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后凸成形术结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评价

2019-12-02 09:50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成形术球囊骨密度

钟 辉

(广东省兴宁市中医医院门诊 , 广东 兴宁 514500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临床治疗中的一类重要方法即为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 KP),实施椎体后凸成形术(KP)治疗可以帮助骨折导致的急性疼痛得到缓解,不过由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骼疼痛、骨骼复发问题仅通过椎体后凸成形术无法得到有效解决[1-2]。所以学者认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在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应该实施抗骨质疏松治疗[3]。本研究具体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3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结合唑来膦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起止时间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共选取我院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参与研究,全部患者均接受美国Prodigy Advance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确诊为骨质疏松症;临床均有胸腰背部持续性疼痛表现;均通过CT或者MRI诊断为新鲜骨折。依据手术后用药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中包括18例男以及12例女,年龄平均(60.82±5.63)岁;对照组30例患者中包括19例男以及11例女,年龄平均(60.95±5.41)岁。全部患者均排除脊髓及神经根受损、病理性骨折、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2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方法:2组患者均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经透视引导进行双侧椎弓根穿刺,在椎体中刺入套管针,等到从侧位观察到针尖较椎体后缘超过2-3 mm左右即可停止穿刺,将内芯取出,完成工作通道的建立。先通过空心椎体完成组织活检的钻取,利用实心椎体钻建立一条球囊通道,将实心锥体钻拔出与压力注射装置连接。于侧位透视下在椎体的前3/4位置将球囊置入。通过连续的透视将碘海醇对比剂注入,实现球囊的慢慢扩张。观察并对球囊注射器的压力数值进行准确记录,进行加压,等到压力为50psi(1psi= 6.8948 kPa)的时候将内芯取出,保证椎体内球囊能够扩张。扩张压力值最大不能超过250 psi。等到球囊到达椎体上下终板的时候或者检查显示椎体高度恢复满意后即可停止加压,将对比剂抽出并将球囊撤出,继续对另一侧进行相同的操作。调配好甲基丙烯酸树酯骨水泥后在连续透视下借助骨水泥注入器低压下注到椎体中,保证填充满意。于正侧位透视下对骨水泥的分布进行观察,在骨水泥凝固前对套管进行几圈的旋转穿刺,保证和骨水泥分离,接着将穿刺针拔出,将无菌敷料覆盖在其上。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后第2天静脉注射1次唑来膦酸,剂量为5mg,注射时间保持在15分钟以上,如果用药后有副反应表现,给予患者多喝水。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后第2天给予钙剂联合活性维生素 D,剂量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决定。

3 观察指标:疼痛程度。在治疗开始前、治疗后1个月以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利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法进行腰背部疼痛程度评价,分值在0-10分之间,得分越高,患者疼痛越明显。(2)血清骨代谢指标。在治疗开始前、治疗后3个月以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测定患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25-羟基维生素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另外测定患者腰椎骨密度。(3)不良反应。比较2组治疗后发热、肌痛、头晕头痛、乏力各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5 结果

5.1 2组疼痛程度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结果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治疗后不同时间疼痛情况比较分)

5.2 2组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对比: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BAP出现升高,治疗6个月继续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BAP在治疗后3、6个月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不同时间TRACP-5b均没有明显变化,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TRACP-5b逐渐下降,P<0.05;2组治疗后3、6个月25-羟基维生素 D均有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增加,对照组治疗后逐渐下降,2组治疗后骨密度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5.3 2组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5例,包括1例发热、1例肌痛、2例头晕头痛、1例乏力,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3例,包括1例发热、1例头晕头痛、1例乏力,发生率为10%,对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唑来膦酸属于第三代双磷酸盐的一种,用药方式一般经静脉注射,主要用于抗骨质疏松治疗,经对甲羟戊酸通路进行抑制,阻止破骨细胞形成,阻碍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对破骨细胞起到诱导作用,促使其凋亡,减少骨转换,避免骨量丢失,帮助骨量得以增加,减少再骨折发生可能[4-5]。有研究发现,选择唑来膦酸每年进行1次静脉注射,3年后患者椎体骨折发生的风险能够下降接近70%[6]。从本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基础上结合唑来膦酸治疗,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从临床实践来看,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会较骨密度的改变更早,通过对骨代谢标志物水平进行测定能够帮助进行骨转换率的判断,可以将骨形成及骨吸收情况早期、动态的反应出来,有助于临床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7]。从本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骨代谢指标BAP、TRACP-5b在治疗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治疗后腰椎骨密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唑来膦酸使用后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急性期不良反应,不过远期不良反应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本研究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P>0.05。且不良反应程度均较轻,通过及时的对症处理得以消除,不影响整体疗效。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唑来膦酸治疗,能够明显提升骨密度,改善骨代谢,缓解疼痛,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成形术球囊骨密度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宫颈阴道双球囊与米索前列醇在高危产妇引产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