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增强党章党规党纪意识问题研究

2019-11-28 03:03覃玉滨
各界·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党员干部研究

覃玉滨

摘要: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增写了党领导一切的内容: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明确指出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所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然要求全体党员对党绝对忠诚,这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核心内容。对党忠诚就要做到敬畏党的章程,敬畏党的纪律,敬畏党的组织,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关键词:党员干部;党章党规党纪意识;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要求全党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头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党纪,增强党章党规党纪意识,按规矩办事、按制度用权,做守纪律讲规矩的模范表率。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纪委员第六次全会的讲话中强调:加强学习宣传教育,使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把党章党规党纪刻印在心上,形成尊崇党章、遵守党纪的良好习惯。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党纪知识,按照党章党规党纪要求行使手中的权力,真正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充分认识增强党章党规党纪意识的重要意义

1993年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每年都在中纪委全会上作重要讲话,以此来表达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视,进一步强调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在第十八届中纪委员第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党纪的重要性,要求全党同志必须要加强贯彻党章党规党纪学习,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并结合当前新时代新要求实际进行部署,同时在讲话中,对于党员干部为什么要学党章党规党纪这个问题讲得很清楚。

(一)党章党规党纪是全党意志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后在媒体上发表的第一篇署名文章的题目是《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在文章当中,把党章在全党中的地位作用讲得很清楚,表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以党章立党、以党章治党、以党章管党的决心。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来说,党章实际上就是起到了一个指导正确方向的作用,方向正确了事业才有可能成功,如果方向错了,那是注定要失败。所以总书记在这篇文章谈党章,实际上是在表明执政党的方向和立场这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基础在学,首先要学好党章。要把党章这个“总规矩”的权威真正立起来了,才能进一步增强党的战斗力凝聚力,使我们党始终成为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党章这个“总规矩”真正立起来?这不仅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同时也是当前我们党情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达到第一个1000万,用了整整35年的时间,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再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第2个1000万只用了11年,接下来的7个1000万都是用了6—8年。截至2017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已经达到了8900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这么多党员数量,如何进行管理教育监督服务,这是我们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苏联共产党曾经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党员人数最多的执政党,在苏联解体前不久,苏联社会科学院在全社会范围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主题是“苏共代表谁?”最终调查统计中,4%的民众选择苏共代表工人,11%民众选择苏共代表全体党员,85%民众选择苏共代表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一个代表人民的工人阶级政党在人民的心目中代表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然占到了85%,所以我们就不敢想象,当年戈尔巴乔夫在宣布苏共自行解散,以及苏共总部被查封的时候,当时已经拥有2000多万党员的苏联共产党,竟然没有一个党员出来抗争,用媒体的当时的话来说,就是苏共中央的工作人员顺从而静地撤出了老广场的总部,与此相对应的,就是众多围观的群众无动于衷地在看着热闹。苏共用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党员人数的增加并不直接等同于战斗力的提高,有时候也会增大内耗的可能性。

苏共解体和苏联垮台,对于当前长期执政中国共产党具有极大的警示作用。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8900万党员意志统一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迈进,这个问题对于执政党来说实在太重要了。而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立规矩,首先要有一个总规矩,而党章就是这个总规矩,规定了我们这个政党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每位党员必须要遵守的根本内容。

(二)党章党规党纪是所有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解决了方向问题,还必须要解决规矩问题。习总书记说:“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以严明纪律为准则,要求全党必须共同遵守,党员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党组织的工作怎么开展、党纪党规有什么样规定和要求等等,有了这些行为准则之后,每个党员才能按照既定的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按党的要求开展工作,才可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管党治党,才能把全面从严治党真正落到实处,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同时对执政党建设方面也提出新要求和新任务,旗帜鲜明地把党的性质和党的执政情况公之于世,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历史方位,应该如何调整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如何确定党的建设具体任务,这是当前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了一个总要求和八个具体任务来回答。在这个总要求当中有一个内容做了很大的调整,就是党建的总体布局,从之前的“五体一位”变成了“6+1”的新布局,第一次把纪律建设加入其中,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

(三)党章党规党纪是保证党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说,现代国家执政党都会面临执政合法性的问题,那就是人民对执政党执政地位的认可、支持和拥护。十八大以后,党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入改革,改掉那些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体制和机制上的不足,十八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在遵守法律和法规的大道上来实现奋斗目标。十九大报告把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写入到党代会的报告当中,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是前所未有的,党在新时期的建设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以来,我们党清理出大批的腐败官员,这些官员违法违纪违规的途径可能不相同,但大部分都是共产党员,毕竟我们掌握国家政权的执政党。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腐败现象控制不住,失去的可就是民心了。因此,只有真正在全党范围内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识,贯彻落實党内法规各种重要规定,才能完成新时代党建的任务,才能保障党的奋斗目标最终实现。

二、新时代党内法规建设的“立”和“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化建设出现了很多党史上的第一次,其中包括两件重要的事情,也可以称之为新时代党内法规建设的“立”和“破”:一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制定颁布,明确了党内的立法权问题。二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党内法规进行了一次集中清理,理清党内法规的界限,废除了大部分不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必要准绳。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施行

2013年5月27日是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日子,十九大加强纪律建设的重大成果之一,党内第一部“立法法”《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出台,这标志着我们党内立法从此进入了“有法可依”的重要时期,《条例》出台极大地推进纪律建设的进程。

1.明确党章的基础和依据地位。《条例》把党内法规分为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7大类。除了这7种以外,其他的“通知”“意见”“通报”“决定”甚至是领导的重要讲话等等都不属于党内法规的范畴。在七类党内法规当中,排在第一的是党章,同时明确了党章是制度其他各类法规的依据,这是保证法规制定不出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对党内法规做出了重要的界定。长期以来,我们依照中央文件管党治党,现在提依法治国、依规治党,这个规到底是指哪些呢?是不是所有的红头文件吗?很显然不是,这个条例在这个内容上做出了重要的界定,明确了党内法规的两个重要内容,一是制定主体,另一个是制定内容。党内法规要符合几个条件:一是制定主体必须是《条例》规定主体,除此以外的市委、县委、乡镇党委、基层党委以及包括党委宣传部门在内的各个职能部门都不能制定党内法规;二是制定的内容必须是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

3.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条例》施行后,中央也开始探索党内法规制定主体的扩容改革,探索赋予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党委在基层党建、作风建设等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定权。2017年5月,中央决定在7个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开展为期1年的党内法规制定试点,开始探索党内法制制定主体扩容的道路。广西南宁市2017年5月印发了《南宁市村党组织党务公开办法(试行)》,就是党内法规制定主體扩容的重要政策试点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探索。

(二)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央文件的集中清理

党的十八大以后在党内法规建设方面还有一个大的动作,就是集中力量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到十八大召开前的60多年期间出台的中央文件进行全面筛查,采取废止、宣布失效、继续有效三种方式对2.3万多件中央文件进行甄别和清理。经过清理,共有691件法规宣布废止和失效,487件法规继续有效。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的中央文件当中,有些是临时性的规定,时过境迁后已经不再适用,有的是解决是要解决当时的问题,但是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社会的发展,这些文件规定不及时废除,就会造成一现象,有的规定明明还在,但是却不执行,甚至是相反的做法,这就使得党规党纪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大打折扣。因此,通过集中统一的清理,把部分不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要求的文件要求废止,对党内法规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理顺,把法规的框架搭建起来,不断进行细化和完善,使之更加适合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增强党内法规的权威性,为管党治党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增强党章党规党纪意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存在重阅读轻理解的现象

中央明确全面从严治党要在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两个方面双管齐下,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开展集中学习教育,使党章党规党纪相关内容入脑入党。然而一些党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学习而学习,把重点放在对党章党规党纪内容的知晓层面,没有能够深入解读,正确理解,对其中的条文只求知道不求深入理解,也没有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对照相关内容严格要求自己,如此学习达到中央的要求,也不能时刻按照党章党规党纪规定严格要求自己。

(二)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存在重享受轻履行的情况

权利和义务都相对的,互为前提的,有权利就有义务。但是在遵守党章党规党纪方面,有的党员在只强调自己的权利,有意无意忽略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没有把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有的党员只强调他人的义务,没有把自己摆进去,在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做一个旁观者,觉得党内法规规定的内容,别人遵守就可以了,自己遵守不遵守不作硬性要求,更有甚者,认为党纪不是国法,自己只有遵守国家法律就可以了,至少遵不遵守党纪规定,那要看对自己有没有利益,有选择地遵守党章党规党纪。

(三)执行党章党规党纪存在重说教轻监管的问题

近年来,中央密集出台了系统党内法规,同时也及时对党章党规内容进行宣传教育,营造学习贯彻党内法规的氛围,增强党员党章党规党纪意识。但是在执行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重说服教育、轻按规定内容执行的问题。有的地方党员出现违规违纪的事情后,基层党组织和支部书记没有能够严格执行规定要求,仍然存在以思想教育为主,没有真正按照党章党规党纪规定管理党员,觉得党员违纪又不是违法,能过就过了。有的基层组织觉得党纪轻处分作用不大,象警告、严重警告等处分方式没在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也没有认真去执行。

四、增强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一)对党绝对忠诚是共产党员最基本的政治纪律

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增写了党领导一切的内容: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明确指出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所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然要求全体党员对党绝对忠诚,这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核心内容。对党忠诚就要做到敬畏党的章程,敬畏党的纪律,敬畏党的组织,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要求全党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头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党纪,增强党章党规党纪意识,按规矩办事、按制度用权,做守纪律讲规矩的模范表率。

1.对党绝对忠诚,在政治上要做到坚持“两个维护”,做政治上明白人,时刻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的事业发展作为人生的追求,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做有损党的形象和党的事业的事情,对党保持全心全意的忠诚,以党的追求为追求,以党的事业为事业,以党的奋斗目标作为人生的追求。

2.对党绝对忠诚,在思想上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牢记共产党员的权利义务。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不得搞“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一套,不得妄议中央大政方针,不得阳奉阴违、不明是非。党员干部常补精神之钙,常思权力之源,常除非分之想,常惧法纪之威,常照作风之镜,始终把好思想“总开关”,才能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

3.对党绝对忠诚,在行为上必须按照党的要求做事情,一切活动以党的要求为要求、把党的使命为使命,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按照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修身、按照群众期盼干事,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公私分明,尚廉戒奢,把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大事要事急事。

(二)严守纪律“底线”是共产党员应当自觉履行的义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做出了较大调整,首次把党的纪律建设纳入到党建整体布局当中。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了党的“六大纪律”,开列党员不可违反党纪党规的“负面清单”,划出了党员不可触碰的纪律“底线”,要求全体党员必须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1.政治纪律底线是最根本、最核心、最重要的底线。党的建设首要任务就是政治建设,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全党服务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党必须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维护总书记的核心地位,这是每一位党员的首要政治任务,同时也是党员干部遵守政治纪律的核心内容。

2.组织纪律底线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听从组织命令,服从组织安排,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牢记“四个服从”;规范党内民主政治生活,确保党组织活动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增强组织意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展现党员就是旗帜的作用。

3.廉洁纪律底线是共产党人的基本底线。每位党员都要从全局的角度、政治的高度更加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廉洁纪律底线。党的干部是个特殊群体,党和国家的权力必须通过各级领导干部才能行使。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能否正确用权是最经常、最现实的考验,也是起码的纪律要求。

4.群众纪律底线是党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石。在工作生活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及时处理和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时刻坚定人民立场,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多做群众所想所盼的事,把群众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支持、满意、认可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

5.工作纪律底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严格遵守各项工作纪律,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在法律和法规的框架里用权,把知规守纪贯穿到管人、管事、管钱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6.生活纪律底线是提升党在新时代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党员干部的生活圈是工作圈的延续,很多生活、社交、活动的内容与工作有联系,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自警、自律,保持清醒,远离诱惑,时刻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

(三)增强宗旨意识是共产党员内心的自觉信仰

增强宗旨意识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当前我们评价一个干部,除了“不贪不占”以外,更要看他能不能做成事,做好事。如果是在其位而不能谋其政的话,那么,到头来只是误了事业也伤了民心。每个共产党员都不要忘记,我们加入这个政治组织,成为其中的一员,就必须要牢记它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时刻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增强宗旨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恒的课题。《人民日报》发过一篇文章:转作风后,一些人觉得当官没劲了,应该出差的也不出了,应该下乡的也不下了,甚至有的离开宴请吃喝,就不知道怎么工作了,群众对这个方面也反映强烈。全面从严治党以来,中央狠抓作风建设,群众拍手叫好,可是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当官没劲了呢?这首先要回答为什么当官、为了谁当官的问题了。如果当官是为了吃和穿,为了捞到好处,为子孙后代聚家产的话,那么在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下,当官是很没劲的,而如果当官就是想为老百姓办实事,为了造福一方的话,那么什么时候当官、当什么官都是有劲的。所以宗旨意识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四)唤醒党章党规党纪意识是共产党员应对当前复杂形势的重要保证

党章党规党纪党纪的制定完善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前提基础,而党章党规党纪的贯彻执行才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保障。作为全体党员必须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党章党规党纪只有深入人心,化为内心认同,成为党员自身意识,才能达到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所以党章党规党纪贯彻执行的前提,就是唤醒党员心中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明确党员身份,认同党员身份,从内心深处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识,用以指導自己的工作,用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党章党规党纪的贯彻执行落到实处。

1.唤醒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学习是基础。要在党员干部群体中唤醒党章党规意识,首先要加强要把学习党章党规纪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党内开展专项集中学习。近年来,中央接连开展党内集中学习教育,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无一不是在加强党员党章党规党纪学习,增加党章党规党纪意识。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教育活动,让党章党规党纪意识深入人心,成为规范党员的行为准则,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党组织和普通党员延伸。

2.唤醒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宣传是关键。要在全党营造遵守党章党规党纪的氛围,需要借助于现代媒体手段,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上开设专栏,及时解读新出台的党内法规,做好党内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党员干部主动融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活动中,自觉用党章党规党纪武装头脑。

3.唤醒党章党规意识,警示教育是手段。通过播放警示教育宣传片,对违纪违规的典型案例进行归纳整理,及时向党员干部通报,在党员干部起到震慑作用,让干部清醒地意识到,违反党章党规党纪行为要付出的代价,对党章党规党纪永远保持敬畏和戒惧,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

“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研究”(14XDJ018)】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章程》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17.

[2]本书编写组.十九大党章学习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17.

[3]本书编写组.党章党规学习辅导[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研究
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
党员干部之“三不”
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家属上阵监督廉洁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