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研究

2019-11-30 04:04程嘉奇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8期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新形势

摘 要: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就质量保障机制的载体建设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

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背景下,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和建设工作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对于自身的价值认定和整体的社会发展也使得大学生党建工作出现了一些明显的缺陷,制约了党建工作的稳定开展。有必要加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

一、加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的原因

(一) 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趋势

大学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建设者,其质量的高低对于我党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对于大学生党员的重视程度也非常高。在1990年,中共中央就已经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建通知》,这也标志着如何推动大学生党建工作必然成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 是提升党员队伍素质的核心要求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就已经深刻认识到革命事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知识分子的支持,并且率先做好了青年学员的培训工作。而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也紧跟时代的脚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陆续地为提升党员素质作出了重要指示,其核心思想也证明了党员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离不开大学生队伍的支持。

(三) 是加强质量保障工作的重要方式

基于我党对大学生党员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对于大学生党员思想水平和政治素养的提升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党员发展体系建设和质量保障也逐渐完善。党员质量保障建设并不是一项静态发展的工作,换而言之,就是在发展过程中不会一直一帆风顺,必然有各种新问题随之产生。因此,对于大学生党员问题进行针对性梳理和解决,也是加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方式。

二、现阶段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党建工作缺乏明确的体系

党建工作不仅仅要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对于一些突出问题、新问题的处理也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对于学校来说,除了从大学生基本的思想和能力方面进行改善之外,还需要针对其道德修养、在校表现、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进行判定,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党员标准体系的构建。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党建工作在这一方面还需要进行改进,尤其是对于新形势下接踵而至的新问题,在研究工作方面存在着更大的漏洞。大学生是一个群体,系统化、标准化的制度建设和发展是保证其整体性的关键。一旦缺乏明确的体系,这些细微的问题会对党员质量的提升产生阻碍,也是之后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二)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现代化程度待提升

党建工作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尤其是在现阶段的新形势下,无论是发展的理念还是发展方针都和之前有所区别。以大学生党员为例,目前大学生党员的主要力量为“90后”,甚至部分“00后”,其生活环境和思想观念和一些老党员有着显著的区别。以生活环境为例,大学生党员通常的生活环境比较宽松,物质条件的提升也导致了他们在思想层面上的某些缺陷,比如集体意识的缺失和个人素养的问题等。另外,现阶段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实践能力的欠缺。很多学生一直都在灌输式教育的覆盖下进行知识的学习,往往会忽略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这也要求党建工作的现代化程度需要进行转变,需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大学生对于此类的教育体系也会存在抵触情绪。新形势下的互聯网时代,各项工作都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和现代化的手段来进行。如集体性的党章知识学习和理论学习工作可以通过电脑来进行辅助,而开放的发展环境和社会发展脚步的加快也必然促使着党建工作的质量不断提升,从而解决目前现代化不足的问题。

(三)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模式改进

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加强对于整体党员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高校大力加强大学生基本素养、党性认识和理论教育等方面的工作。然而在工作中却往往忽视了党建工作的模式对于大学生党员产生的影响。例如:培养工作针对性不强,施教与需求不匹配:尽管学校会组织相关的学习,对于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和教育,但党员素质的提升离不开自我认识和自觉学习,因此一些高校的统一培训方式所起到的作用并不突出,甚至导致一些大学生党员产生了依赖性,认为学校会组织教育,从而轻视了自身教育,影响了整体党建工作的发展。第二,第三,大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形式内容急需丰富,党员后续教育需要结合实际进行改进,一些传统的工作模式必然不适用于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这也是新形式下党建工作的主要矛盾之一。

三、如何完善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一) 完善大学生党员的标准机制和发展机制

党员标准的完善对于党员整体素质和党建工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党章对于党员标准也有着明确的要求,必须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而对于高校而言,切实做好入大学生建党考察对象入党前的预审和谈话非常重要。首先需要对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初步了解,重点在于政治审查和考察。政治审查方面,除去对于学生本身行为的规范性审查之外,对于其思想建设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考察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参考日常的学习成绩、社会实践活动、集体荣誉感的同时,另外还需要同步进行入党前的谈话教育。这不仅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确保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当学校能够以此为工作重心,并建设和保障大学生党员标准的规范性,才能从根源上提升党员素质,并科学、稳定、长期地进行党建工作,为我党未来的发展接收更多优质的人才。

(二) 完善优化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机制和考核机制

优化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机制。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从其申请入党,直到最终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为止,都需要进行培养和教育工作。作为高校,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并需要与时俱进。为了充分保障大学生党员质量,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首先,高校可制订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并定期更新完善,以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科学性;其次,编撰党员培训专用的教材,强化教育培训的针对性;第三,不断创新党员教育培训的形式,将理论学习与新媒体的运用、校外实践的拓展等结合起来,提高党员教育的实效性;第四,发挥分党校和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将教育培训制度化、长效化。

优化大学生党员考评机制。二级党组织应制定完善的党员考评制度,定期组织学生党支部对大学生党员进行考核,在建立具体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开展党员互评、党员自查和群众评议,及时督促整改,并将考评材料整理归档。

(三)完善党组织的工作机制和载体机制

对于大学生党建工作来说,高校组织工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学校对于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制度保障和体系建立,成为了党员质量保障的又一方面。一方面,从规范党建工作程序入手,落实大学生党员发展制度保障体系。具体而言,即完善党员的定期考评制度,建立党员发展的党委预审制度,健全转正答辩制度,坚持落实入党公示制度等。另一方面,从管理的时效性入手,以中共中央下达的重要指示作为工作方向,并且做到理论联系事件,结合时代的发展规律和大学生本身的特点进行制度建设。新形势下,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訓工作已经不局限于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活动和社会活动也成为了党建工作的新方法。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关于党政知识的多媒体学习,或是深入基层群众,在养老院、社区等进行义务劳动等,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个人能力,由优秀的党员干部、辅导员进行督促,不断地提升个人素质。

四、结语

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工作必然是未来我党党建工作的重点,因此针对现阶段大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提升党建工作的有效性也是非常必要的。尽管在目前的工作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随着质量保障机制的建立和不断地创新完善,未来的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也将从各个方面进行针对性改进,从而实现与时俱进,在新形势下实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吴刚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8).

[2] 蒙象飞,孙宇伟.新时期人学生党建工作模式的科学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0(8).

[3] 张南生,刘小莉.浅谈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建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

[4] 何煙,孙威.新形势下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对策[J].江苏高教,2013(4).

作者简介:程嘉奇(1987- ),男,重庆万州人,在职研究生,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职辅导员,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和党建工作。

猜你喜欢
大学生党员新形势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新形势下的外企财务管理建议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党员志愿服务机制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