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2019-11-27 02:25李博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1期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护理效果

李博

【摘 要】目的:探讨在脑外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74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盲抽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实行脑外科常规性护理,试验组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高于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试验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外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住院天数,促进患者身体更快康复。并且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评分也更高,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临床推广价值较大。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脑外伤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2

脑外伤是指患者脑部受到外部伤害而造成的损伤,是脑外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发展非常迅速,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且有效的治疗,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非常大的威胁[1]。并且脑部是人体中的重要部位,一旦受到伤害,也会给患者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有研究显示[2],对脑外伤患者实行有效且优质的护理,可以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本研究旨在探讨脑外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74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盲抽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20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41.29±3.60)岁。试验组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2.52±3.07)岁。纳入标准:①患者经过CT扫描等检查后被确诊为脑外伤。②患者自愿加入本研究,并已经取得患者家属同意。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精神障碍,不能配合本研究。②患者并发有严重的肝肾功能和心血管等疾病。③患者依从性不佳。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脑外科常规性护理,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患者的呼吸功能良好,并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试验组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可分为:(1)护理人员首先需要为患者准备温馨的病房,保持病房环境的干净整洁。利用舒适的环境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2)脑部受到伤害会给患者的心理带来较大负担,护理人员应当在评估患者的病情后,将患者的基本情况告知患者,避免患者产生盲目的心理负面情绪。并且需要将疾病的基本知识告知患者,帮助患者排解负面情绪和树立治疗的信心,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护理。(3)患者的脑外伤有严重等级,对脑外伤重度患者应当实行特级护理或一级护理。护理人员每隔一小时需要巡视患者一次,并注意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检查引流管有无松动,提前准备急救中可能用到的药品。脑外伤轻度患者可以实行二级护理,护理人员每间隔2小时巡视患者一次,并保持病房患者的干净整洁。也可以指导患者在室内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促进身体康复。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评分。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评分表进行统计,评分越高,患者的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评分

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高于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试验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滿意度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脑外伤患者通常都会带来较大的心理伤害,对患者的预后会带来不利影响[3]。因此在护理脑外伤患者时,需要给予全身心的护理干预,让患者身体恢复的同时也可以得到心理上的安慰。人性化护理的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4]。给予患者提供专业化的护理服务时,也可以实行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健康。

本次研究显示,在脑外伤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试验组患者与实行常规性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人性化护理让患者的恢复时间得到显著降低,舒适的氛围更有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并且试验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说明人性化护理也可以让患者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这一研究结果与李燕玲等[5]人的研究结果也是相一致的。

综上所述,在脑外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住院天数,促进患者的身体更快康复。并且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评分也更高,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临床推广价值较大。

参考文献

曹文平.人性化手术室护理用于轻度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重庆医学,2017,17(A01):172-173.

熊莲莲.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中人性化护理的价值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7,30(A02):283-283.

佚名.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4):534-535.

侯守超.1例脑外伤合并吸入性肺炎中期妊娠患者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10):1278-1280.

李燕玲.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21(05):183-185.

猜你喜欢
人性化护理护理效果
人性化护理工作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