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红旗渠精神

2019-11-29 04:25程瑞巧
活力 2019年20期
关键词:林州林县红旗渠

程瑞巧

(中共安阳市委党校,安阳 455000)

一、红旗渠精神的形成

上世纪60 年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为艰难困苦时期,林县人民怀揣“誓把河山重安排”的雄心和“引漳入林”的梦想决战太行。没有任何现代化的施工机械,没有任何现代化的施工手段,缺资金,缺粮食,缺技术,缺工具,几乎不具备施工条件。然而,为了改变祖祖辈辈旱魔喋血的生存状况,林县人民硬是一根牛筋犟到了底,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他们以气吞山河的气概,百折不挠的意志,凭着一钎一锤一双手,凿崖填谷,削平山头,架设渡槽,凿通隧洞,终于在壁立千仞的太行山上硬生生地抠出了一道生命渠、幸福渠。红旗渠被称为“人工天河”,她润泽了干涸的土地,染绿了苍黄的山林。在这脉幸福之水的浇灌下,林县这片荒凉的土地逐渐走向滋润,走向富饶。

修建红旗渠的十年寒暑,林县人民誓言无声,坚忍不拔;艰苦奋斗,舍生忘死;团结奉献,无怨无悔……他们用超人的胆魄、非凡的坚忍、钢铁的意志实现了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红旗渠的修建,把千百年来这方水土赋予林州百姓的精气神,凝聚、升华成一种精神,即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伟大的红旗渠工程孕育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这一高度凝练的概括突出了红旗渠精神的核心内涵,它既展现了中华民族战天斗地的雄心壮志,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被誉为“中华民族之魂”。这一精神不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发奋图强,它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也一直激励着人们去研究和探索,从而使伟大的红旗渠精神不断得到继承和弘扬,丰富和发展。

二、红旗渠精神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林州人民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砥砺奋进,筑梦前行,今天的林州生机盎然,焕然一新。在这40 多年发展历程中,红旗渠精神始终是激发林州人民爬坡过坎,战胜困难的精神动力。红旗渠精神蕴含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蕴含的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蕴含的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蕴含的矢志不渝、自强不息,随着时代的发展脉脉相传,并且不断发展创新,再生再造。继上世纪60 年代“战太行”之后,林州人民谱写了“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四部曲,大山的子孙用新的行动践行着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也被淳朴忠厚踏实肯干的林州人赋予新的活力和生机。

第一部曲是“出太行”。经过红旗渠伟大工程磨练的林县人,最大的变化是精气神的变化。他们磨砺出更加宽阔的胸怀和眼界,不但更新了观念和思想,而且增长了胆魄和见识,已经不再是窝在山坳里刨石头的林县人。红旗渠的修建,解决了林县人有水吃和能灌溉问题,这只是最基本的生存问题,怎么样从有饭吃到逐步富裕起来,这是林县人在思考的问题。80 年代初,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从体制上解放了农民,林县人民认识到只在山窝里兜圈子,死守一亩三分田过日子是富裕不起来的。他们乘着改革开放的第一缕春风,凭着在修建红旗渠时磨练的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品性,凭着修建红旗渠练就的看家本领,他们要走出大山闯一闯!从而开启了“十万大军出太行”的新传奇!在修渠过程中锻造出的能工巧匠奔赴全国各地从事建筑业,叫响了“林州建筑”品牌,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建筑之乡。林州60%的农村强壮劳动力都在从事建筑业,60%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得益于建筑业,60%的银行储蓄存款余额是来源于建筑业。林县人民以一种新的方式传承着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成为林县人民创造新生活的动力。

第二部曲是“富太行”。上世纪90 年代,一些外出拼搏奋斗成功的建筑企业家先富起来了,他们没有忘记在修建红旗渠的艰难困苦中,是全县人民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甘苦与共,无私奉献才创造人间奇迹的。“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先富者大力响应党的“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号召,毅然返乡创业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他们带回来资金、项目和先进理念,回到家乡大力发展工业企业。90 年代,林州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林州人民紧跟时代脉搏,更新发展理念,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建成了中西部省份首家设在县域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铝镁车轮、电子新材、汽车整车等十大百亿工业产业集群。到2018 年为止,连续七年,林州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在河南省105 个县(市)中位列前十强。林州人民紧跟时代步伐,红旗渠精神以新的姿态展示者她的魅力。

第三部曲是“美太行”。 进入新世纪,林州有渠了,有水了,不再为温饱发愁了;有厂了,有钱了,林州人不再贫穷了。但他们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们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富足生活,但想得更多的是子孙后代的永续发展。要为后世子孙留下青山绿水,决不能再吃上辈人的苦!林州人民大力践行我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红旗渠精神蕴含的“干得苦、看得远、想得大”激励他们再次做出重大抉择。林州人民要放弃原来产业发展模式,实现生态发展来个华丽转身。他们大刀阔斧发展旅游业,形成以红旗渠和太行大峡谷为核心的红绿蓝三色文化旅游产业,红旗渠发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林州人民以生态建设为核心,建设美好家园,大力营造旅游风光之美、生态环境之美、城市宜居之美、产业协调之美和民生幸福之美。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等,荣获“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成为休闲旅游、度假养生的重要目的地。林州人民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又一个敢想敢干在彰显着红旗渠精神的活力。

第四部是“福太行”。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林州山清水秀,生态宜居;但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林州人仍在思索着新的发展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五大发展理念,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望红旗渠精神,品读红旗渠精神,深悟红旗渠精神,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立足点。红旗渠精神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激荡着林州人民的内心世界,“为了人民”的红旗渠精神驱使林州人民踏上了新征程。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提出,林州市委、市政府所有的决策,工作的安排部署,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这方百姓生活得更幸福,为了这方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林州已经连续三年被评为河南省县域中幸福指数最高的五个市县之一,并且成功入选“2018中国幸福百县”之列。林州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开启了新征程,红旗渠精神势不可挡地涌动着她的潜力。

“无限风光在险峰”。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林州是个什么地方?没有资源优势,有的是童山秃岭;没有交通优势,位于三省交界处的交通末梢 ;没有政策优势,不是沿江沿海港口城市经济特区;林州靠什么成为安阳乃至河南省的一面红旗?靠的就是红旗渠精神的代代传承。改革开放以来,林州人民以自己的理想、奋斗、坚韧、奉献,成就了当代红旗渠精神,这就是——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这就是我们时代的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无论我们将来多么富有,多么强大,都不应该丢弃。

三、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永传承

林州的发展浓缩了中国40 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从一个土薄石厚穷乡僻壤的山沟沟,到今天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聚宝盆 ,红旗渠精神是永久的动力源泉。红旗渠精神的伟大不仅在于其丰富深邃的内涵,还在于其与时俱进的代代传承创新,伴随着中国40 多年的改革开放生生不息。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英勇的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谱写铸就了很多红色文化,令人感慨万千和顶礼膜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冲刷,有些红色文化似乎在历史洪流中干涸了,断流了,停滞了,成为一个符号和记忆。而红旗渠精神是流动的、奔腾不息的,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是有生机的、永葆青春的。

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已成为我们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回望红旗渠,看到的是一种精神的流动。这精神具有传承性,它从中华民族血脉中孕生,带着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红色基因,穿越太行山,烙印在红旗渠,并将一路高歌继续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红旗渠精神将被注入永远在路上、敢为天下先的活的灵魂。有了这一顶天立地的精神支柱,我们就能拥有信仰的天空,就能汇聚奋进的力量,就能托起民族的希望。

猜你喜欢
林州林县红旗渠
《红旗渠》
“红旗渠精神”感动我
弘扬红旗渠精神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
把红旗渠精神这杆旗扛起来传承好
迷情大丽花
《红旗渠》
24小时便利店已打烊
迷情大丽花
从红旗渠的“账单”体会党的领导
红旗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