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闻传播定位及媒体角色认知

2019-11-29 11:52
科技传播 2019年17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选题传统媒体

卢 萍

1 新的历史定位下,媒体必须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

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闻工作的论述中,对新闻、新闻事实、新闻学、新闻学科等作出了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说:“新闻宣传工作首要的是解决好政治立场、政治方向问题。”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新闻宣传首要问题是解决好导向问题,要为党的政策做好宣传。为什么要解决好导向问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这样表述:只有真正按照党性原则工作的报刊才是真正的党的报刊。那如何处理党性原则与新闻自由之间的关系?其实,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去看待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体系中的角色站位是代表广大无产阶级的利益,所以社会主义新闻媒体是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任何片面的真实性与新闻报道的绝对自由都有可能阻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党,所以新闻媒体的报道自由应该是在党的主导下的相对自由与真实客观,这与新闻的真实性并不相悖。

我国新闻媒体的报道自由不同于西方的绝对的新闻自由观,不能完全借鉴西方国家的理念。西方新闻观其实质是: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唯一措施是保护新闻自由。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而这种绝对的没有监管的新闻报道自由可能沦为所谓“主流社会”的工具,危及的是整个国家体系。

2 新的历史使命下,新闻报道的重点与方向要调整

媒体要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稳定是一切发展的源泉。一直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一直不断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企图分裂民心,诋毁党和政府的形象。另外,西方的所谓新闻自由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甚至渗透到部分媒体领域。如果片面的追求所谓的宣传的真实性与报道自由,不牢牢把握党管媒体原则,可能会“一叶障目”,引发舆论危机,影响社会团结稳定大局。

纵观这几年我国媒体发展状况,很多媒体同仁在新形势下对媒体角色的定位及转型产生了迷茫与困惑,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下党和政府重大战略决策的转变发展,新闻媒体将承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将会有更大作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媒体宣传的重点应转为:多报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需求,报道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卫生、脱贫攻坚等方面的成效、成果、经验与教训,多深入基层报道普通民众的奋斗故事,使之全社会形成昂扬向上的良好氛围。做选题报道时多联系前因后果,以点带面,形成完整而全面的报道策划,才能在读者群体中间引发更多关注与共鸣,也会间接影响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

其次是要准确理解正面宣传为主的内涵要义。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并不是回避问题,不可将其理解为正面报道。对于阻碍改革进程的部分问题还是要大胆揭露。譬如贪污腐败问题、扫黑除恶问题、生态环境问题、脱贫攻坚问题及事关人民生命财产与健康问题。对于部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剖析因果,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最大限度地改善党群关系,同时也能树立媒体的权威性,改善民意。

3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取所长互为补充

在“互联网+”及手机移动终端等新技术的冲击下,伴随着网络媒体及新媒体因其短、新、快的特点迅速占领了传媒市场,传统媒体的覆盖面与市场占有率被挤占了很多空间。逐渐形成现在的纸媒式微,网络媒体、新媒体齐头并进的形式。

如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实现纸媒与新媒体的角色认知及选择报道题材?笔者认为要充分观察、利用其各自的优势,长短互补。新媒体相对于纸媒而言,具有传播迅速、互动性强,焦点、热点问题会迅速形成社会舆情并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而纸媒虽然受到排版、印刷、物流等因素制约具有相对的滞后性,但因大众认知及党委的监管,纸媒作为社会发声器,是最具权威性,最具说服力的媒体。二者作为社会公器是要互为补充、声援、掩护和支持。

鉴于以上特点,网媒及新媒体的宣传方向应该侧重应于反映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对于可能出现的舆论焦点要及时回应关切、激浊扬清、澄清谬误,形成强大的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及时化解舆论风险。

应当注意的是,如今处在人人皆可发声的自媒体时代,QQ、微博、微信、博客等网络营销工具对信息的发布与传播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这样的结果导致的问题使我们很难从海量的信息中判断事件的对与错、是与非,所以导致网上的有害虚假信息泛滥,谣言四起,这时,政府主导下的新媒体就应该在第一时间澄清事实真相并广而告之,因为党管媒体其极高的社会关注度与民众的信任,其发布消息具有其他自媒体所不具备的权威性,彼时的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的具体作用就充分彰显了出来。另外,重大政策的发布、惠民信息的实施等一系列好消息及弘扬向上、向善精神的百姓故事也可以通过短、快的图文甚至音频迅速传递给大家。

4 充分抓取鲜活的选题策划,增强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

反观纸媒是不是就无所作为了呢?其实,相对于网媒,纸媒因为依托的是政府部门,他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时评人曹林就曾指出,“新闻生产是一个需要专业素养和积累的行业,纸媒记者是当下新闻生产的主力”。这方面的优势决定了纸媒无法被取代。相对于新媒体碎片化的阅读与新闻的快速抓取,传统媒体一旦选择了一个事件或一个选题,专职记者会依据自己的职业素养沉下心来,逐步摸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形成前因后果式的专题报道,形成新闻报道向纵深延伸。这样的深度报道甚至会直接影响政府决策,对于提高媒体记者的角色认同感也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纵观网络时代,所有门户网站80%以上新闻资讯都是通过抓取、转载传统媒体的内容,这也充分说明的传统媒体地位的不可撼动性。要在正面宣传为主的大环境下充分抓取鲜活的选题策划,也能达到相应的传播效果。

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东方今报》派出多路记者,深入河南全省县域经济建设第一线、走进脱贫攻坚最前沿,挖掘县域生活中的河南进取好故事,推出了系列报道“县之荣耀”喜迎十九大,东方今报全媒体县域行,挖掘延伸报道了河南大部分区域的“基层创新改革发展故事,为其他媒体的选题策划及报道方式提供了借鉴。作为“县之荣耀”的延伸篇,在2018 年改革开放40 周年之际,《东方今报》又继续推出“县之使命——改革开放40 年 东方今报全媒体县域行”大型专题报道,此项选题成为“报道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具体实践。

5 结语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要牢牢把握媒体的党性原则,把握好新时代下的新闻舆论工作重点和方向,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根据以往新闻传媒报道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不断调整报道策略,传统媒体与新闻媒体一定会在实现传播价值中实现互利共赢,进而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需求。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选题传统媒体
谈诗词的选题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传统媒体
2014美国新闻媒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