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视野下双主体互动式教学

2019-11-29 09:56蒋丽钰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场域师生主体

蒋丽钰

一、研究内容

“场域视野下,小学语文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研究”是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现状,创设心理场、语义场、文化场、生命场等不同场域,并在此场域背景下,以发展、联系的眼光看待教师与学生,探讨主体式教与学的策略。它包括教师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策略,学生独立、主动、创造性学习的策略等等,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促进教师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意识与能力,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留心生活、善于联系生活联系实际的兴趣和能力,从而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

二、研究价值

本研究将语文课堂的心理场、语义场、文化场、生命场,立体化、体系化地纳入整个课堂学习场的研究框架中,为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廓出整体框架,为当下语文教学策略提出思想层面的构想。同时,结合小学教学实践的经典案例,以“场域”作为概念工具,深入分析课堂场域中各要素之间的作用规律,为语文教学策略提供一些新的思考和建议。

师生互为主体是主体性教学的内在要求,师生互为主体是实现教学互动的条件,双主体互动教学具有双向主动、双向能动、双向促动等特点,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形态有参悟式、对话式、体验式、语用式。

三、研究收获

(一)生活场域,活用语文能力

通过本课题研究链接了教师、学生、文本、生活、社会等,构建不同的“场域”,激发学生独立、主动、创造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场域中活用语言文字,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教学苏教版六下《如梦令》时,开始教师为不知道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古代诗词的兴趣而苦恼。谁知道一曲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主题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应是绿肥红瘦》掀起了学生学习李清照诗词的热潮,曲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应是绿肥红瘦。”学生更是耳熟能详。于是,教师借着这个契机,引导学生寻找不同时期李清照的诗词和生活背景,学生兴趣盎然。这时,引导孩子了解李清照少女时代的《如梦令》和婚后《如梦令  雨疏风骤》写法的相同点,水到渠成。一堂课,有唱有读,有讲故事,有觅写法,课内外融会贯通,是多么有趣语文课堂!

(二)互动场域,灵动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同“场”对教学有着潜在影响,应及时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文教学的能力及学科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积极探讨小学语文主体式教与学的策略,争取利用不同“场域”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的模式,促进课堂生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苏教版六下《螳螂捕蝉》时,教师用过图片、引导孩子表演大臣劝解吴王的场景,有效地将课堂拉到了战国时代。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体现少年智慧的句子,学生默读课文,对于课文有了自己多角度的理解,有的学生说:“少年是智慧的,因为他想到了委婉地劝说,不留痕迹,让吴王自己来领悟道理。”有的学生说:“少年是有恒心的,因为一连转了三个早晨,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也有的学生说: “少年是勇敢的,在明知道吴王下了死命令还敢来劝诫,忠心耿耿,勇气可嘉。”随着学生课堂的生成,教师也相机点拨“你们让老师认识了不一样的少年”“这是一位有毅力的少年” “这是一位有用勇有谋的少年”……课堂学生智慧的生成也极大地训练了教师的应对能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课堂因生命的灵动而精彩!

(三)多维场域,推进全面发展

创设多维教育场域,以尊重和确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一种互动,进而促进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主体性的发展。为了打破现有的程序化、模式化的教學,真正实现两个主体的充分发展,必须促进教学的双向互动,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上得以发挥,使教学过程本身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具有师生共同创造的活力。

在教学苏教版六上《船长》一课时,学生对于这篇小说是陌生的,课前就有学生在导学单表示:哈威儿船长沉入海中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是白牺牲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雨果这篇小说的背景,教师利用翻转课堂课前引导孩子查找当时真实发生的海难“泰坦尼克事件”。学生通过查资料有一定了解,但是还不够深入,于是教师课前引导学生观看了电影《泰坦尼克》的重要段落,当海水涌进电影中的船长室时,孩子们流泪了,才理解了“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这堂课也有老师建议,是可以利用微格教室上的,这样当我们一个班在上的时候,别的班级也可以享受一位老师精心准备的盛宴。

我想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形式讲更加多面化,学生学习的方式也必将发生多维场域的变革。如翻转课堂、未来教室、微课、主体式自学、教材主体化、课外拓展等,我们探索着新型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将场域理论引入语文教学策略研究,以立体思维将研究对象还原于实践的关系网络中,既关注学生、老师与课堂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又关注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个体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关注到语文课堂与其所根植的社会、文化、家庭、时代等隐性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生活场、互动场、文化场、心理场的构建,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追求教育的有效性和灵动性。

场域视野下,小学语文师生双主体式教学策略研究,着重开展多维场域关系,探讨其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促进教学策略的变革,促进教师教、学生学及师生互动的效益,提升师生的语文能力。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  江苏】

猜你喜欢
场域师生主体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麻辣师生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