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相关课程中渗透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2019-11-28 15:18王芳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高校课程传统文化广西

王芳

【摘 要】本文分析高校相关课程中渗透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广西高校相关课程中渗透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采取在相关课程中引用广西传统文化事项的例子,拓展相关课程的内容并增加广西传统文化的实践性教学内容,结合课程内容开展与广西传统文化有关的专题讨论、专题研究式作业、项目展演、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深入学习等途径与形式,并且需注意处理好广西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广西  传统文化  高校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C-0047-03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意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在这之前,全国各地已经开展了各层面的相关工作,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再到大学都有相对应的各种层次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在新的要求下,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理念贯彻到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在教学中把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常态化,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作为广西高校,如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解决好广西传统文化与高校课程教学相结合的问题,也是当下亟须开展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一、高校相关课程中渗透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广西传统文化是广西各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浓缩了广西多个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宝贵财富。广西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生活的自治区,民族多达50多个,其中世居民族就有汉、壮、侗、苗、仫佬、毛南、彝、水、仡佬、回、京12个。千百年来,这么多民族尽管也有过纷争,但更多的是交融、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创造了极其丰富、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作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比如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民间传承文化、科技工艺文化、信仰崇尚文化、节日文化等,都极具特色。同时,这种文化中沉淀下来的坚忍、乐观、合作等文化精神和敬祖、孝顺、团结等价值观,在传统价值体系受到质疑和挑战的今天,显得尤为宝贵。

(二)广西在校大学生对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相当有限。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不仅使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而且使文化交流的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西方文化甚至国内其他省份的文化,都对广西本土文化产生影响,甚至渐渐侵蚀本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有的年轻人认为本土传统文化落后、土气,应予以摈弃。据桂林师专课题组所进行的“大学生传统文化”问卷调查,在取样的6所高校一、二、三、四年级本、专科师范类学生,包括文科、理科、外语、艺术等各类学生的1405份有效问卷的回答中,“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了解一项仅有13%的人答“了解”,73%的人答“只了解一点点”,15%的人答“不知道”。同时,笔者在所教授课程中进行的随堂调查,结果也显示目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的情况也与此类似。然而传统文化并非一种“残余”,它是现有文化的渊源和基础,是现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现有文化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一个延续和创新。如果对传统文化不了解,一味地摈弃,新的文化是无法健全地建立起来的。而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主体是“人”,当代大学生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在他们对传统文化充分了解并热爱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传承、发展、创新传统文化,形成适应今天生活的新的、积极健康的文化。所以对其进行本土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三)在高校相关课程中渗透广西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本土学子的民族自豪感并形成广西的地域凝聚力。由于对广西传统文化了解的匮乏,广西高校有的学生民族自豪感不强。教育不仅是把人类积累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给新一代,最重要的是把人文精神传递给新一代,学校就是传递、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不可多得的重要场所。所以在广西高校中进行广西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使广西学子体会到本土文化的價值、感受其魅力,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向外地学子展示了广西传统文化的魅力,消除一些文化上的刻板印象,激发其对广西的热爱,增强广西的地域凝聚力,让更多的优秀学子留在广西、建设广西、繁荣广西。

此外,在高校相关课程中加强广西传统文化教育,较之单独开设广西传统文化课程,更能潜移默化地把广西传统文化的精神传达给广大高校学子,使其对广西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更深、更广。

二、广西高校相关课程中渗透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与形式

(一)在相关课程中引用广西传统文化事项的例子来增加学生对广西传统文化的了解。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在著名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 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由此可见文化的概念几乎涵括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在高校的很多课程中都可以有意识地引入广西传统文化事项作为例子来阐释课程内容。比如文学院的课程可以引入民歌、民间戏剧、民间神话、民间曲艺、民间故事、传说等民间传承文化的内容,如广西的刘三姐民歌文化、壮剧等。再比如艺术学院可以引入民间建筑、民间服饰等生活文化,理科学院可以引入民间工艺等科技工艺文化,思政类课程可以引入家庭、礼仪文化等。通过这样的结合,既能加强高校学子对广西传统文化的了解、理解,也使课程中所学的理论与身边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理论的学习和运用更加灵活。

(二)拓展相关课程的内容,增加广西传统文化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体验中加深对广西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广西传统文化事象很多仍然存在或“活”在广西人民的生活中,我们可以课程为基础,以高校所在地为定点,开展体验式的实践性教学活动。这样既大大拓展了原有课程的内容,也通过这种参与式的活动创造了广西传统文化的体验机会,加深高校学子对广西传统文化的了解。比如民俗节日文化方面,广西最为著名的是壮族的“三月三”歌节,除此之外还有瑶族的盘王节、侗族的冬节、毛南族的分龙节、佬族的依饭节、京族的唱和节等不计其数的民族节日和地方节日,这些都是很好地体验参与机会。民间传承文化方面,广西各地都有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民间戏剧,如粤剧、壮剧、桂剧、彩调、邕剧、苗剧、毛南剧、傩剧等,各地也时常有相关演出,有的剧种还有正规的剧团进行常规的演出,要想参与体验这些并不难。广西还是歌的海洋,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歌唱习俗,很多地方还保留有大型或小型的歌圩,如南宁新秀公园里的平话歌圩、柳州鱼峰公园歌圩等。这些歌圩都是开放的,欢迎任何对民歌感兴趣的民众,参与进去更加容易。还有绚丽多彩的广西各少数民族服饰、新奇有趣的民间体育、巧夺天工的民间技艺如壮锦、瑶锦、侗锦和苗锦等,都是可以参与体验的项目。这样的实践性、体验性教学活动,可以使高校学子从情感、感官等各方面立体感受广西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广西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积淀,从而切实提高地域、民族的自豪感。

(三)结合课程内容开展与广西传统文化有关的专题讨论、专题研究式作业、项目展演、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深入学习,使学生对广西传统文化的了解由表象渐渐进入更本质的层面。相对广西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的形式而言,广西传统文化中沉淀的文化特性、文化精神才更是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的。比如精心设计一些有代表性的专题,围绕这些专题进行深入讨论,探讨传统文化表象下深层的蕴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定期开展一些专题讲座,邀请一些文化名人、学者或民间文化传承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如广西民族大学开展的非遗课堂,就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和反响。也可以布置一些研究性的作业,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一些传统文化有关的自主研究,或选取一些适合展演的传统文化事象,让学生深入了解后在课堂上重现,这些都是很好的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方式和途徑。

三、广西高校课程中渗透广西传统文化教育需注意的两个关系

在一个现代化及各种文化高度交融的时代,在高校课程中进行广西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两种关系: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的关系,二是广西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只有处理好这两种关系,在高校课程中的广西传统文化教育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注意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处于一个大力发展国家现代化的时候,人民的生活方式相比传统社会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适应传统社会需要的传统文化的确有一些已经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引导学生历史、客观、全面地看待传统文化,既能站在今天的现代生活场景中去思考、分析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又能站在过去的立场上去体会传统文化的贡献和价值,对传统文化做出科学的、历史的价值判断,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联结的桥梁,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古为今用、发展创新,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新的时代内容,形成新的适用于现代生活的新文化。

(二)注意处理好广西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随着国内、国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广西以外的地方文化和国外的西方文化对广西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西方文化对广西传统文化的冲击更大,如何处理外来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外来文化有其先进、值得本土文化学习的地方,宣扬传统文化不一定非要排斥外来文化,同时接受外来文化也不意味着完全摒弃本土的传统文化,两种态度都不可取。如果完全摒弃传统文化,现有的文化就成了无根之水,难以长久;如果完全排斥外来文化,则容易故步自封,本土文化缺少创新力,失去应有的活力。所以应该以包容开放的态度接受两种文化,在分析比较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本土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整合,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和超越。

综上所述,在广西高校课程中进行广西传统文化教育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也有多种途径与形式以供高校课程在广西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视野下进行教学探索和改革,在这探索和改革中需要注意处理好广西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以期改革和探索收到最好的效果,发挥应有的作用,为高等教育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广西传统文化做一些有益的实践与尝试。

【参考文献】

[1]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王玉德.中国传统文化新编[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3]徐涛,余万斌.关于四川大学生思想状况新特征的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5(11)

[4]杨建树.试论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潜价值[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5]李冰封.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5)

[6]李美清,陈梦.高校大学生对文本精神了解状况调查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5)

[7]言秀华.广西少数民族民俗道德教化功能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3

【基金项目】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视野下的广西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2017JGB195)

【作者简介】王 芳(1973— ),女,回族,安徽定远人,硕士,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文学、民俗学。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高校课程传统文化广西
广西广西
从通识教育理论演进看其指导高校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广西尼的呀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高职课程系统性教学设计的研究
高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
高校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应与中小学课程改革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