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导管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9-11-27 03:08钱莉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1期
关键词: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风险管理

钱莉

【摘 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导管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期间在我院行PCI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我院自2018年7月开始在PCI导管室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比较风险管理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上升,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PCI导管室进行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预防不良事件发生,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1

冠心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对此疾病临床常行PCI治疗,此术式具有便捷、安全、痛苦小、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但因手术对机体均存在一定创伤,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不良事件,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在PCI导管室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隱患的意义重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2期间在我院行PCI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我院自2018年7月开始在PCI导管室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实施前46例患者中有男患者26例,女患者20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58.6±7.4)岁。实施后46例患者中有男患者28例,女患者18例;年龄33-85岁,平均年龄(59.2±8.5)岁。实施前后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风险管理方法 ①术前:将责任细化到个人,参考导管室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将日常护理工作纳入制度考核中,并加强岗前培训力度,每天在晨会中由护士长进行点评,提高导管室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护理人员在术前需认真检查手术器械数量是否充足、设备状态是否正常,并提前准备好手术所需的相关药物,比如肝素、硝酸甘油及利多卡因等;认真核对患者基本资料、病史、用药史、影像学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②术中:如果手术过程中出现冠脉内气体栓塞、导管于冠脉内嵌顿及持续性充盈球囊等情况均可能导致患者心律失常,因此护理人员需持续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变化,立即告知手术医师并积极地协助处理;另外,由于有创压力监测可反映导管尖端受压情况,分析造影图像可准确地判断心肌梗死、导管打结、导管嵌顿及血管迷走反应等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有创压力监测,及时辨别异常压力图形,立即告知手术医师并进行针对性处理;持续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严重心动过缓、心动过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及心室颤动等并发症,一旦出现,立即告知手术医师给予针对性处理,从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③术后: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分支栓塞、心功能不全及过敏反应等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需将相关注意事项告知病房的护理人员,并详细地记录在手术记录单上。

1.3 观察指标 比较风险管理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①不良事件:包括心室颤动、心动过速及血管迷走神经发射延迟识别与处理;②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定,评分0-10分,9-10分为满意,7-8分为一般满意,6分及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用百分率表示,以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事件发生率 与实施前相比,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实施风险管理前护理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例数分别为22例、17例及7例;实施后依次为38例、8例及0例,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相比(100.0% VS 84.8%),实施后上升,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由于冠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造成血管腔狭窄甚至阻塞,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一种心脏类疾病,是近年来导致中老年患者的死亡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2]。PCI因具有便捷、安全、对机体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此术式是一种有创术式,一旦护理不周全则可能引发一些不良事件,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3]。

导管室风险管理是一种预防型的管理模式,可根据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提前干预,术前认真检查手术器械、设备及相关药物,并核实患者相关资料可避免出现因器械、设备及药物缺乏或患者存在手术禁忌症而影响手术开展;术中持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创压力,可通过患者生命体征与有创压力变化而准确识别心室颤动、心动过速及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等并发症,并给予及时处理;术后认真与病房护理人员交接,有助于病房护理人员及时地识别与处理相关并发症[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实施前相比,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上升。提示对PCI导管室进行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预防不良事件发生,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许辉,郝颖,于唯艺.延续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22):79-81.

王依倩,朱莉.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手术转运中的应用[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5,10(4):522-524.

胡丹.流程管理与患者分层对提高急诊冠脉介入术护理质量的效果[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4,12(12):1087-1090.

李倩,梁欣.风险管理在减少冠心病介入手术伤害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6,14(3):231-233.

猜你喜欢
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优势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