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幽门螺杆菌根除性治疗对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和对胃泌素水平的影响

2019-11-27 02:25陈君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1期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胃泌素

陈君

【摘 要】目的:探讨对慢性胃炎患者通过根治幽门螺杆菌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胃泌素水平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计110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n=55)与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实验组(n=55),对比临床疗效以及胃泌素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胃泌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根治幽門螺杆均可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胃泌素水平,值得推广。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胃泌素

【中图分类号】R5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01

慢性胃炎属于消化内科常见并,典型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反酸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存在较大的不良影响,病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密切的联系,但在常规治疗的情况下,效果并不理想,故考虑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提高临床效果[1]。为验证该方案对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为对象,对比分析了常规治疗与联合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计110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n=55)与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实验组(n=55)。对照组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21~64岁,均数(44.8±4.3)岁,病程1~7年,均数(4.1±1.2)年,实验组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20~65岁,均数(44.3±4.5)岁,病程1~7年,均数(4.3±1.3)年,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患者均经临床检验确诊为慢性胃炎,经C-UBT检验结果为阳性,已经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三联用药方案治疗,用药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淄博万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369,20mg),每次剂量为0.02g,每天用药2次,阿司匹林(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201,0.5g),每次剂量为1g,每天用药2次,克拉霉素(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044,0.25g),每次剂量0.5g,每天用药2次。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50032,0.21g),每次剂量为0.63g,每天用药2次。两组患者均用药2周后对比治疗效果[2]。

1.3 观察指标 (1)对比疗效,临床症状消失,炎性反应消失,幽门螺杆菌阴性,判定为显效,症状与炎性反应改善,幽门螺杆菌阴性,判定为有效,未见显著改善,幽门螺杆菌阳性,判定为无效。(2)对比两组患者胃泌素水平。幽门螺杆菌根除使用C-UBT检验,阳性则表示已经根除。胃泌素检验时,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在每分钟2000转下离心,时间为10min,分离血清后以放射分析法结合配套试剂盒检验[3]。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在Excel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设定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胃泌素水平

干预前实验组胃泌素水平为(132.68±16.72)ng/L,对照组胃泌素水平为(134.53±16.11)ng/L,P>0.05(t=0.5909,P=0.5558)。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胃泌素水平为(71.14±10.46)ng/L,低于对照组(112.68±11.05)ng/L,P<0.05(19.8173,P=0.0000)。

3 讨论

慢性胃炎的诱发因素较多,幽门螺杆菌感染、营养不良、饮食不节等均可诱发。而幽门螺杆菌属于革兰阴性菌,可诱发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存在诱发胃癌的可能,属于第I类致癌因子。而经流行病学研究可发现,世界范围内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群已经超过50%,亟待临床进行解决。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但并非全部感染者均伴有胃部疾病,对于感染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患者,临床多采用三联用药的方法,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抑酸的同时,起到抗感染的作用,但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患者体内产生耐药株,为此有必要探究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而在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的情况下,可利用其中益生菌维持患者肠道中的菌群平衡,可实现对幽门螺杆菌生长与繁殖的有效抑制,配合三联疗法,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胃泌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在常规使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可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且能够降低胃泌素水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常嘉琪, 田力男.幽门螺杆菌根除性治疗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价值及对胃泌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3):81-82.

喻德林, 胡希亚.幽门螺杆菌根除性治疗对慢性胃炎患者胃泌素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 21(4):619-622.

康继厚, 陈克河, 曾静, et al.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胃泌素和内皮素水平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7, 20(s1):133-135.

猜你喜欢
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胃泌素
如何通过胃泌素G17检查结果判断疾病
促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湖州地区651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调查分析
“幽门螺杆菌”那些事儿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近期疗效
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对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诊断价值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胃泌素原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