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在助理全科医师培养中的应用

2019-11-27 08:54张志军高继霞包宪霞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9年6期
关键词:全科医师实验班教学效果

张志军,高继霞,包宪霞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 石家庄 050599

2015年7月,教育部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职业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可见,改革教学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临床医学专业建设中,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以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2],改进了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方法,建立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并在助理全科医师培养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新生共有11个平行班级,分别对11个平行班的学生人数、性别、年龄、入校成绩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如表1所示),2017级临床1班~4班以上4项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把2017级临床1班和2班作为实验班,运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把2017级临床3班、4班作为对照班,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任课教师均为中级职称以上教师。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一般资料

1.2 方法

对照班采用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3]的传统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教师按教学大纲组织教学,主要利用多媒体进行讲授。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进行测评,并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实验班采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并进行了相关教学改革。主要实施内容:①开展DACUM工作坊制定了全科医师能力图表[4],修订了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并结合助理全科医师岗位要求制定了课程标准,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教学。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引入以社区卫生工作为问题的学习,依据助理全科医师岗位任务,按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5]六个环节创建基于工作化的学习情境。③运用蓝墨云班课教学,课前推送导学案、图像等学习资源,学生通过手机蓝墨云班APP在班课中预习教学内容,教师通过云班课的前测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课堂上以学习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答疑,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和总结,并给予一定经验值的奖励。课后按照线下分组进行小组合作作业,开展作业互评,并且运用系统数据进行教学诊断,精细化课堂管理。④实施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评价机制,形成性课程评价由学生自评与教师考核结合[6]进行,占总成绩的30%,强调学生按导学案的要求,制订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进行自我评价,认为达标后,再由教师对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进行考核评定。终结性课程评价以理论考试的形式进行,占总成绩的70%。

1.3 观察指标

一是观察学生课程理论、实验实训考核成绩,二是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满意度的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理论、实验实训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班学生14门主要课程理论、实验实训成绩均优于对照班,二者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2.2 教学效果评价对比

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效果评价对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习氛围、学习兴趣、动手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12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对该12项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班;与对照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序号主要课程 实验班理论成绩实验实训成绩对照班理论成绩实验实训成绩P理P实1人体解剖学(58.22±2.186)(27.61±1.347)(49.76±2.631)(26.36±1.933)0.0380.0412生理学(50.37±1.943)(25.74±2.659)(44.58±2.546)(24.45±2.374)0.0230.0343病理生理学(49.64±2.148)(26.83±2.431)(45.67±2.743)(25.84±2.467)0.0310.0364药理学(56.37±1.942)(26.58±2.253)(53.72±2.635)(25.19±2.458)0.0260.0325临床诊断技术(57.43±2.386)(28.51±1.762)(52.83±2.132)(27.24±1.854)0.0240.0396内科学(55.61±2.247)(26.37±2.143)(50.61±2.628)(24.24±2.103)0.0270.0357外科学(56.28±1.634)(27.81±2.425)(52.67±2.086)(26.05±2.189)0.0320.0348妇科学(56.34±1.533)(27.58±1.956)(52.53±2.647)(25.19±2.731)0.0280.0339儿科学(55.68±1.829)(26.53±1.794)(51.03±2.459)(25.66±2.158)0.0310.03910急救医学(57.37±1.865)(26.65±2.427)(52.85±2.304)(25.57±2.254)0.0300.04011预防医学(57.04±2.137)(25.11±2.274)(52.36±2.433)(24.89±2.674)0.0310.03312康复医学(54.29±2.506)(24.76±2.079)(50.91±2.471)(23.21±2.735)0.0290.03013皮肤性病学(57.04±2.164)(24.39±2.282)(52.58±2.335)(23.05±2.572)0.0280.03214传染病学(56.37±2.115)(27.83±2.016)(51.34±2.173)(26.78±2.109)0.0260.034

表3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效果比较n(%)

序号比较项目 实验班同意对照班同意χ2P1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强153(85.0)137(76.1)2.2170.0372实践操作的实用性强61(89.4)132(73.3)1.9520.0403教学方法、手段效果好155(86.1)119(66.1)1.4690.0334教学互动机会多170(94.4)79(43.9)1.7310.0345自主学习时间多152(84.4)70(38.9)1.5670.0316学习气氛浓155(86.1)93(51.7)1.5740.0367学习兴趣浓129(71.7)86(47.8)2.6470.0358动手能力强159(83.3)129(71.7)2.4330.0329文献检索能力强163(90.6)98(54.4)2.7490.02910沟通能力增强148(82.2)61(33.9)4.0320.03411合作能力增强147(81.7)93(51.7)4.2360.02312临床思维能力增强132(73.3)110(61.1)3.5420.031

3 讨论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医学院校都非常重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并在改革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助理全科医师的培养中,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主要专业课程的理论、实验实训成绩均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班。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3.1 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材为中心,教学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重理论轻实践。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灌输[7]为主要形式。忽视学生“形象思维强,逻辑思维弱;实践操作能动性强,理论学习兴趣性弱”[8]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特点,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也忽视了助理全科医师岗位应具有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素质,以致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节,专业培养目标与岗位要求差距较大,学生“下不去、用不上、干不好、留不住”[9]的现象普遍存在。可见,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较好地满足助理全科医师培养的需要。

3.2 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的优势

学校临床医学专业经过了几年建设,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已日趋成熟,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以下优势:

①加强了教学需求侧改革,按照助理全科医师岗位需求整合课程、整合教学内容,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课程体系,最大程度地克服了课程内容重复,提升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践操作的实用性,实现了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10],也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学生自主学习留出充足时间。

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引入以社区卫生工作为问题的学习,创建全科医师工作过程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教学情景中早接触临床、早体验临床[11]。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缩短学生临床实践的适应期。

③运用蓝墨云班课创建了教学互动平台,课前、课上、课后师生均可双向交流、共同讨论进行教学[12],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被动听课局面,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得到了普遍提升。

④实施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课程评价机制,教学过程中开展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结课考试[13]相结合的课程评价办法,改变了过去课程考核办法单一的局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教学相长的目的。

4 结论

学校在临床医学专业建设过程中,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评价方法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实现了专业课程内容与助理全科医师岗位要求对接,教学过程与助理全科医师岗位任务对接[14],教学全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以能力发展为本的教育质量观,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本的教学观”[15]。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培养助理全科医师提供了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全科医师实验班教学效果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医学人文融入全科医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口腔全科医师执业范围(讨论稿)
全科医师团队在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