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降益胃解毒通络法防治胃癌的效果分析

2019-11-27 02:25袁蓉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1期

袁蓉

【摘 要】目的:分析胃癌防治中,润降益胃解毒通络法的价值。方法:以2015年9月—2016年9月为区间,选取100例胃癌前病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分为实验组和自然组,每组50例。实验组予以润降益胃解毒通络法治疗,自然组予以胃复春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72%高于自然组52%(p<0.05);自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6%高于实验组34%,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0%低于自然组26%(p<0.05);治疗前两组嗳气、神情倦怠以及胃脘胀满等中医症状评分对比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实验组优于自然组(p<0.05)。结论:润降益胃解毒通络法应用于胃癌前病变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效果,缓解患者的胃部功能。

【关键词】润降益胃解毒通络法;胃癌前病变;胃复春;胃功能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01

文章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为区间收集的100例胃癌前病变患者作为资料,评定润降益胃解毒通络法的效果。

1 数据方法

1.1 基本数据 择取我院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接收的100例胃癌前病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分为实验组(n=50)和自然组(n=50)。入选依据:①患者经过胃镜检查确诊[1];②年龄>18岁;③KPS分数≥60分[2];④患者和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3]。排除依据:①器官损伤;②癌症;③药物过敏;④精神障碍;⑤老年痴呆[4]。实验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29岁,中位年龄(53.4±1.1)岁,最长病程3年,最短病程半年。自然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28岁,中位年龄(53.3±1.2)岁,最长病程3年,最短病程半年。两组基线资料采用SPSS17.0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自然组行胃复春(国药准字Z20040003 生产厂家: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治疗,温水吞服,每次4片,每日3次。实验组行润降益胃解毒通络法,选取10克白术、地文、川郁金、甘草、麦门冬,24克黄芪,15克何首乌、佛手、红根、白芍、莪术、薏苡仁,6克黄连,30克土茯苓和白花蛇舌草。每日一剂,煎煮2次后,合并药汁400毫升。

1.3 观察标准 依据慢性胃炎效果判定有效率[5]:①好转为效果改善,食欲增加,病理检查无异样;②改善未临床反应好转,病理复查,异型增生有所下降;无效判定为无任何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100例患者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计算,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处理,行卡方检验,p<0.05证实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2.1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析

通过表1数据可知,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自然组,组间对比有差异性(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根据表2结果证实,自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实验组,组间比较统计学意义可行(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自然组,两组差异性可行(p<0.05),详情见表3。

2.4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由表4结果分析,治疗前两组嗳气、神情倦怠以及胃脘胀满等中医症状评分对比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实验组优于自然组(p<0.05)。

3 讨论

胃癌前病变主要是癌变的胃粘膜病理组织学发生变化[5]。胃癌前病变并不是马上形成的,而是通过胃炎转变为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而后变为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癌变的几率可达5%,作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消化道病症,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后,肠上皮化生以及不典型增生为常见特征。通过中医学角度分析,痰浊是导致癌症微环境的基本,痰浊也是关键发病机理;脾胃虚弱、饮食不调也是造成患者肝胃不和的重要基础,如果不及时救治,将导致病变出现。本文将润降益胃解毒通络法应用其中,莪术、甘草以及麦冬达到增强细胞活力的作用,达到营养物质吸收效果,阻止恶性细胞加快形成;何首乌、红根、白花蛇舌草能够降低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尤其是对胃部内的酸性物质进行阻碍,半夏黄连清热解毒,佛手疏肝理气,郁金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因此这一汤药能够加快炎症恢复,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润降益胃解毒通络法防治胃癌的价值可行。

参考文献

陶倩逸,许尤琪.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实验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药,2018,50(5):82-85.

陶倩逸.中医药在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8,38(5):1087-1091.

张成晶,朱许丽,张颖慧, 等.基于寒热错杂病机中医药在胃癌各阶段防治中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24(4):510-512,532.

何寄琴,李东芳.中药复方防治胃癌的实验研究机制概述[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6,24(1):77-81.

王海波,倪腾洋,冯俊, 等.南蛇藤提取物通过Cofilin1抑制胃癌BGC-823细胞转移的机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19):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