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与血清碱性磷酸酶、钙、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019-11-27 01:37孙宇焱张辉英刘生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22期
关键词:磷酸酶血钙碱性

孙宇焱,张辉英,刘生娟

(青海红十字医院内分泌科,青海西宁 810000)

胰岛素抵抗是指一种机体对外源注射或内源分泌的胰岛素反应均呈现下降趋势的异常生理状态,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通常提前于糖尿病的发病,可能是糖尿病发生的潜在病因之一[1-2]。对于一些胰岛素抵抗的高危人群,如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一级亲属、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及相关家族史等,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将进一步提高。碱性磷酸酶存在于机体的各个组织,是诊断胆道系统疾病时常用的指标,以骨骼、肝脏、肾脏水平较多,正常血清中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于骨骼,由成骨细胞产生,经血液到肝脏,从胆道系统排泄,该指标偏高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胆道系统功能的异常。钙和磷则是人体内水平最多的矿物元素,骨骼中钙磷水平的比例为2∶1,当人体缺钙时,由于血浆低钙,为维持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机体不得不动用骨骼贮存的钙,如果机体经常缺钙、缺磷,对代谢功能具有一定的损伤[3-6]。由于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长期存在,因此,本研究针对不同胰岛素抵抗状态的T2DM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钙、磷水平进行对比,并分析其临床意义,为T2DM患者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研究对象,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本院收治并全程在指定医院接受治疗的T2DM患者共163例,收集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其中男87例,女76例;患者平均年龄(59.13±13.23)岁。参照WHO标准,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定义为:(1)微量清蛋白尿;(2)糖耐量异常;(3)血压≥160/90 mm Hg;(4)腰臀比,男性>0.90,女性>0.85;(5)向心性肥胖;(6)体质量指数>30 kg/m2;(7)三酰甘油≥1.7 mmol/L,高密度脂蛋白;(8)高尿酸血症。根据WHO标准对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的定义和分类,将上述纳入标准视为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个体存在糖尿病典型临床表现或糖耐量减退,并同时具有2项或以上特征,患者被归类到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组(病例组,n=92),其余患者被归类到非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组(对照组,n=71)。

1.2方法 征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生物采样。患者采样前12 h低蛋白饮食,每位患者取10 mL静脉血样本,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处理。静脉血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清等量分装为2份,测定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磷水平;血浆单独留出进行血钙水平测定。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采用贝克曼AU5800生化分析仪分析,钙、磷水平测定采用比色法,采用贝克曼AU5800生化分析仪分析。所有原始结果均进行标准化处理,血清碱性磷酸酶计量单位均为U/L,血清钙、磷计量单位均为mmol/L。

1.3统计学处理 无效信息(信息缺失比例>20%或存在明显的虚假痕迹)在手工剔除后先录入Epidata建立数据库,后导入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住院病例的一般特征采用描述性统计指标(率、构成比、均数、标准差、中位数、变异系数等)进行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比较两组计量间资料的差异,等级资料在经过半定量化处理后及基于率和构成比的比较均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一般资料 采用χ2检验进行患者基本资料匹配,结果显示,患者基线资料(年龄、性别、是否居住于流行区、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病家族史)在不同组的分布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匹配效果。见表1。

表1 患者基线资料在不同组的分布情况(n=163)

注:流行区是指参考当地统计年鉴并复习相关参考文献后进行数据对比,当地统计年鉴数据连续3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则判定为流行区

2.2不同胰岛素抵抗状态的T2DM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钙、磷水平比较 参考临床检验医学中实验室检测指南正常参考值范围中有关人体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磷水平及血浆钙水平的判定标准。血清碱性磷酸酶:女性50~135 U/L,男性45~125 U/L;血钙(血浆):2.25~2.75 mmol/L;血清磷:0.97~1.61 mmol/L。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相比,不同水平等级的血清碱性磷酸酶、钙、磷人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接受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钙、磷水平比较 为评估血清碱性磷酸酶、钙、磷水平对胰岛素抵抗状态T2DM患者治疗效果的监测意义,对胰岛素抵抗状态T2DM患者接受治疗前后血清碱性磷酸酶、钙、磷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血清碱性磷酸酶接受治疗后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钙、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对非胰岛素抵抗状态T2DM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钙、磷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后血清碱性磷酸酶、钙、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不同胰岛素抵抗状态的T2DM患者碱性磷酸酶、钙、磷水平比较(n=163)

表3 胰岛素抵抗状态T2DM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钙、磷水平比较

表4 非胰岛素抵抗状态T2DM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钙、磷水平比较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存在胰岛素抵抗的T2DM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钙、磷水平与非胰岛素抵抗的T2DM患者间存在差异,与其他疾病不同,糖尿病一旦发病,就是终生疾病。只能依靠运动疗法、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使血糖下降到正常水平,由于T2DM患者属于胰岛素相对缺乏,因此,此类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型,对病情改善十分不利。

血清碱性磷酸酶主要反映体内三大物质代谢功能是否正常,对T2DM患者来说,三大物质代谢功能异常的情况较为普遍,尤其是糖酵解、糖异生途径容易出现异常。此外,许多研究也发现钙磷代谢直接反映体液循环功能是否在整体上趋于稳定,且钙、磷2种元素代谢异常的情况往往同时发生,此时如T2DM患者同时伴有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水平异常,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疾病的风险程度。国内大量的横断面研究和纵向研究表明,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的升高会促使糖尿病发生,血钙及血磷水平并不直接影响胰岛素抵抗程度,但是钙磷代谢物及钙磷代谢的相关生理反应则对胰岛素抵抗程度的影响意义更大[3-4,7-11]。这是因为大多数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的患者伴随着脂肪细胞及巨噬细胞分泌功能的变化,同时也伴随慢性轻度炎症,并增加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和(或)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而本研究结果显示,钙及血磷水平虽然对于判断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鉴别意义,但不能单纯从绝对定量的结果中得出结论,换言之,血钙及血磷水平过高或者过低都有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的T2DM患者病情进展。具体来说,血钙及血磷水平过高则说明患者机体多处于代谢功能亢进状态,促进机体氧化还原反应,个体往往会增加进食量;但由于机体能量消耗增多,患者表现为体质量减少,还可能刺激交感神经兴奋,表现出失眠、情绪易激动、心悸、心动过速、焦虑。而血钙及血磷水平过低则说明患者机体多处于代谢功能低下状态,此时患者虽然不容易出现多饮多食的行为,但长期代谢低下容易加重机体酸中毒的危险,同样不利于胰岛素抵抗的病情缓解。

此外,有研究曾发现,高血压也是胰岛素抵抗T2DM患者病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而高血压与血清碱性磷酸酶、钙、磷水平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其造成胰岛素抵抗的主要机制包括抑制胰岛素激活相关靶细胞行使降血糖生物学功能的信号通路,减少胰岛素激活途径中相关的蛋白表达产物等[12-14]。虽然横断面研究无法区分血清碱性磷酸酶、钙、磷究竟是糖尿病的病因还是伴发,但是有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与多种机体的代谢异常有关,并且可引起高血压、高血脂和糖耐量异常等。

猜你喜欢
磷酸酶血钙碱性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什么是磷系配方的碱性处理?
围产期奶牛血钙影响因素及其与生产性能关系分析
镍基析氢电极在碱性溶液中析氢行为
碱性磷酸酶钙-钴法染色的不同包埋方法比较
氟斑牙患儿ERα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血钙和尿氟的相关性
碱性土壤有效磷测定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马尾松果糖-1,6-二磷酸酶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术前血钙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对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的价值分析
磷酸酶基因PTEN对骨肉瘤细胞凋亡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