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家校联系途径探索

2019-11-28 02:01李永婷
求知导刊 2019年25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

摘   要:“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是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定的社会稳定及长治久安的总目标的生动实践。学校通过开展“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联系学生、联系家长”及“与学生交朋友”的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及生活的各方面情况,拉近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互相联系、互相尊重,共成长,齊进步。“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是实现“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载体,各级学校及教师要重视此项活动,在牢牢掌握育人阵地的基础上全面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及全过程育人”的教育大格局。本文从探索家校联系这一视角出发,通过各种途径探究建立与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有效机制策略,为实现家校有效连接、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三进两联一交友”;家校合作;联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5-0002-02

引    言

古时孟母“三迁断织”、孔子“诗礼传家”、岳母刺字等都是重家教、讲家风的经典典范。家庭教育对子女的身心具有深刻的影响作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随着“三进两联一交友”的开展实施,加强家校合作成为高校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加强家校联系及沟通,构建有力的长效合作机制以提高教育实效性呢?笔者从学校、教师及家长三个角度论述了家校合作多样化的有效途径,以追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一致,在实践中提升家长与学校的合作意识,提高教师与家长的合作能力,最终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学校:转变观念,为家校合作创造条件和机会

家校合作是树立学校形象的有效载体,是协助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学校及管理者要在转变传统观念、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及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推动学校及家长之间的互动,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为家校合作创造条件及机会[1]。

1.构建信息系统,为家校合作提供信息支持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便利,学校在强化传统家校联系方式的同时,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竞争优势,将其应用到家校合作中,帮助教师提高工作效益,进一步疏通家校交流渠道。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家校互动教育平台,完善学校网站信息,实行公开、透明的制度,在网站及时公布学校的政策、活动,在各个院系下面开设班级专栏,开放展示学生的日常表现、班级课程等,让家长能随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同时,设置留言界面,让家长可以通过留言、提问等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学校在构建信息网络平台时,可以通过传统的问卷调查形式让家长参与进来,提出相应的意见,在平等融洽的合作交流中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微博及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分享学校及家庭教育的一些经验及科普文,通过文章推送引导家长检视自身教育方式,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通过发布讨论帖,让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到讨论中,增进双方的了解。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家校合作能力

教师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其能力直接决定着家校联系的有效性[2]。为了更好地推进家校有效合作,学校可以适当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和培训,让教师意识到开展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并明确自己的位置,端正对家长的态度,掌握基本的沟通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以便能够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同时,在考核中,学校应将家校联系与沟通的有效性作为一项标准,通过考核加强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例如,学校可以以教师的沟通能力考核为主,在培训中创设相关的情境案例,让教师提出自己的应对方法,以此培养教师将自身教育理念传达给家长,与家长有效地沟通,并对家长的疑问做出积极的回应反馈等能力,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实现“家校合作”的实效性。

3.创建良好环境,为家校合作营造和谐氛围

良好的学校氛围是家校有力合作、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因此,学校一定要树立平等的家校合作观念,将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努力创建平等、融洽的校园环境,为家校合作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3]。首先,学校要树立家长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老师”的观念,组织举办家长培训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增强其实施家庭教育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协助学校进行教育。 首先,学校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开展线上线下讲座,让家长针对典型教育问题发表感言及看法。其次,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家校联系途径,如通过印制家校联系卡、“致家长的一封信”等让偏远地区的家长也能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加强学校及家长之间的交流;利用大学生社团、校报、宣传栏等刊登优秀家长的教育理念,加强家长之间的交流;定期实施开放教学制,让代表家长参观学校教学,这不仅能有效加强家长与学校的关系,还能让家长了解学校的环境及相关教育,在建立信任的前提下促进学校教学能力提升。最后,学校要时刻关注贫困家庭的情况,通过加强政策支持或物力支持为其解决部分难题,学校应主动联系家长,多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关注这部分家庭孩子的情况,让家长及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及教师的支持,在温暖的环境下共同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师:创新合作方式,全方位推进家校合作

教师是实现家校之间有效合作的重要纽带,作为家校之间实现有效联系的主导者,教师的作用不可小觑。在实际家校联系的过程中,教师要在转变观念、提高能力的前提下,丰富家校合作内容,探究家校合作与联系的主要形式,在家长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与其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丰富家校合作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家校合作内容存在较大偏颇,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了学生的学习方面,对学生其他方面的情况交流较少,这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同家长联系时,应该从学生思想品德、兴趣能力、人际交往等各方面展开,在不侵犯学生隐私的前提下互通有无,丰富家校合作内容。以学生心理健康为例,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会面临爱情、升学、工作等各方面问题,有的学生个性敏感,遇到问题时不会及时寻求帮助,严重者甚至会导致不幸与悲剧发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行为,平时多关心学生,在教学中加强对其爱情观及择业就业等各方面的指导建议,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针对学生的心理波动情况与家长沟通,在双方的合作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2.探究家校合作形式,促使家长主动参与

家校联系的方式及途径各种各样,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拓展及科技信息的发展,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渠道不断拓宽,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在丰富的合作形式中做出选择,促使家长主动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以家委会、家长俱乐部等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家长组织到一起,以沙龙的形式定期针对某一教育问题进行家长间的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不断总结教育经验;也可以针对学校及班级制度进行讨论,相关负责教师可以将建设性的意见整理出来,归纳总结,在学校教职工会上做报告,以便更好地改进学校工作。这种沟通方式有利于实现家庭与学校的无缝对接,激励家长积极参与。再如,教师可以通过社交平台突破时空限制,与家长实现有效沟通。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QQ、微信等社交软件为家校合作提供了新的联系渠道,使家校合作更加便捷。教师可以收集大量关于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资料及链接,在QQ群分享互动,也可以在群内及时发布一些学生的情况。针对家长提出的疑难教育问题,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建议。

三、家长:积极参与,科学合理与校沟通

在实际家校合作工作中,家长与学校教育理念不一致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家长对孩子成长责任感的缺失导致家校合作工作的展开困难。在高校中开展家校合作,除了地域上的限制外,很多家长由于孩子已经升入大学,升学压力的释放让其对孩子的教育产生松懈心理,认为大学就是要靠学校和孩子自身,缺乏与学校主动沟通的意识,同时对学生的关注不足,导致家校合作陷入单向性、临时性的尴尬局面,严重影响家校合作有效性。作为家长,要正视家庭教育和家风影响对孩子的终生影响,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关注孩子各方面的成长问题。

1.树立正确的家校合作观,践行家长义务

家长要从思想上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家校合作观点,规避“子女只要在学校,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孩子上了大学靠自觉”等错误观念,要密切关注孩子在家的行为状态,及时与学校、教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状态,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做指引,为孩子提供有效建议,或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与教师合作制订相应的解决措施,在与学校的教育相辅相成中共同促进孩子每个阶段的健康成长。

2.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要从行为与实践中配合学校的教育活动,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以提高教学效果;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将学习到的科学教育理念运用到实际中。当教师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家庭访问时,家长也要积极配合教师,共同探索正确合适的教育方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结    语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两个重要支点,在高校中开展家校合作是“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在高校教育中加强家校合作联系是学校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需要,是增进家长与学生之间了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帮助家长主动参与到学校教育改革中,促进其对学校教育的深入理解。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探究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将家校合作工作落到实处,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为祖国培养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王炜芳,李颖.当前我国高校家校合作模式及推进难点分析[J].高教学刊,2016(15):189-190+192.

張俊峰.新时期高校开展家校合作育人的有效途径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05):176-177.

林舒.家校合作视域下高校育人途径的探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04):90-91.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师范大学2017年度党建研究课题“‘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家校联系途径探索”(项目编号:XJNUDJ20170101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永婷(1988.2—),女,新疆乌鲁木齐人,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
拉近家校心理距离,促进问题学生转化
关于教师教育管理权运用的思考
基于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深化心理危机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建议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家校合作对儿童进行环境教育的策略研究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校携手,共筑和谐育人环境
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