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对比研究

2019-11-27 05:07刘磊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1期

刘磊

【摘 要】目的:比较研究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结果。方法:研究资料均为本院于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接收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102例,均行血清学标志物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比较阳性检出率及HBsAg靶值最低检测浓度。结果: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对血清标志物HBeAb、HBsAg阳性检出率24.51%、60.78%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12.75%、45.10%,且疾病准确率98.04%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77.4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中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具有较高的价值,可将乙肝标志物检出,实现疾病的准确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免疫检验方法;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

【中图分类号】R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2

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踢人感染的正嗜肝DNA病毒属,是引起乙型肝炎的病原体,虽然近年来随着我国乙肝疫苗的推广及普及,感染率逐渐降低,但乙肝群体数量仍居高不下[1]。乙肝会导致患者肝脏受损,若不及时治疗甚至引发肝硬化情况,而为实现对该疾病的尽早诊断及治疗,需加强可靠检出方法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HBcAb、HBeAg、HBeAb、HBsAb、HBsAg检出可作为诊断疾病的可靠依据,而采用何种方法可提高检出率及准确率需进一步研究[2]。为此,本次研究对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结果进行了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均为本院于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接收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102例,均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其中男性57例,女性45例,年龄在22岁至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42±4.03)岁。排除严重黄疸症状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等。

1.2 方法 取空腹外周静脉血5ml检测,离心处理10min,速度为300r/min,分期上清血液,置入-20℃环境保存,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试剂由雅培公司提供。采用酶标免疫检测仪检测,试剂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公司提供,检测血清标志物HBcAb、HBeAg、HBeAb、HBsAb、HBsAg等,严格遵从说明书展开操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方法对血清标志物HBcAb(核心抗体)、HBeAg(E抗原)、HBeAb(E抗体)、HBsAb(表面抗体)、HBsAg(表面抗原)等检出率。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对血清标志物阳性检出率 分析表1可知,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对血清标志物HBeAb、HBsAg阳性检出率24.51%、60.78%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12.75%、45.10%,且疾病准确率98.04%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77.4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对血清标志物HBcAb、HBeAg、HBsAb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乙型肝炎作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导致肝脏出现炎症,并引发多个器官损害,严重危害机体健康[3]。为实现对疾病的尽早准确诊断,当前临床多采用免疫检验方法通过对血清标志物的检测进行诊断,如HBV抗原抗体中,HBeAb、HBsAg属于表面抗原抗体系统,前者属于保护性抗体,若滴度较低则提示可能存在感染,后者存在传染性[4]。此外核心抗体HBcAb属于非保护性抗体,若检出提示存在新近感染,HBeAg存在感染性和抗原性,E抗体HBeAb属于传染性指标,若检出则提示传染性较低[5]。而检测上述血清标志物的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为主,前者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优势,但仅可实现定性分析,若为弱阳性,易出现误诊。而后者则相对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其采用的顺磁性颗粒为固相载体,可增大反应面积,具有发光强度大、时间长优势,更利于血清标志物检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对血清标志物HBeAb、HBsAg阳性检出率24.51%、60.78%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12.75%、45.10%,且疾病準确率98.04%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77.4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电化学免疫发光检验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价值更高,更利于疾病的准确检出,为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综上所述,酶联免疫吸附法、电化学免疫发光检验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均具有较高价值,而后者检出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付林平.2种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 2017, 36(32):21-23.

陈红英, 丁洁, 游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7, 20(8):939-942.

齐林, 刘永芳.乙型肝炎病毒DNA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 38(1):130-131.

马芬, 毕勇志, 王芳,等.基因型检测对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感染程度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 27(9):1921-1923.

陈艳丹, 巫志宇.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结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18, v.34(15):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