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西画技法对波臣派肖像画的影响

2019-11-29 13:17蒋欣琦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肖像画

蒋欣琦

摘 要:明代万历九年(1581)西方传教士与西方绘画的传入,对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肖像画以波臣派为代表,其在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笔墨基础之上,借鉴西方绘画以造型为主的特点,创作出不同于西洋画风的明暗画。在南朝梁画家张僧繇“凹凸法”和传教士西画“明暗法”之间,走出了一条别出心裁的绘画道路,对拓展中国人物画的表现语言和艺术形式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波臣派;肖像画;明暗法

一、波臣派及其时代背景

自明代中期起,政治权力中心向北方转移,使得南方社会氛围相对宽松,商品经济逐渐开始萌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工商业的发展使得市民阶层逐步壮大,人们对艺术品的消费需求随之增长,文艺活动的活跃和社会思潮的急剧变化使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改变。心学的出现唤醒了人们对自我的重视,开始注重“人”的解放,对绘画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市民阶层的审美要求推动着肖像画逐渐向世俗化和商品化发展。明代画坛主要以文人画为主,题材多为山水和花鸟,人物画题材较少,但肖像画却呈现出向上发展的趋势,涌现出许多肖像画家,肖像绘画技术也逐渐成熟,出现许多新的类型和样式,留下了众多精美的艺术作品。其中,以曾鲸为主要人物的波臣派最具代表性。

波臣派是明代人物画流派之一,也这一时代最主要的写真式画派。其创始人曾鲸(1564—1647),字波臣,福建莆田人,其一生主要在江浙往来并进行肖像画创作,创立了波臣派,是中国绘画史上杰出的肖像画家。自波臣派始,中国画的绘画风格逐步向近现代风格转化。产生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一是郑和下西洋,二是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宗教油画对传统中国绘画“画意不画形”观点的影响。当时,欧洲正处于文艺复兴末期,文艺复兴推动了近代科学文明的出现,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又推动了航海业的进步,航海技术的发展使得近代西方文明与古老中华文明之间发生了碰撞与交流。意大利的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明朝万历九年(1581)来到中国进行传教,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他带来了新的科学技术以及新的思想、文化,对中国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包括传统绘画。在传教士进入中国之前,由于地理位置的隔绝和思想观念上的差距,东西方绘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造型观念与表现方法,在绘画风格和使用材料上也截然不同。曾鲸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领会到外国的天主像、圣母像的精髓,运用西洋法和传统中国画技法进行肖像画的创作,使得其肖像画水平大幅提高,他自己也迅速名声大振,成为了明末清初兼具创造性和传统性的肖像画家,开启了明末清初的新一代画风。本文试从他的画作中来探究明清西画技法对其绘画风格的影响。

二、表现形式中的西画理念

清代姜绍书《无声诗史》云:“眉目衣纹,如明镜涵影,踽踽欲动。”说的是传教士利玛窦带来的西域天主像,由此可见其对西方写实绘画的高度赞叹。其在描述曾鲸的肖像画时,写道“磅礴写照,如镜取影,妙得神情”,与描述西域天主像所用的词语极为相似。这是一种写实性明暗烘托赋色方法,不同于传统中国画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

中国画一直以来用线来塑造形象,表现人物的体态与结构,线是古代人物画造型的基础,由于其特殊的表现手法与特点,传统中国人物画一直遵循固有的造型法则。一种是先用墨勾画五官,然后用色彩晕染,如五代周文矩所作的《重屏会棋图》,作者将人物做平面化处理,有装饰意味。二是白描人物画,如北宋宗教画家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使用白描的方法来表现画面。在曾鲸早期的人物画《王时敏像》中,用墨勾画轮廓,人物面部较为平面,烘染少,接近传统人物画。曾鲸后期的肖像画在创作上有了新的表现方式,即墨骨法。這种绘画方式以用墨为主,然后进行大量的渲染,使其面部具有较强立体感,与中国传统绘画不同。

墨骨法即传统中国画法与西方绘画中的“明暗法”相结合。它的作画过程就是用淡墨晕染物体的面部结构,再将轮廓勾画出来用淡墨虚化并晕染边缘,用白色提亮凸起的面部结构使其具有立体感,最后依据人物的基本肤色与冷暖变化加以淡彩描绘,使所绘对象面部结构立体且自然,更加生动形象。姜绍书《无声史诗》中描述:“磅礴写照,如镜取影,妙得神情。其傅色淹润,点睛生动。虽在褚素,……每图一像,烘染数十层,必匠心而后止。”曾鲸在绘画技法上一直有所创新,其所画每幅人物画都要烘染数十次,直到人物惟妙惟肖为止。画中人物素描关系完整,结构准确,性格鲜活。墨骨法使其所绘人物的比例得当,形象鲜活。如:《顾梦游像》中人物脸型方正,形象丰满,落笔遒劲流畅,神采如生;《张卿子像》中人物则脸型瘦长,身材消瘦,形神兼备,这些都运用了西方素描的手法。曾鲸所绘人物的特点是在运用墨骨法时确立的,因此到染色时笔法细致,栩栩如生。

三、造型中的西画理念

“以形写神”“气韵生动”是评判中国传统人物画是否杰出的标志。南齐谢赫的“六法论”一直推动着中国绘画的发展,直至元朝文人画走向成熟,人们的审美从传统的形象肖似转变为“简率尚意”,这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写实性绘画大相径庭。当西方传教士将写实绘画带入中国时,虽然人们惊叹于其绘画技巧,但写实绘画依然没有受到文人雅士的重视。

曾鲸的肖像画却在传统中国画“以线造型”的基础上借鉴了西画的写实性造型理念,既有西画的写实基础,又蕴含着文人画的情趣。这也是曾鲸的人物画虽烘染数十层而对色彩的把握却让人感到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的缘由。清代书画家松年在《颐园论画》中说过:“西洋画工细求酷肖,赋色真与天生无异,细细观之,纯以皴染烘托而成,所以分出阴阳,立见凹凸,不知底蕴,则喜其工妙,其实板板无奇,但能明于阴阳起伏,则洋画无余蕴矣,中国作画,专讲笔墨勾勒,全体以气运成,形态既肖,神自满足。”我们可以推测出曾鲸的肖像画应该为写生作品。由于曾鲸是纯画工出身且平日和文人雅士接触广泛,因此他作品可以兼顾形似和神似,也使得他的肖像画在明末清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今存曾鲸所作《葛一龙像》,神态活现,面部刻画似有油画影响的痕迹,衣饰仍是传统线描,近人陈衡恪曾以“传神一派,至波臣乃出一新机杼,其法重墨骨,而后傅彩,加晕染,其受西洋画影响可知。”来描述此幅作品。

曾鲸的人物画色彩虽然没有西方油画那样强烈,但其“傅色淹润,点睛生动”,是在写生的基础上才会有的效果。总之曾鲸的人物画充分体现了“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的传统中国画理念,又在写生的基础上兼具写实性和传神性,重神韵、重再现,充分具有形式美和形式感,同时其绘画实践也使得绘画的艺术性与实用性得到完美结合。

四、构图中的西画理念

南齐谢赫的著作《古画品录》中提出了重要美学原则的“六法论”,其中的“经营位置”,即构图是关系到一幅作品美学价值的重要因素,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波臣派”肖像画的又一突出特点是在画面上留下大量的空白,不像传统绘画一样将人物放大至整幅画面。将所绘人物安排在画面正中偏下的位置,构图沉稳而又空灵,更加突显人物性格。它不同于传统肖像画所遵循的旧程式,而是立足于现实,在构图中借鉴西方绘画的元素,表达对象的个性特征,所以其肖像画没有传统绘画的古板和程式化,更加别具一格。

《张卿子像》是曾鲸为诗人兼医学家张卿子所绘的一幅肖像画图轴,是画家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念创作的一幅作品,是审美意识和情感活动、技法与笔墨、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油画高度契合的产物,达到了传神之妙。整幅肖像画面部刻画严谨,衣饰相对放松流畅,背景留出大量的空白,没有任何景物的点缀,突出了中心人物,表现了描绘对象的性格特征,也使得疏密、明暗对比更加鲜明。画面设定了相应的视点与视平线,空间处理独具特色。在《王时敏像》中,画面中的视平线位于头部上方,头部与躯干整体呈三角形,下方的蒲团增加了画面的稳定性,可以看出画家参考了西方绘画中的金字塔构图。曾鲸的人物画大多数都运用了西方的金字塔形构图,达到画面稳定的效果,打破了传统人物画的程式化构图,这种理念不仅体现于曾鲸的绘画中,也被波臣派的其他画家所广泛运用。其体现的风格更加接近文人传神尚静的审美,使得波臣派迅速得到文人士大夫的支持,开启了明末清初的肖像画新画风。

明末清初的人物画画家以陈洪绶、崔子忠以及波臣派画家为代表,他们都从绘画对象的情感出发来展现其内在特性。曾鲸开创波臣派肖像画新风,即在继承传统肖像画以线造型的基础上与西洋画中的透视、明暗画法相结合,使画面结构严谨,立体感较强,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艺术特征。其影响之深远使得整个清代乃至近现代中国肖像画的艺术风格都为之改变,走出了一条新的绘画道路。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西方文化艺术相互交流,西方艺術大量传入中国,我们应理性面对这些外来文化,取长补短。曾鲸及其波臣派画家的创新精神和包容精神给当代的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应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会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长处,学其精华并且扩展我们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与语言。

参考文献:

[1]邹一桂.小山画谱[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周林生.“中国名画赏析”:明代绘画[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3]单国强.肖像画历史概述[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7(2).

[4]周积寅.曾鲸的肖像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

[5]陈师曾.中国绘画史[M].天津:天津百城书局,1934.

[6]鲍绍霖.西方史学的东方回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李福顺.中国美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肖像画
曾鲸与汉斯·荷尔拜因肖像画比较研究
古代肖像画为何千人一面
肖像画
糟糕的肖像画
肖像画
硬币上的肖像画
为什么钱币上多肖像画
为什么中国的肖像画叫“写真”?
肖像
英国画家L.S. Lowry肖像画创拍卖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