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优化情境的策略

2019-11-29 09:56王洪兵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事物想象创设

王洪兵

小学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工具性的重要基础学科。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传统作文教学 “重指导轻练笔”“重共性轻个性”,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难点。作文教学需要有效的指导。笔者以为,要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掌握观察情境的方法,培养学生依据情境展开想象的能力,凭借情境,快乐作文。

一、巧设情境,引导激发动机

“情动于衷而行于言”。为此,要引导学生进入写作情境,通过参与活动,以获得体验,倾吐情感。

(一)游戏性活动

所有的孩子天生渴望游戏。游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产生表达的欲望。在指导学生写《画鼻子》时,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人的面部,但没有鼻子。老师说: “你们能帮他添上鼻子吗?”“能!”学生的回答中充满了兴奋与自信,个个跃跃欲试。最后,教师问大家:“这么有趣的游戏,你们想不想把它写下来呀?”学生异口同声:“想!”于是,下面的指导和习作水到渠成。

(二)比赛性活动

儿童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喜欢表现自己,可以充分利用儿童的这种需求和渴望,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在指导学生写《左手夹豆比赛》一文时,教师布置学生带黄豆、碗、筷子等用具,上课时,告诉学生看谁在两分钟内夹的豆子多。在随后的比赛过程中,尤其是全班比赛时,选手们认真、谨慎,组员则组成了“啦啦队”,为他们助威、叫好。在竞赛情境中,学生不仅感受到趣味,从而自然产生表达的欲望。

(三)表演性活动

儿童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如特级教师于永正在其执教的作文课上,以漫画导入后,又以表演这种形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写作情境。于老师先后扮演“丁老师”,“四毛妈”。于老师这种多向多元的调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自然激发写作动机。

二、观察情境,引导掌握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因此,作文教学要重视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形成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

(一)观察要注意顺序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自身的顺序,学生若在观察情境时不注意顺序,他们的作文就会杂乱无章。因此,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顺序非常重要。一是要按空间转换顺序观察事物;二是要按时间顺序观察事物;三是要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为顺序观察事物。

(二)观察要抓住特点

学习观察事物,既要注意事物相同点,更要注意事物的不同特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其特点的,绝没有完全相同的东西。首先,我们应当让学生养成多看细想的好习惯;其次,要记住事物名称,并与类似的事物进行一下比较。这样助于发现事物的独有特点。

(三)观察要突出重点

情境是由许多部分构成的,我们不能面面俱到,把作文写成流水账。这就需要我们分清主次,把主要内容写出来。文章中要描述的主要内容,就是写作文的重点,也就是观察中要抓住的重点。这样,作文时就能有条理地展示活动的精彩场面,抒发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

三、依据情境,引导联想想象

面对作文情境,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还要启发学生展开合理而大胆的联想和想象,这是写文章是否形象生动的保证。

(一)依据情境,展开联想

联想,指了解到事物某个特征,由此为出发点,想到许多与之相联系的事物的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眼前联想到与之有关联的其他事物。如看完黃山美图,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近看云海,把那些奇峰异景遮得无影无踪,大风一吹,雾气飘走,一个一个的奇妙的景象展现在眼前;远看,朵朵白云又像对对白色的蝴蝶,翩翩起舞;登高看,十里间,就像一片望不到边的海洋,把一座座峻山淹没在里面,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岛。”在这里,学生巧妙地运用了联想的方法,对黄山“四绝”之一的云海的联想,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二)依据情境,展开想象

想象可以使人打破时空的界限,使人的内心理更为丰富充实。如写看图作文,画面往往是“特写式”的,为学生作文创设了想象的广阔空间。在指导学生写看图作文《引路》时,我引导学生从静态的画面中想象动态的过程;从人物的动作想象语言;从神态想象心理;从特写式画面想象全景式的故事。这种情境,学生一旦入情入境,便会插上想象的翅膀。

实践证明,教师在作文课上精心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观察情境的方法,培养学生依据情境展开联想与想象的能力,让他们在快乐中完成作文,并提高作文水平。

【作者单位:淮安市建淮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事物想象创设
快乐的想象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奇妙事物用心看
春天来啦(2则)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