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学”研究七十年

2019-11-27 19:13李心灵
博览群书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刘勰论文研究

李心灵

《文心雕龙》是南朝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学界一般认为,自1914年黄侃先生率先在北大教授《文心雕龙》,标志着现代意义上“龙学”的诞生。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龙学”研究经历了发展期、停滞期、繁荣期及创新期。“龙学”研究虽有挫折,但成就辉煌。总体来看,七十年“龙学”研究专著丰硕,论文众多,研究方法多元化,研究队伍发展壮大,海内外影响力不断加强,系统梳理和总结反思七十年“龙学”研究得失,可以促进“龙学”在新时代更好的发展。

校注释译类著作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文心雕龙》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为了普及大众而作的校注释译工作。王利器《文心雕龙新书》(1951),最先由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所出版,后经作者加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0年出版后在“龙学”界广为流传。作者采用“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对《文心雕龙》进行了校订,对初学者解读《文心雕龙》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首次完全地征录李祥补注全文,使广大读者在补注很难见到的情况下得以窥其全貌,并通过附录向读者展示了《文心雕龙》在历史上的流传与影响;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除了作校注释义工作外,力求阐释《文心雕龙》义理主旨。此外,普及性今译工作也艰难开展。张光年率先尝试语体翻译,周振甫、赵仲邑、刘禹昌等尝试《文心雕龙》部分篇目的翻译。同时出现了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选译》(上下)、郭晋稀《文心雕龙译注十八篇》等最早的选译本。

改革开放以来,王利器《文心雕龙校证》、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堪称《文心雕龙》校注史上的双子星。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是“范注”以来最为完备的白话注释本。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体量宏达,材料丰富,但也出现选材不精的缺点。祖保泉《文心雕龙解说》对于篇章解说、重难点问题探讨有理论贡献。在今译工作方面,出现了大量的全译本。如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郭晋稀《文心雕龙注译》、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此外,赵仲邑、向长清、贺绥世、王运熙等都有全译本。

新世纪《文心雕龙》的校、注、释、译工作仍在继续。经典著作如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周振甫《文心雕龙》、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附征引文录》在本世纪不断一版再版。这说明经典著作在学界深远持久的影响力。此外,相关专著还有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读〈文心雕龙〉》、张立斋《〈文心雕龙〉注订》《〈文心雕龙〉考异》、吴林伯《〈文心雕龙〉义疏》(全二册)、雍平《〈文心雕龙〉解诂举隅》、涂光社《〈文心雕龙〉范畴考论》。

理论研究著作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重要的理论专著为陆侃如、牟世金合著的《刘勰论创作》。

改革开放以后,理论研究也取得了突破。研究角度新颖、类型多样。如从创作论、风格学、文学史论角度展开论述的分别有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詹锳《文心雕龙的风格学》、张文勋《文心雕龙文学史论》。从美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专著有缪俊杰《文心雕龙美学》、易中天《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赵盛德《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韩湖初《文心雕龙美学思想体系初探》。从理论体系角度进行研究的专著有杜黎均《文心雕龙文学理论研究和译释》、张少康《文心雕龙新探》。部分学者研究《文心雕龙》的个人论文集也纷纷出版。如马宏山《文心雕龙散论》、牟世金《雕龙集》、蒋祖怡《文心雕龙论丛》、王运熙《文心雕龙探索》、涂光社《文心十论》、李庆甲《文心识隅集》、穆克宏《文心雕龙研究》。

新世纪《文心雕龙》研究专著呈现国际化趋势,出现了多种语言的译本。除早期的日文、韩文版外,此阶段出现了法文、意大利文版等,如陈蜀玉《〈文心雕龙〉法译及其研究》等;采用新方法、新理论,尝试从语言学、心理学、地理学、修辞学、民俗学、历史学、佛学等角度,寻求新突破。如胡海《〈文心雕龙〉与文艺学》、李天道《〈文心雕龙〉审美心理学》、王万洪《四川思想家与〈文心雕龙〉》、王万洪等《巴蜀古史传说人物与〈文心雕龙〉》、戚良德《儒学视野中的〈文心雕龙〉》;将《文心雕龙》与中国传统文论、原典《文选》《诗品》《沧浪诗话》《庄子》作比较研究,如陈迪永《多维视野中的〈文心雕龙〉兼与〈文赋〉〈诗品〉比较》、李长庚《〈文心雕龙〉与〈易〉关系探微》;关注《文心雕龙》的历史接受和批评研究,如杨倩《明代〈文心雕龙〉接受研究》、高林广《〈文心雕龙〉先秦两汉文学批评研究》;《文心雕龙》本身文体论、创作论以及艺术构思和理论体系的再研究,如于景祥《〈文心雕龙〉的骈文理论和实践》、安海民《〈文心雕龙〉枢纽论新探》(2018)、董家平《〈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研究》等。

研究史及工具书

《文心雕龙》在历史上一直都被关注和研究,也在影响着历史发展。现代学者对《文心雕龙》的研究史进行了梳理。鉴古知今,才能继往开来。相关研究著作有张文勋《文心雕龙研究史》与张少康、汪春泓、陈允锋、陶礼天合著《文心雕龙研究史》及李平《文心雕龙研究史论》等。

部分学者致力于《文心雕龙》工具书的编纂,给“龙学”研究提供了丰厚而扎实的文献帮助。如吴美兰《文心雕龙研究成果索引》、朱迎平《文心雕龙索引》、冯春田《文心雕龙词语通释》。贾锦福和周振甫分别主编了《文心雕龙词典》,还有杨明照挂名主编《文心雕龙学综览》,因其全面性和权威性,受到学界高度赞许。值得重视的是戚良德《文心雕龙学分类索引》,作者收录了近百年来有关“龙学”的论文、注释、序跋、书评、通讯、索引等單篇论文和专著。

研究论文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单篇论文数量不多,论题主要集中在刘勰的思想是佛家还是儒家,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如吉古《〈文心雕龙〉和刘勰的世界观》、张启成《谈刘勰〈文心雕龙〉的唯心主义本质》;也有讨论《文心雕龙》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作品,如陆侃如、牟世金《刘勰有关现实主义的论点》及《刘勰有关浪漫主义的论点》;还有针对《文心雕龙》艺术构思等问题,学界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受时代政治条件影响,该阶段研究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时,虽取得部分理论突破,但也有些生搬硬套,不能真正将马克思主义方法运用到《文心雕龙》的实际分析。

改革开放以后,单篇论文数量多达1000多篇。质量上,也有不少好的文章出现。在前一阶段研究成果基础上,该阶段论文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刘勰生平和思想研究、《文心雕龙》各篇目的理论研究以及在其他学科背景下的比较研究。关于刘勰的生平考证和思想研究,主要聚焦于刘勰的生卒年以及争论刘勰思想中的儒、道、佛、玄观念;《文心雕龙》50篇几乎都被学者进行了深入细致研究;也有部分学者借助民俗学、文化学、心理学、语言学研究成果,尝试对《文心雕龙》进行新的探索研究。此外,还有学者注重对《文心雕龙》的研究史进行梳理和总结,如牟世金《“龙学”七十年概观》、王运熙等《建国以来国内〈文心雕龙〉研究情况概述》。

新世纪,论文产量丰富,平均每年都有一两百篇文章产生。与20世纪论文相比,新世纪更注重对《文心雕龙》英译版本的比较和国外翻译情况的梳理,如胡作友、张丁慧《权力话语与中国话语的建构——以文心雕龙首部英文全译本为例》及胡作友、卢茜《厚翻译与〈文心雕龙〉英译——以宇文所安和杨国斌英译本为例》、戴文静《北美〈文心雕龙〉的译介和研究》、陈萍《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视角下〈文心雕龙〉两英译本比较研究》等;尝试新视角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学、文学地理学、符号学、图像学、音乐等角度研究《文心雕龙》,如朱文民《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文心雕龙〉研究述论》、张斌《音乐审美结构论视域下〈文心雕龙〉“诗乐观”解析》等。

研究现状

1983年,中国《文心雕龙》学会成立,创办了《文心雕龙学刊》(1994年改名为《文心雕龙研究》),“龙学”研究队伍组织化、纪律化,此后不断发展壮大。该学会定期召开《文心雕龙》国内和国际学术研讨会,吸引了大批海内外学者积极参与,会议论文涉及“龙学”各个领域,最后集结成刊,在学界流传。目前,该学会已成功召开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第13次年会,并出版《文心雕龙研究》第十一辑。

七十年“龙学”发展,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论文数量颇丰,但学术质量有待考察和商榷;论题虽丰富,但很多旧题重写,重复率高,很难突破前辈结果,难以有个人创见和新的发现;研究方法采用中西文论比较方法,虽然新颖,但如果不能对二者文化背景作细致深入了解,就作比较,会显得生搬硬套;研究队伍后继乏力。老一辈学者在“龙学”领域辛勤耕耘、兢兢业业,但年事已高。年轻学者因功底较浅、畏难畏艰,唯恐自己难以有成就和突破,已转向其他领域。

面对新时代,“龙学”研究任重道远,大有可为。随着西方各种思想和文化的涌入,保持文化自信才是我们的态度。研究者應认真梳理《文心雕龙》的发展史,夯实文献基础,提高理论水平,借鉴西方优秀理论成果,为己所用,寻求突破。同时,希望年轻学者能克艰克难,加入到“龙学”队伍中来,为中国传统文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刘勰论文研究
刘勰的“借力”
刘勰拦路拜师
舍弃面子的刘勰
舍弃面子的刘勰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