教师的教学水平25(51.02)22(44.89)2(4.08)0(0.00)23(46.94)24(48.98)2(4.08)0(0.00)>0.05过程富有启发性22(44.90)26(53.06)1(2.04)0(0.00)32(65.31)12(24.49)5(10.20)0(0.00)<0.05拓展了知识空间,激发了学习兴趣23(46.93)25(51.02)1(2.04)0(0.00)31(63.27)18(36.73)0(0.00)0(0.00)<0.05课堂知识的容量20(40.81)27(55.10)2(4.08)0(0.00)28(57.14)18(36.73)3(6.12)0(0.00)<0.05增加未来的就业竞争力25(51.02)23(46.93)1(2.04)0(0.00)32(65.31)15(30.61)2(4.08)0(0.00)<0.05

4.3 座谈会

在课程结束后,本着自愿的原则邀请部分学生和全体授课教师参加师生座谈会,就传统的BOPPPS教学模式及微助教公众平台优化后BOPPPS教学模式的学习障碍与困难进行讨论。学生认为通过微助教公众平台可以督促自己提前预习,完成课后复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增加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并且通过课前、课后的自学,扩充了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师认为微助教公众平台将BOPPPS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并且给BOPPPS教学模式一个很好的实施和记录载体,使教师能够完整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且更容易量化学生的学习态度。

5 讨论

5.1 微助教平台促进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基于微助教平台的BOPPPS教学模式中的导言、学习目标、前测、后测、总结都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时间通过平台进行预习、答题和评价等学习环节,微助教平台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促使学生必须自觉地完成这些学习内容,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次教学研究显示,教改班的考试成绩优于实验班,提示相同的课时、相同的教师,通过学生自学,能使知识的掌握更灵活,微助教的使用提高了BOPPPS教学的效果。

5.2 微助教是“互联网+”BOPPPS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微助教是“互联网+”BOPPPS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教师将问题、讨论和知识测试加入APP模块中,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和题目测试,将过程清晰地记录在微助教上,教师直接导出数据进行分析。微助教可以对BOPPPS教学过程进行更高效地痕迹化管理。

5.3 微助教平台的应用顺应了教学改革的潮流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微助教的应用满意度较高,能认可和接受该教学模式,同时认为该教学模式更具有启发性,对于拓展自己的知识空间,激发学习兴趣非常有帮助。借助两种方法进行学习,学生认为两种方法都能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知识,而且都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提示课题组微助教平台是一个合适的载体,是现代教学与信息化的融合,优化的BOPPPS教学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一次很好的教学尝试。

总之,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将单纯的教师活动变成师生的双向互动,将课堂讲授与微助教平台相结合,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将常用的微助教引入BOPPPS教学模式,可随时随地反复获取网络教学资源,携带方便、界面清晰;应用到传统的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变被动为主动;微助教内容的更新以及学习数据的反馈可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其操作简单、内容丰富、互动设计合理的特点可以优化BOPPPS模式,更好地设计和记录BO- PPPS模式的过程,更清晰、准确地完成学生的形成性评价,进一步改进生物化学的教学方法,为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助教生物化学实验班
我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22年活动计划表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生物化学 临床检验基础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connected with the working processes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