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女大学生创业挑战初探

2019-11-28 00:55万菁娟湖南医药学院
教书育人 2019年21期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护理

万菁娟 (湖南医药学院)

根据《湖南统计年鉴2015》数据显示,普通高等学校女大学生所占的比例,从2000年37.85%,上升到2014年的51.71%,高校女大学生这一群体已经不容忽视。护理专业作为医学院校中女生最多的专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下,分析其创业面临的挑战,对研究护理专业女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护理专业女大学生创业挑战现状分析

(一)护理女大学生自身因素

由于专业影响,护理专业女生缺乏与男生交往,导致其在心理层面有别于一般高校女大学生的特点。董胜莲等[1]通过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发现,护理专业女大学生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常模,表明护理专业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全国平均水平差[2]。也有研究表明,女大学生主体意识欠缺[3]、自信心不强[4]等问题,是影响高校女大学生创业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因此,护理专业女大学生特殊的心理因素是创业的一个障碍。

护理专业女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普遍低于其他专业,如戴叶花等[5]在2006年报道,只有3.92%的女护生热爱护理专业;何进椅等[6]研究中显示,大部分护生(65.3%)选择护理专业是因为高考成绩的限制,对本专业有兴趣的仅16.5%,专业认同感低已经是护理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7],这不仅影响了护理专业女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积极性,更会阻碍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护理专业的医学特点表明,课业负担重、专业性强,这不仅使护理专业女大学生缺少第二课堂时间来培养发散性思维,而且较重的专业思维,使得就业取向明确,无形中对创业意识形成障碍。专业教育的强化,势必会弱化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每当提起护理专业女大学生创业时,她们更多想到的是自己关于创业知识了解不够,而且没有经济支撑。何进椅等[6]研究发现,只有7.9%的护生经常主动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66.5%的护生在发现相关信息时会了解一下。

(二)社会因素的影响

根据传统的思维定式,选择就读护理专业的学生和家长,更多的是因为护士这一行业就业好、工作稳定。《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4 届毕业生护理学就业率最高,达到了97%。金伟琼等[8]在问卷调查中也发现,护理专业的83.5%的学生表示对就业很有信心,只有7.5%的学生会选择创业。文兰等[9]调查表明,52.1%的家长不支持女大学自主创业,这些都使得护理专业女大学生的创业态度和创业欲望更为消极。

在“互联网+”及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护理专业女大学生也在网上进行风险低、投资少的创业活动,然而对于开展与护理专业相关的创业项目,如家庭护理服务中心、健康咨询网站等较少,究其原因更多是资金的缺乏。2015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 号文),但操作性很难。有关媒体调查发现,大学生创办的企业中超过九成是靠民间借贷起家的,65.3%的创业者认为在创业资金短缺时向银行贷款有困难,但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小额贷款的机构基本没有[10]。

(三)学校因素的影响

关于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高校更多以操作技能为导向,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部分高校也在探讨构建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11][12],但目前的成效没有扩散开,因此护理专业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普遍低于高校女大学生。

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任课老师专业知识丰富,但对从事创业教育缺乏实战经验、不具备专业、系统的创业理论知识。针对护理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更多的是临时突击,且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加上护理专业学习任务重,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实际性的操作。文兰等[9]经过调查发现,学校在创业课程设置时对男女生理和性格方面的差异缺乏足够的重视,71.8%的女生渴望学校为她们开设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课程。

二 护理专业女大学生创业的思考与建议

(一)提高护理专业女大学生创业意识

1 培养护理专业女大学生专业认同感

在校期间是高校学生专业认同意识形成发展的主要时期,因此专业教育对学生专业认同的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13]。护理专业女大学生因为其专业兴趣低而影响专业认同,针对这一问题,在校期间,我们需要从护理专业就业前景好、社会认可度高等方面来增加其专业认同感。只有提高专业知识的学习效率,加深对专业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意识。

2 强化心理素质,培养创业品质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刘宝春教授的调查显示女大学生普遍认同“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以及护理专业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特殊性,加强护理专业女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性别歧视现象需要引导护理女大学生以理性的社会性别视角来看待自己,充分发挥其温柔、理解力、协调能力、有亲和力等特质,客观认识自己,建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创新人格。其次,提高自我效能感,培养护理专业女大学生的自信心,鼓励追求个人成就,选择创业。最后,加强逆境教育。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普遍降低,创业是富有挑战性的过程,在逆境中成长才能越过失败迎来成功。

3 优化创业环境,加强宣传力度

从社会角度看,地方政府要完善已出台的创业政策和保障体系,制定相应的细则要求,包括性别差异细则、不同创业类型细则等;从高校角度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护理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宣传效果,宣传女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和途径,开辟女大学生创业平台,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加大对知名女企业家及身边创业典型的宣传,积极鼓励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全国妇联2004年对女企业家的调查显示,在女性领导的150 万家企业中,仅有1.5%的企业亏损,98%的企业盈利[14]。

(二)护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

1 充分利用第一课堂

创业教育的本质在于挖掘出每一名大学生的创新潜力,唤醒其创新创业的意识,促进大学生的创业能力[15]。护理专业繁重的学习任务,充分利用第一课堂,寓创业教育于专业教育中是提升护理专业女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创业教育的内容,在专业教育中涉及创业教育,既能够增加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能优化配置教学时间。另一方面,专业教师要积极思考,在专业知识中加入创新方法的内容,将创业创新的精神体现于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

2 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

高校第二课堂是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不仅要对其进行系统的创业理论学习和培训,而且要加强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激励更多大学生萌发创业意向,拥有良好的创业环境。护理专业女大学生创业的社会认同度要低于其他专业,而且创业范围较窄,在第二课堂中,一是鼓励护理专业的学生去月子护理中心、养老院等商业模式的机构见习,拓宽其思路,培养其商业意识;二是鼓励护理专业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工作,培养其创新精神;三是创建“互联网+”平台,通过开发APP、开展慕课等形式,满足护理专业女大学生创业需求。

猜你喜欢
大学生专业护理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