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19-12-01 11:54黄霄羽田宁宁宋菁柴耀鸿唐子开
北京档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惠民档案馆公众

黄霄羽 田宁宁 宋菁 柴耀鸿 唐子开

摘要:文章论述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必要性包括:政策引导——推动创新服务和文化惠民;档案馆的发展需求——强化文化功能、突出惠民目标与提升服务能力;公众需求——双向互动、增强认同。可行性体现为专业政策的支持、档案馆自身的条件以及服务实践的成效。

关键词:档案馆文化惠民档案服务必要性可行性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archives cultural service for the benefits for the people. The necessity includes: policy guid? ance- promoting innovative service and cultural ser? vice for the people; development needs of Archivesstrengthening cultural function, highlighting the goal of benefiting the people and improving service capaci? ty; public needs-two-way interaction and enhancing identity. In general, the support of professional poli? cies, the conditions of the archives themselve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service practices all indicate that the archives cultural benefiting- people services are fully feasible.

Key words: Archives;Cultural Benefits for Peo? ple;Archives service;Necessity;Feasibility

一、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必要性

創新档案服务是国内外档案馆的新方向。政策的导向、档案馆的发展需求、公众对档案服务的需求变化,推动档案馆开展文化惠民服务势在必行。笔者基于课题研究需要,结合国内外实践,从政策、档案馆和公众三方面阐述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必要性。

笔者选定2007-2019年为时间范围,以“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必要性”“档案馆服务创新的必要性”“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必要性”为检索词,在万方、知网等期刊数据库检索,未发现相关文献。笔者又在ProQuest、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springer等数据库检索,只找到1篇国外文献。可见,成果数量表明国内外对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必要性的研究十分缺乏。

分析文献内容,Cui, Shumin(2015)认为档案的价值和意义通过社会服务来实现,总结了现阶段高校档案服务创新的必要性[1]。需指明,该论文是国内学者发表于国外期刊,内容仍然是国内情况。笔者只以个别档案馆为典型案例,并未整体研究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必要性。由此,本文的创新点是拟立足网络和案例调研,从宏观和微观角度专题分析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必要性。

(一)政策引导——推动创新服务和文化惠民

笔者调研发现,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大量关于文化惠民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其中既有档案业界的政策,也有政治和文化领域的政策。这些政策均提出要求,推动档案馆创新服务和文化惠民,凸显了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必要性。

1.档案业界的政策。近年来,业界政策要求档案馆创新服务,突出文化属性,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正是贯彻业界政策的有力证明。2018年3月,中办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贯彻执行[2]。随后全国档案机构开始改革,档案局馆合一体制逐渐被打破,档案馆的文化属性得到加强,这为档案馆开展文化惠民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机构改革的信号使档案馆开始重新定位自身功能和发展方向。同年7月,国家档案局发文要求,准确把握档案馆的政治、文化和公共属性。档案作为文化的重要母资源,各级综合档案馆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参与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3]。在上述宏观政策的引导下,档案馆需要重视自身的文化属性,凸显出文化惠民服务的必要性。

2019年3月,全国档案局馆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办副主任陈世炬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全国档案工作者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努力谱写档案事业发展新篇章[4]。本次会议为2019年全国档案工作指明发展方向,最突出的一点是要立足档案部门的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不断创新服务,充分发挥其文化属性。如何充分发挥档案部门的资源优势?很明显的一种方法是档案馆向图书馆、博物馆学习,开展文化惠民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同年4月,国家档案局印发《2019年全国档案宣传工作要点》,指出档案工作要守正创新,用好用活档案资源,吸引更多群众走进档案馆[5]。国家档案局的宣传政策表明,只有将档案事业与民众需求结合,不断主动服务、创新服务,才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这也凸显出档案馆开展文化惠民服务的必要性。

不难发现,创新服务是档案业界政策的关键词。政策信号表明,深化改革、提高服务能力是档案馆未来的发展方向,上述政策虽未直接提及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但作为文化事业机构,档案馆应把握政策的东风,努力开展创新和惠民服务,不断促进自身发展。

2.政治和文化领域的政策。除业界政策外,政治和文化领域的政策也不断出台,表明党和政府以及文化领域对文化惠民的高度重视。档案馆作为文化事业机构,迫切需要抓住时机,主动充当文化惠民服务的主体。

政治方面的政策以近年党的报告较典型。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6]。十七大后,文化惠民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全国各地均开始实施文化惠民工程。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7]。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8]。

十七大到十九大报告对文化惠民的政策表述,让人们看到,公众的文化需求随着时代推进而不断高涨,文化机构应创新服务方式,更好地满足公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档案馆作为党和国家的文化事业机构,迫切需要开展文化惠民服务。

政府领域的政策也积极倡导文化惠民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9]。纲要还提出,加强文化产品、惠民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对接[10]。党和政府把文化惠民提到国家层面,目的是使丰富优质的文化服务惠及全体公众,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和国家的科学文化水平。档案馆虽未被列入文化惠民工程的承担主体中,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明确规定档案馆是文化事业机构,要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可见,档案馆应积极融入或参与文化惠民工程中,发挥资源优势,多为群众提供惠民服务。

文化领域的政策更是直接推动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文化部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发挥自身的文化使命,努力保障广大公民的文化权益。2011年,文化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实施重点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包括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11]。2011年至今,文化部共发布19个关于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的文件,足见文化部对文化惠民的大力支持。文化机构一直在探索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档案机构也不能固步自封,而应追随时代潮流,把握文化惠民的政策机遇,创新档案服务。

(二)档案馆的发展需求——强化文化功能、突出惠民目标与提升服务能力

近年来,国内外档案馆文化属性不断凸显和加强,开展文化惠民服务成为档案馆的发展需求。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档案馆若想不被时代淘汰,就必须勇于创新,不断前进。

1.符合目标定位,突出文化功能。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的文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其中“文化事业机构”是档案馆最基本的属性和功能定位,这种定位要求档案馆凸显和强化文化功能。

对档案馆进行目标定位的主要意义是明确其在公众心目中的角色认知,为档案馆在公共服务体系中占据的认可度、职能地位及核心竞争力提供战略导向[12]。古代,档案馆只是保管档案的库房;近代,档案馆的性质因为法国档案改革而转变为开放性机构。针对我国现实,1993年档案局馆合一,行政职能与文化功能杂糅;2003年档案局馆参公管理,加剧了档案馆的行政功能,故档案馆多被视为“行政机构”,文化功能被弱化。在当前信息发达、文化繁荣的社会背景下,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高涨,但档案馆的功能定位弱化文化性,会把希望享受文化服务的公众拒之门外,导致自身在公共服务体系中丧失认可度与竞争力。因此档案馆需开展文化惠民服务来为公众提供文化性突出的服务,明确自身文化属性,与法律规定的文化事业机构功能定位保持一致。

近年来,案例显示国内外档案馆的场馆建设突出文化服务的特点。如美国新建的奥巴马总统图书馆将不再保存实体档案,而是注重档案数字化展示和虚拟体验服务,该馆设计中包含儿童游乐园、滑雪场、户外绿地等设施,凸显文化休闲功能。又如青岛2014年建设市档案馆工商分馆时,“定位一流,打造青岛工商企业历史展览中心”,着重突出对外服务功能设计,便于保护、利用和传承青岛丰富的工商业文化遗产。国内外案例表明,档案馆场馆设计突出文化服务特点已是国内外新潮流,开展文化惠民服务成为必然趋势。

2.打破封闭印象,突出惠民目标。因受传统因素影响,档案馆在公众心目中多是保守封闭形象,这使得公众难以接近或不愿主动走进档案馆。档案法规定,为民众服务是档案馆的责任和义务,保守封闭形象自然不利于档案馆为公众服务。因此档案馆迫切需要开展文化惠民服务,让公众在服务中感受到档案馆的亲民、便民形象,突出惠民目标。

档案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可通过积极主动服务来展现亲民、便民、乐民的服务姿态和形象。如徐州市档案馆举行的“七彩的夏日·童心看档案”活动,设计有“档案小达人”挑战、传统文化专题讲座、民间技艺现场展示与制作等,内容丰富有趣,受到师生好评和欢迎。徐州市档案馆积极开展文化服务,助于改变公众对档案馆的认知,构建自身的亲民、便民新形象。

国外案例同样典型。英国国家档案馆在“探索你的档案周”活动中,其推特话题“探索档案”有超过11000条话题讨论,社会影响可想而知,此活动通过完善有序的策划、内外部营销宣传以及成功的服务管理,为档案馆树立了亲民形象。

3.开发馆藏,提升服务能力。档案馆属于党和国家的文化事业机构,承担着积累和传承文化的重任。进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开放并开发档案资源,在文化惠民导向下开展公共服务,是档案馆服务的延伸,是档案馆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合理选择。

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具有其他文化事业机构难以比拟的资源优势,这些馆藏资源需要被挖掘开发、提供利用,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如英国国家档案馆“幕后之旅”系列活动,开发了包括地图、音乐、艺术、文学作品、间谍等方面的馆藏,引导参与者了解档案背后的故事,发挥出档案的价值。

档案馆开展文化惠民服务,利于提高档案馆的服务能力。首先,文化惠民服务能扩大档案馆用户群体,因為富有文化性的服务能吸引更多类型的受众;同时,文化惠民服务能丰富档案馆的服务内容,将档案馆原先单一的政治属性、事务属性的服务内容拓展至更富文化属性的服务。综合服务对象和内容看,档案馆的文化惠民服务能提升其服务能力,这正是以“为民服务”为宗旨之一的档案馆需要开展文化惠民服务的关键原因。

(三)公众需求——双向互动、增强认同

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必要性还来自于公众需求,公众既有超越档案领域之外的社会文化需求,也有对档案领域内部的专业需求。一方面,社会文化素养水平的提升和社会休闲时间占比的提高使得公众对文化生活和休闲娱乐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档案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也推动公众对档案的关注越来越高,利用需求不断加大。这种内外需求势必推动档案馆开展文化惠民服务,反过来,档案馆也可借助文化惠民服务加强与公众的联系,满足其丰富需求,帮助公众建立对档案馆的社会认同。

1.公众的文化生活和休闲娱乐需求不断增长,呼唤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报告提出的美好生活需求除基本的物质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公众追求精神文化满足的心理性需求,即通过文化生活、文化休闲等形式提升精神文明和文化素质,满足素质提升需求。面对公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作为文化事业机构的档案馆需从公众角度出发,以“惠民”为导向,转变观念,主动服务,创新策略,才能更充分地发挥文化功能。因此,公众注重文化生活和休闲娱乐的需求使得档案馆开展文化惠民服务很有必要。

文化生活是指公民阅读、写作、文娱、体育及其他艺术方面的生活。一方面,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升,公众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增强,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发展广泛的文化兴趣成为公众的现实诉求;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加大力度推进文化建设、提升公民精神文明是促进社会转型的动力之一。基于公民个人及国家宏观层面的需要,丰富公众文化生活,提升公众文化素养成为现阶段需要关注的内容,公众文化生活需求也日益强烈,文化惠民正是党和国家面对这种现实情况而提出的针对性政策。近年来《大秦帝国》《甄嬛传》等剧的热播使大众对历史故事和历史知识产生了极高兴趣,但作为文化传播的有力工具,一些古装剧在细节上却不甚注意,往往出现一些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情节或细节,令人啼笑皆非。这种不严谨的创作态度极易造成公众误解甚至曲解历史真相,不利于中华文化传承,作为保存原始记录的档案馆应主动承担保存、还原以及宣传历史真相的职责,为公众提供符合史实的休闲生活内容。公众文化生活的需求充分显示出档案馆提供文化惠民服务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休闲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公众生活方式,2018年全国居民时间利用调查报告显示,居民一天中个人自由支配活动时间平均为3小时56分钟,约占一天的16.3%[13],公民在自由支配时间中进行的活动包括看电视、听广播、读书以及社交等,公众休闲时间为休闲产业以及文化产品的发展提供空间,对社会文化和经济都有着重要意义。

从目前针对公众休闲娱乐方面创新、开发的情况看,国内外档案馆都进行了尝试,我国故宫博物院、英美国家档案馆都积极依托档案资源开发文创产品,发展档案休闲产业,获得了社会广泛关注。此外,国外档案馆还积极对档案馆空间用途进行探索,如美国国家档案馆举办独立日庆祝活动,进行了生动的音乐表演,以休闲形式帮助公众体验国家历史。这些创新活动是对档案馆定位和功能的新探索,不仅满足了公众的文化休闲需求,在吸引用户眼球方面也达到了良好效果,充分体现出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必要性。

2.公众注重档案服务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需求日益加强,推动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档案领域内部,公众对档案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注重档案服务的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也推动了档案馆开展文化惠民服务。

档案保存的最终目的在于服务。近年来,随着档案在不同领域发挥出巨大作用,关于档案多元价值的讨论也在进行,教育、人文关怀以及经济价值等多元价值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逐渐受到重视。当前,公众对档案服务内容的需求越来越丰富,不再局限于行政管理、业务工作等,而是拓展到教育、历史、文化乃至休闲等诸多方面。如我国和美英等国都将档案视为珍贵的教育资源,针对不同年龄段群体提供针对性服务。英国通过开发一战档案内容为公众提供利用,既能帮助公众了解历史,提升文化素养,也可为士兵及其家人提供人文关怀。公众对档案丰富内容的需求要求档案部门更新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显示出惠民服务的必要性。

另一方面,公众对档案服务形式多样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查阅、复制、展览等形式已难以满足公众的需要,他们更加注重服务形式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同时,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普及为档案馆提供了更多、更先进的服务方式,由此推动档案馆创新服务方式,实现亲民、便民和惠民目标。国外案例富有代表性,如英国开发档案游戏提供用户利用,寓教于乐,帮助用户通过娱乐方式学习档案知识,产生了良好的服务效果。公众对档案服务形式多样的需求必将推动档案馆创新服务形式,达到文化惠民服务的目标。

3.档案馆与公众良性互动,增强社会认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样,档案馆的发展也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面对公众需求的新形势,档案馆需突破保守封闭的局限,积极面向公众,建立良性互动,才能增强社会对自身的认同。

正因为认识到公众的上述需求,国内外档案馆才会更加强调文化服务和惠民服务。如美国国家档案馆为儿童设计的通宵过夜活动在向儿童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改观了他们对档案馆的看法,由“不想去那里”转变为“档案馆非常酷”。法国国家档案馆主动邀请艺术家前来参观,向其介绍档案馆藏及档案工作,增强了艺术界对档案馆的了解。档案馆开展文化惠民服务能吸引更广泛的公众群体,推动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和了解档案馆,让公众与档案馆形成良性互动,增强社会对档案馆的认同。

二、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可行性

档案馆开展文化惠民服务具有充分的可行性。文化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软实力,尤其在互联网时代,文化的重要性越发突出。目前国内外均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各国档案馆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档案馆已在开展文化惠民服务方面有积极探索,并取得明显成效。笔者基于课题研究,在思考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必要性之后,进一步探讨其可行性。

笔者同样以文献研究证明选题的必要性。笔者选定2007-2019年为时间范围,以“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可行性”“档案馆服务创新的可行性”“档案馆文化惠民的可行性”为检索词,在万方、知网等期刊数据库检索,未发现相关文献。笔者又在ProQuest、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springer等数据库检索,也未命中相关文献。可见,成果数量表明国内外对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可行性缺乏研究。这样一来,本文的创新点是借助网络和案例调研,从专业政策、档案馆自身条件、服务实践三方面分析总结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可行性。

(一)專业政策的可行性

随着社会民主意识、文化意识、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档案馆的功能定位从注重为政府机关服务拓展为面向社会大众服务。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不仅需要政策引导,还需政策支持。国内外现实表明专业政策已为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东风。

1.国外已有专业政策的支持。目前,发达国家已发布专业政策来推动档案馆开展文化惠民服务,以美国、英国和加拿大较典型。美国国家档案馆在“2018-2022年的战略目标”中提及要扩大开放度、创新服务方式、加强与公众的联系以及提高公众对档案馆的满意度[14],最重要的是保障公众的文化权益。该政策虽未明确提出“文化惠民”,但“提高档案馆服务能力”“保障公众的文化权益”等目标与笔者解读的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有相通之处,也可视为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政策支持。

英国国家档案馆在“2015-2019年计划和优先事项”中明确指出要促进各部门的合作,确保更广泛地分享创新、经验和专业知识,探索信息管理中的共享服务创新和良好实践[15]。该政策旨在开发新的和令人兴奋的公共计划和服务,使档案馆的日常服务更加高效。虽未直接采用国内的“文化惠民”表述,但该政策的目标显然是要档案馆开展文化惠民服务,保障公众文化权益,加强公众与档案馆的联系。

加拿大图书档案馆2017年制定的“为公众提供的服务战略”中提到服务宗旨是确保用户享受专业和高效的服务[16],该政策凸显了“档案馆开展文化惠民服务”的重要性。“为民服务、使民众获得实惠”的思想和理念已贯穿该馆工作的全过程。笔者访问其官网发现,首页就有“为公众提供的服务”“服务和项目”两个一级目录,公众点击其下面的子目录可获得档案查询和咨询等服务,档案服务的类型和范围广泛,利于满足公众需求。

虽然发达国家的政策表述不尽相同,但本质上均在鼓励档案馆开展文化惠民服务,这些政策有效地支持并促进了本国档案服务,显示出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可行性。

2.国内已有专业政策的支持。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也出台了不少档案专业政策,支持档案馆的文化惠民服务。

2016年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深化和拓展档案利用服务,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档案馆公共服务的认知度和用户满意度[17]。该纲要从国家层面为各级档案馆开展文化惠民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地方各省市也根据中央相关政策出台地区政策,支持档案服务工作的展开。

北京市作为首都紧跟中央政策的步伐,制定了北京市“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等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各城区也分别制定了城区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其中《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尽快建立起与首都快速发展的、特大型的国际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档案服务体系”,满足社会对档案的利用需求[18],在规划的指导下,北京各级档案馆积极展开丰富的档案服务,如2019年北京市档案馆建设了空间更大、技术更先进的新馆,举办了《档案见证北京》《新中国的记忆——市管企业档案联展》《古都新生人民胜利——纪念北平和平解放70周年》《中国档案珍品展》等特色展览服务,吸引了众多公众参与,推动了档案服务的创新发展。

江浙沪地区经济发达,其档案服务的意识和水平也相对较高,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该地区制定了专业政策来助推档案服务的创新发展。2007年起,江苏省编制了各时期的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均提及加大档案开放力度,创新档案服务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19]。在规划指导下,江苏省各级档案馆不断开展文化惠民服务,帮助公众探寻档案里的精彩故事,受到公众热烈欢迎。浙江省除出台各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外,2017年起每年都出台工作要点。2019年2月,《浙江省档案馆2019年工作要点》指出要积极推动改革创新发展,高水平提供档案利用服务[20]。浙江省的档案创新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2019年上半年,浙江地区举办了多次档案创新服务,如德清县档案馆举办家庭档案走进幼儿园家长课堂,宁波市鄞州区档案馆举办“红色档案进学校”活动,这些活动使公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了解档案文化,深受公众好评。这些创新活动正是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体现。

上海市也非常注重出台专业政策指导档案工作发展,2015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本市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加强服务,提升档案开发利用水平,努力开辟档案利用新途径,提高档案工作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效果[21]。近年来上海市各级档案馆不断创新档案服务方式,开展文化惠民服务,举办了“印象上海”“上海创新发展档案展”“辛亥革命在上海”等多种创意展览,让公众收获更多文化知识。

我国从中央到地方专业政策的共同点显然均鼓励档案馆开展文化惠民服务。在专业政策支持下,各地各级档案馆的文化惠民服务层出不穷,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有效拉近了公众与档案馆的距离,这充分说明我国档案馆开展文化惠民服务是可行的。

(二)档案馆自身条件的可行性

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具体实施,离不开自身条件的支持,如馆藏状况、服务设施、人才队伍与技术条件等。如果已具备这些条件,档案馆的文化惠民服务就能顺利展开,具有可行性。

1.馆藏资源丰富。丰富的馆藏资源是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基础。从整体数据看,截至2017年底,全国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65371.1万卷、件,照片档案2336.5万张[22]。我国综合档案馆是收藏各类档案文献的重要场所,保存着大量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理区域形成的覆盖社会活动各个领域的历史文化信息。它们正是文化惠民服务的承担主体。

从单个档案馆看,我国的第一历史档案馆保管的明清历史档案共74个全宗,约1000余万件(册),其中明代档案3000多件,其余绝大多数为清代档案[23]。这些丰富的历史档案可帮助公众清晰了解明清两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是人们认识历史的可靠工具。除历史档案外,档案馆还有形形色色的档案可提供服务,如家谱档案可让人们寻根溯源,民间艺术档案可让人们了解传统文化。因此,从数据、种类看,我国综合性档案馆馆藏资源丰富,具备提供文化惠民服務的基础。

2.服务设施健全、亲民。良好的服务设施是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实施的重要保证。借助网络和文献调研,笔者发现国内外档案馆的服务设施多具有健全、亲民特点,显示出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可行性。

服务设施的健全体现在各类服务性功能区的建设。如浙江省档案馆2009年启用曙光路新馆,设置有容纳400人的学术报告厅、容纳200人的功能厅、容纳100人会议厅和多达6000平方米的各类展览厅和专业阅览室,大大提升了该馆的服务能力。又如广州市国家档案新馆,新馆二期工程主要突出公共服务功能,打造了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大型广州历史记忆展厅、专题档案展厅和专业化声像档案利用、制作室。这些展厅、体验空间等服务性功能区的建设充分显示出该馆服务设施的健全,也为公众更好地利用档案,感受档案的魅力创造了良好条件。

服务设施的亲民主要体现在档案馆内部为公众提供便利的文化休闲场所和设施。如英国国家档案馆大厅宽敞明亮,布置有网吧、书店、展厅、咖啡厅等休闲设施,公众可在网吧上网浏览信息,在书店悠闲惬意地闲逛,在展厅欣赏精美的展览,在咖啡厅享受醇香的咖啡等。这些硬件设施都充分体现了档案馆的人文关怀,保证用户在查阅档案、参观展览之时能享受便民措施,并收获心理生理的双重愉悦,充分感受档案馆的亲切友好。该馆的成功案例可为我国档案馆设施的建设提供借鉴。

3.人才的可行性。充足的人才资源是档案馆实施文化惠民服务的前提之一,我国档案馆的文化惠民服务有馆内人才和社会人才作为保障。

在馆内人才方面,据《2017年度全国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档案馆基本情况摘要》,我国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综合档案馆共有专职人员48505人,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职员有66%,具有档案专业程度的职员占比11.05%[24]。2017年起,我国国家档案局实施人才工程,面向全国选拔档案专家和档案领军人才,加强档案事业发展所需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和宣传,充分发挥档案专家的示范效应,不断优化档案干部队伍结构,提高档案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取得了良好效果[25]。

在社会人才方面,档案馆开展文化惠民服务需要大量文化创意人才。虽然我国目前文化创意人才不足,结构发展不平衡,且供需矛盾也不断加剧,但我国2014年起启动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扶持培养一大批青年设计人才,为文化产业创业创意积蓄后备力量[26]。同时,我国还能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开放性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模式,吸纳社会力量来充实人才队伍。如与博物馆、艺术馆等其他文化机构合作,以得到各界专家的支持。还可在全职员工外雇用兼职人员,包括公众博物馆专家、作家、传播专家和摄影师等,为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提供多样化的支持[27]。

4.技术的可行性。“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基石是档案馆丰富的档案资源,但这些资源也需要以恰当形式展现出来,才能保证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成效。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求知渠道、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等,都发生变化,传统僵化、刻板无趣的服务形式是难以满足现代人需求的。目前,我国已有不少较成熟的先进技术来加持档案馆的文化惠民服务。

以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档案展览为例,古典文籍加工制作技术、数字沙盘技术、全息成像技术、特效影院技术、互动触摸技术、互动投影技术等已被熟练地运用于其中[28]。又如珍贵档案和古籍文献的呈现,能借助3D展平技术,使得原件信息被细腻完整地采集,目前在国内档案行业,已有多数用户采用了具有3D展平技术的专业级扫描仪进行仿真复制的图像采集,为用户提供更完美的影像细节[29]。

除成熟技术外,一些先进或前沿技术,如数字人文技术也是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重要推力。例如,华盛顿学院档案馆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让公众在不接触历史文物的情况下观看和感受历史文物和文件,数字人文将人文学科与档案领域紧密关联,文本挖掘、数据分析、可视化等数字人文技术的发展应用,为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提供技术支持,拓宽档案开发利用的范围,丰富档案开发利用的手段与途径。

(三)服务实践的可行性

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关注重点从传统的查询利用向更加亲民、便民、利民以及惠民的服务转型,强调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以创意为导向的文化服务,最大程度发挥档案馆的文化服务功能。国内外档案馆、博物馆以及图书馆等相关领域均进行了实践探索,为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积累了宝贵经验,笔者选取典型案例来证明其实践可行性。

1.服务突出文化休闲。生产力的发展使公众休闲时间呈上升趋势,服务突出休闲成为文化机构的服务特点和发展趋势,从近年国内外档案馆服务的实践案例看,已具备文化休闲的特点,包括为公众提供休闲活动或场所,通过休闲性的服务吸引用户关注和参与。英国国家档案馆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举办一系列文化休闲活动,如2019年5月举行的时间旅行项目,邀请4岁以下的儿童及其监护人参加活动,共同旅行学习。而我国档案馆也在服务中突出休闲,如深圳市龙华区档案馆将自身定位为亲民的文化共享平台,馆内提供各类文化沙龙空间,公众可在馆内欣赏观澜河的美景。国内外档案馆在服务中突出文化休闲特点,已开展大量实践,获得用户关注和好评,证明目前档案服务已具备文化性和惠民性的特点和基础,在实践层面具有可行性。

2.服务以人为本。档案馆作为面向全社会的文化机构,提供服务需要以人为本,把握档案与人的联系和结合,充分考虑到不同群体的特点,提供针对性服务。从现实案例看,国内外档案馆均十分关注档案服务的人文关怀,针对不同群体提供特定服务,表现出以人为本的特点。如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发起强制收养历史项目,针对受害者群体提供历史查询、经历交流以及心理咨询等服务。又如我国福建省档案馆举行抗战老兵亲查档案活动,为抗战老兵及其家属复制、赠送抗战档案,保留珍贵的抗战记忆。国内外档案馆针对不同群体提供服务的实践成效显示出人文关怀特点,证明目前档案服务已具备以人为本的特点和经验,具备文化性和惠民性的基础,也说明文化惠民服务在实践上具有可行性。

3.服务创意取胜。互联网时代,创新成为重要的经济动力,新颖的创意、项目往往能直击人心,吸引眼球。在文化服务方面,虽然档案馆坐拥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资源宝藏,但如何利用新颖的创意开发档案资源,提供服务成为取胜关键。从国内外档案馆、博物馆等领域的服务实践看,创意取胜已成为文化服务的重要特点之一。如英国国家档案馆开发了一系列特色档案小游戏,巧妙地将档案知识融汇到游戏关卡中,使用户可在游戏过程中了解历史,提升文化素养。又如美国档案馆和我国博物馆都立足馆藏资源开发文创产品,如美国的报纸雨伞、我国的朝珠耳机等,档案馆利用文创产品的创意吸引公众关注文创产业,不仅可获取经济收益,还能提升公众的文化兴趣和关注度,兼顾文化性和惠民性,也从实践证明了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可行性。

4.服务注重时机。档案作为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在提供服务时注重特殊时机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达到提高社会关注度的目标。国内外档案馆的文化惠民服务都表现出注重时机的共性特点。如英国国家档案馆以伦敦建筑节为契机,于2019年6月举行旅游活动,邀请民众游览参观国家档案馆建筑。再如,我国南京市档案馆把握儿童节时机邀请南京日报社的小记者和南京各小学的学生代表进馆参观,帮助小朋友了解南京城的历史与变迁,发挥了很好的教育作用。通常情况下,节庆、纪念日等时机往往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或是为公众提供节日休闲,或是与公众一起进行纪念活动,档案馆在服务中注重特殊、重要的时机往往能与公众产生更紧密联系,体现出档案馆的“惠民”特点。实践证明了档案馆把握时机来提供服务效果良好,具有可行性。

5.服务跨界共赢。互联网时代,各领域跨界合作成为取得成功的重要方式,档案馆也在服务实践中注重跨界合作,成效显著。档案馆跨界合作的对象广泛,既包括博物馆、图书馆以及文化馆等文化机构,也包括不同企业。如北京市档案馆与首都博物馆合作,整合双方资源,共同举办“北京的胡同四合院”展览。再如,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与鼎盛公司合作,共同建设“丝绸档案档企合作基地”,实现共赢[30]。还如博物馆积极与电子游戏公司的跨界合作为档案馆提供了充足的借鉴经验,在“寓教于乐盘点十大历史题材游戏”之中排名第一的《刺客信条》就是典型的博物馆与游戏行业的跨界成果,游戏中展示了不同时代的众多欧美古建筑,吸引了游戏玩家对相关历史和博物馆的关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档案馆作为与博物馆相同的文化机构,同样可立足自身丰富资源,通过跨界合作拓展服务的方式和渠道。档案馆以跨界合作提供档案服务,也从实践证明了档案馆文化惠民服务的可行性。

*本文是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文化惠民导向的档案馆公共服务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8GLB018)的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 Cui, Shumin. A study on the necessity and imple? mentation strategies of university archive service innovation in information era [J].PROCEEDINGS OF THE INTER? NATIONALCONFERENCEON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 OGY,2015(35),543-546.

[2]中共中央办公厅.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EB/ OL].[2019-04-22].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 2018-03/21/c_1122570517.htm.

[3]国家档案局.准确把握档案馆工作的三个属性奋力推进新时代档案馆工作[EB/OL][.2019-04-10].http://www.saac.gov. cn/daj/ywgzdt/201809/cdb286a150fe4cd7ac8047a9f90da93c.shtml.

[4]宁宇龙.将期待化为行动以实干开创未来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在北京召开陈世炬出席会议并讲话李明华作工作报告[EB/OL][.2019- 04- 10]. http://www.saac.gov.cn/daj/ yaow/201904/e8d2a81289004da5a4803c1934cf0dd3.shtml.

[5]國家档案局.2019年全国档案宣传工作要点[EB/ OL].[2019- 04- 22].http://www.saac.gov.cn/daj/yaow/ 201904/b3241023a5a14437b79c4eab5e1c90fa.shtml.

[6]胡锦涛.胡锦涛在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文[EB/OL][.2019-04-10].http://www.gov.cn/ld? hd/2007-10/24/content_785431_7.htm.

[7]胡锦涛.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9-04-10]. http://www.xinhua? 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_7.htm.

[8]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9-04-10]. http://cpc.people. 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9.html.

[9]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EB/OL][.2019-04-11]. http://www.gov.cn/2011lh/content_1825838_11.htm.

[10]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EB/OL].[2019-04-11].http://www.12371.cn/special/sswgh/wen/#16.

[11]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2019-04-10].http://zwgk.mct.gov.cn/ auto255/201112/t20111201_472436.html?keywords=.

[12]江潇,陈丽.公共档案馆的功能定位及形象塑造[J].四川档案,2017(3):31-32.

[13]中国日报网.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EB/ OL].[2019- 04- 1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1623610083542134989&wfr=spider&for=pc.

[14]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United States.2018–2022 Strategic Plan[EB/OL].[2019- 04- 16].https://www.ar? chives.gov / files / about / plans - reports/strategic- plan / 2018/strategic-plan-2018-2022.pdf.

[15]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United Kingdom .Ar? chives Inspire: The National Archives plans and priorities 2015-19[EB/OL].[2019-04-16]. http://www.nationalar? chives.gov.uk/documents/archives-inspire-2015-19.pdf.

[16]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Strategy for Services to the Public[EB/OL].[2019-04- 16]. http://www.bac- lac.gc.ca/eng/about- us/Pages/ strategy-services-public.aspx#scope.

[17]国家档案局.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EB/OL].[2019- 04- 16]. http://www.saac.gov.cn/daj/ yaow/201604/13520453b74a4146a5195adfbd0fa5b9.shtml.

[18]李花.依法治档深化服务推动档案事业持续科学发展——《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发布[J].北京档案,2016(10):5-6.

[19]江苏档案信息网.江苏省“十一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EB/OL].[2019-04-16]. http://www.dajs.gov.cn/art/ 2007/11/19/art_384_35416.html.

[20]浙江省档案局.浙江省档案馆2019年工作要点[EB/OL].[2019- 04- 16]. http://www.zjda.gov.cn/art/ 2019/2/27/art_1378487_30536592.html.

[21]上海市档案局.上海市档案局印发《深入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本市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工作措施》的通知[EB/OL].[2019-04-16]. http://www.ar? chives.sh.cn/dazw/ywzd/201507/t20150728_42373.html.

[22]国家档案局.2017年度全国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档案馆基本情况摘要(二)[EB/OL].[2018-09-10].http://www.saac.gov.cn/ daj/zhdt/201809/5f431e512259458895a2186c9ef66ae6.shtml.

[23]百度百科.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EB/OL].[2019-04-17]. https://baike.baidu.com/item/% E4% B8% AD% E5% 9B% BD% E7%AC%AC%E4%B8%80%E5%8E%86%E5%8F%B2%E6%A1% A3%E6%A1%88%E9%A6%86/1023192?fr=aladdin#2_1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局. 2017年度全国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档案馆基本情况摘要(一)[EB/OL] [2018-09-10].http://www.saac.gov.cn/daj/zhdt/201809/ bc8ebfd256b54f3abc4c076eea65b9b3.shtml.

[25]中国档案报.国家档案局部署2017年全国档案专家选拔工作[EB/OL].http://www.saac.gov.cn/daj/yaow/ 201706/bbf5a02236414d72939306703c7d9cdb.shtml.2017-06-13/2019-04-26.

[26]百度百科.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EB/ OL].[2019- 04- 20].https://baike.baidu.com/item/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22177304?fr=aladdin.

[27]黄霄羽,杨青青.美国国家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探析及启示[J].档案学研究.2018(6):119-123.

[28]杨安荣.数字展陈技术在档案展览中的应用[J].档案时空,2017(12):10-11.

[29]百家号.3D展平技术在珍贵档案、古籍仿真复制中的应用[EB/OL].(2018-04-17)[2019-04-26].http://baiji? ahao.baidu.com/s?id=1597968852910451267&wfr=spi? der&for=pc.

[30]袁倩.关于美国社交媒体战略的人文关怀与档案服务路径创新的思考[J].档案与建设,2019(2):42-45.

作者單位: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惠民档案馆公众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坚定不移抓教育 践行初心惠民生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when与while档案馆
因地制宜 推惠民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