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钱荒”的考验

2019-12-01 11:56
投资与理财 2019年8期
关键词:钱荒工业品熊市

2013年中国经济处在弱复苏周期的顶部,全年GDP增速7.8%,相较于2012年下滑0.1个百分点。价格体系出现分化,CPI处在温和通胀的区间,CPI同比从2%提升至3%左右,PPI同比仍然是负值,但跌幅收窄。政策没有太大的动作,但市场流动性紧张,6月和12月发生的两次“钱荒”造成对流动性冲击;此外,2013年银监会“8号文”限制银行理财对非标资产的投资,是本轮去杠杆的起点。

股票:结构性牛市。2013年主板延续调整,而创业板则一枝独秀,全年上证综指下跌7%,创业板指大涨83%,分化严重;全部A股中有69%的个股上涨,8%的个股翻倍;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16%,中位数14%。移动互联网的爆发使TMT板块成为市场的焦点,外延并购带来的业绩增长也使成长风格步入了业绩的上行期,在估值和业绩的共同推动下,成长风格取得了全年41%的涨幅;而金融、周期等大盘蓝筹整体收益为负。

债券:大熊市。2013年,债市可以说是十分惨烈,十年国债收益率全年上升了近100个bp,年底一度上升到4.6%,创下2006年以来的新高;中长期债券基金平均收益率仅0.14%。上半年经济低迷使长债利率小幅下行;而6月之后在“钱荒”事件的冲击下,债券市场开始步入熊市,三季度经济和通胀意外的回升,也对债市形成了负面影响。信用利差上半年震荡下行,而下半年在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下快速上升,全年小幅上升8个bp。

房地產:牛市,政策转为紧缩。2013年百城平均房价上涨12%,一线城市大涨23%,二、三线分别上涨10%和5%。2月底,国五条出台,要求重启以限购限贷为核心的调控政策,房地产的政策紧缩周期再度开启;3月初,又出台补充政策,增加二手房交易征20%个人所得税,二手房交易市场温度骤降。这次房地产政策调控直到2014年年初才起到效果。

商品:熊市。实体经济整体疲弱导致商品市场震荡下跌,南华商品指数全年下跌12%,工业品指数下跌17%。上半年需求下滑明显,工业品指数跌幅一度超过20%;下半年经济暂时回升,工业品价格保持稳定。农产品和能源在经济周期顶部表现出了较好的持续性,全年窄幅波动。

外汇市场:日元大幅贬值,美元、欧元、英镑窄幅波动。2012年12月安倍经济学出台,以降低企业税负等“亲企业”政策和日元贬值为核心;2013年日本央行新行长上台,开启了无限量的超大规模货币宽松,造成了日元在2013年大幅贬值,相对人民币贬值21%。

黄金:大熊市。黄金价格在238-346元/克的区间波动,上交所黄金价格下跌9%,黄金ETF下跌10%。美联储在2013年多次释放退出量化宽松的信号,并在2013年底正式宣布,黄金的吸引力下降。

货币基金:收益率基本持平。2013年货币基金的平均收益约4.1%,与2012年基本持平。6月之后流动性极为紧张,两次“钱荒”导致利率快速上升。

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小幅上升。2013年全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4%,相比2012年上升0.3个百分点。

数字货币:大牛市。比特币价格全年上涨55倍。2013年塞浦路斯债务危机所引发的传统金融机构信任危机,比特币价格暴涨,很多炒家入场比特币市场。

猜你喜欢
钱荒工业品熊市
工业品市场营销模式创新思考分析
数字孪生与质量评价——基于工业品电商平台的创新与实践
秋季化肥需求不足 未来或仍持续“熊市”
工业品市场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封面文章 熊市加减法
钱荒遇上货币空转
熊市未到买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