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与古诗词融合的有效路径

2019-11-28 13:01王连波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物态物理现象古诗词

王连波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现象,教师要加强古诗词与物理的之间的学科渗透,从古诗词中挖掘物理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把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古诗词,让学生去发现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可以让物理的学习变得富有趣味.古诗词与初中物理的融合在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去解释现象的同时,能让他们感受到诗词所带来的魅力.

在物理教学中融入古诗词的知识,可为学生展示形象生动的生活画面,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使他们从古诗词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古诗词语言凝练,以简短的语句呈现丰富的现象,能让学生尽快地融入物理知识的学习中,教师以古诗词创设情境,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物理活动的积极性.

一、在古诗词中挖掘物理知识

古诗词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包含着物理知识,蕴含着物理之美.教师要将古诗词与物理知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魅力.如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无法穿透不透明物质时,会在背后形成影子,因而在月亮的照射下会形成“对影成三人”,学生依托所学知识理解诗句.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一句,光经过反射呈现出红色,才能感受“半江红”的美景.

声音的传播如果没有媒介的支撑,声音是无法实现传播的.“空山不见人”,此时山中非常静寂,声音的传播不受其他干扰声音的影响,在地势复杂的山中形成多处反射使声音变得非常响亮,因而有“但闻人语响”.音调、响度、音色是决定声音特征的三个物理量,大弦、小弦有着不同的特征,粗弦振动的声音显得深沉,细弦的声音显得尖细,因而有“嘈嘈如急雨”“切切如私语”等不同的味道.

在分子热运动中,物理知识主要集中于花的香味的扩散,梅花香味因气体分子扩散而产生,因而有“暗香来”.固态、液态、气态是物态变化的三种形式,如冰、水、水蒸气是生活中较为典型的三态,许多诗人也会将物态变化的知识置于古诗中,如“入云深处亦沾衣”.我们结合物态变化的知识去理解,“云深处”因温度较低,大量的水汽因冷空气液化而产生雾.

二、依托物理知识欣赏古诗词

如果只站在文学鉴赏的视角,按既定的模式去分析作品,会失去新鲜感.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调动物理知识去分析古诗词,会产生新意,也能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如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首诗包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僧人撞击大钟因振动而产生声音,这是声音的产生;钟声传到游客的里,这是声音的传播;当大钟停止撞击,声波会继续传播,游客会听到余音.又红光波长最长,不易被散射会传得更远一些,当旭日东升时,我们看到的是红艳艳的太阳,呈现“江花红胜火”的美景.而蓝光、绿光的波长较短,只能透入很浅的地方,当它们遇到阻碍时会出现反射,就会出现“江水绿如蓝”的一番景象.

三、古代诗鉴赏与物理教学的融合

1.努力学习古诗词,提升综合素养.

教師要将古诗词与物理教学相融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教师要多背诵古诗词,根据物理教学内容的需要去改编,发掘古诗词中的物理现象,感受其中的生活场景,将古诗词的价值发挥至最大化.如《滕王阁序》中“闲云”“潭影”是很好的教学素材,云与物态变化有关,是水蒸气上升的途中遇到冷空气液化而产生的,进而固化而产生的结果.潭影,与平面镜成像的物理知识有关,物体在水面上倒影成像,并随水面波动,倒影也会不断变化.

2.将物理知识与古诗词结合起来.

教师要带领学生去学习、鉴赏古诗词,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物理现象、理解物理知识.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授内容时,教者吟出“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这句诗,学生从玉笛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出的,感受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教师要根据教情把握引入时机,促进学生的分析理解.

3.借助习题将物理知识与古诗词联系起来.

物理知识的学习离不开习题的巩固,教师将古诗词融入习题中,让学生去挖掘其中的物理现象,以古诗词诠释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如“生紫烟”中的“紫烟”是何种形态变化现象?教师要以古诗词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把握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学科融合的意识.

总之,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教师将古诗词融入物理教学中,能突破学科界限,以古人的视角去感受生活现象,学会运用物理知识去解释、体会,从而实现求真、求美的和谐统一.

猜你喜欢
物态物理现象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微重力作用下的物理现象
类比和联想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
物理教学应加强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运用类比法巧解物理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