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财务主管异地任职的工作思路

2019-11-29 07:05梁晖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9期
关键词:财务主管核算流程

梁晖

(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长沙 410200)

一、明确任职目标、期限

任前与派出方的集团高管层进行充分沟通,充分了解异地任职目标、任职期限、期望值。

到任后对任职单位的基本情况,如资产规模、经营状况、主营副营项目情况,管控规模范围,即是独立公司还是集团公司,是否设有分公司或子公司,是否存在关联方及关联交易,公司的原景、经营目标等情况初步摸底。与所任职公司高中层沟通,了解财务管理工作目标[1]。全面评估财务管理能力,即财务核算、资金安全、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现状,确定轻重缓急,制订财务短中长工作计划。

二、做好与前任财务主管的工作交接

财务工作按程序进行交接。除按常规对工作资料、印章、办公设备等实物的移交,还需向前任财务主管咨询财务现状、财务工作流程管控范围;关注资金支付流程,财务授权情况,涉及军工企业需关注相关定价、研制及技改项目的开展情况;财务信息传递渠道;财务预算执行流程;成本核算流程。

与内外业务单位的相关联系人、联系方式。外部单位主要涉及上下级单位、税务机关、军方等监管单位;关联方、本地的财会学会等。内部单位关注综合管理、供应、销售单位等。

前任对财务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了解是否存在风险情况,是否存在潜盈潜亏,未处理及历史遗留事项等情况。

三、全面诊断评估任职前财务核算及管理状况

财务基础管理程序的规范性是财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所以任之前需全面了解公司生产组织、财务基础工作等。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抽调企业整体情况资料,全面了解管理现状

抽调企业历史沿革情况,现行组织机构图,央企可抽调近三年《企业工作报告》,企业制度汇编{或质量认证体系中的制度汇编}等[2],全面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分析是否存在风险及失控点。

(二)抽调财务机构、人员、制度情况资料,分析财务管理方面与企业整体管理的配比度

1、抽调企业财务部门机构设置,部门职责,财务人员基本信息。充分掌握企业业务和财务的具体流程以及管控范围,并了解其分工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不相容岗位设置;财务人员基本业务素质是否符合要求。

2、抽调现行财务制度汇编,全面了解财务管理中各项审批程序以及流程:生产货物流转、工资计算等流程。

3、与财务人员逐层进行约谈,深入了解每名员工的专长、特点、对于现有岗位的满意度等。

(三)抽调财务核算资料,全面评价财务核算质量

1、抽取近三年年度财务报告、最近一期的财务分析资料。了解企业会计政策,了解财务报表合并范围;了解企业资金情况,分析资金状况及经营,投资、筹资占比情况;分析长、短期资产占比,负债情况,了解所有者权益情况;了解各项成本费用占比,分析降本增效突破点等。

2、抽调财务账簿及凭证,了解财务核算归集是否准确,科目体系设置是否与集团公司保持一致,部门、项目等辅助设置是否合理。

3、抽取最近一次的资产盘点情况,了解实际与核算是否一致,并分析及影响。

4、选取合适的机会,现场查看库房、车间、各二级和三级核算,与一线财务、车间、库管聊,了解企业的情况及存在问题,评估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水平。

(四)协调各方面财务关系

与任职地区国税、地税、海关等系统面对面接触。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组织中的一个部分,归属于组织管理体系之中,与企业各部门联系紧密,财务对外业务关系的维护是财务主管的主要职责,在任职初期与这些主要监管部门做好沟通是双方形成良好业务关系的基础。

(五)与任职地区财务同行接触

快速了解本地区政策与其他地区政策区别,探讨实务操作中面临问题的解决措施,关注对企业上下游供应商的财务主管联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资金回款渠道。

四、任职后工作思路及开展方向

(一)建立公司与集团层面整体管理配合机制

在构建分公司的管理机制时,从集团层面上整体进行考虑,形成分权、制衡、透明的议事规则。

第一,层级授权,在本层级授权范围内,确定各事项的审批制度、程序和流程。

第二,根据公司管理架构,健全财务组织管理体系。会计主管不组织建立完善的核算体系,带出有战斗力的团队,结合公司发展要求动态设计财务管理体系。

1、合理设计部内工作分配,细化各岗职责,构建起核算数据问责制。树立分工不分家的思想,严格遵循管理规范,服从相关安排,同时,根据人员配备的情况,兼顾不相容职务原则实行定期轮岗。

2、增强会计工作者与各业务部门间的交流,构建起规范的流程管理,及时转变单纯记账的落后观念。养成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关注信息时效和价值。

3、关注团队成员,提供学习发展的机会。

4、高授权高监督。财务主管可以授权给办理人员,不予干涉,避免有名无实,责权不到位。授权同时加强监管,制定部门考核评价机制,突发性工作必须直审批流程等。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财务业务流程

企业以法制代替人制是现代管理的必然趋势[3]。财务管理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制度化流程化必不可少。

财务工作必须和业务流程无缝连接。可设立科学系统的单据表单,将企业的管理流程化、制度化。建立财务标准化工作手册,使其有章可依,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管人凭考核。

(三)完善会计核算,统一财务报告,细化财务分析

细节决定成败,一旦会计核算出现失误,相关的数据就会失真。作为核算管理的首要环节,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规划须在充分考虑财务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内部报表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经营层的需要。

财务报告专业性、综合性比较强,其间包含具体经济信息须由财务牵头所有业务部门共同参与,才能发现问题。企业需建立适合企业自己的财务分析体系。

财务主管应组织财务和其他相关人员利用各自的专业知识领域,并采取科学系统的方法进行分析,使得复杂内容得以简化。同时应该对企业的运营状况进行全面剖析,实现事前的有效规划及控制。

(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资金管理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预算为先导,资金为中心,核算为基础,内控为保障了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应用广泛,涉及采购、生产、财务等业务。以目标利润为依据,将总成本分解到各预算单元,通过严格控制预算执行,将公司战略目标细化到生产管理的具体环节之中,确保财务战略的有效落实。

(五)推行降本增效,压缩企业成本

降本增效应是财务的天职。改善成本精、疏的核算体系,并且全面、彻底的清理和完善定额体系、原始数据等基础,按成本费用关键环节设立成本控制点、物料消耗点等控制点。

(六)进行企业纳税筹划

结合企业的组织形式以及生产运营特性,制定投资决策,比如,在国家经济开发区选择厂址、争取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能够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作为财务主管应该积极与税务部门展开交流,并建立良好关系,降低税务风险。

(七)加强与财务软件公司合作,逐步开展财务信息化体系建设

上述内容只是目前财务工作的关键部分,相关的内容和细节还有很多可展开的方面。作为企业中信息最集中的部门,财务部门必须跳脱出传统思维的束缚,只有企业角色定位足够清晰,各个方面建设比较成熟协调,相关的财务部门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财务主管最终目标就是使财务管理成为加强管理、提质增效、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使企业不断地加强间接控制与宏观调控,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外来的财务主管也只能在与现在的管理水平上进行调整、规范,建立一个系统的监管环境。

猜你喜欢
财务主管核算流程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如何当好一名财务主管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主管报酬激励研究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
浅谈如何成为出色的企业财务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