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X线检查与超声检查对照研究

2019-12-02 09:50柏桂森陈亚岩廖佳音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髋臼符合率股骨头

柏桂森 陈亚岩 廖佳音 熊 艳

(深圳市龙华区妇幼保健院 , 广东 深圳 518131 )

髋关节发育不良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这一疾病不仅会对患儿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而且还会使其生活质量降低。临床中,X线技术是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的一种常用技术,但对于出生未超过6个月的患儿来说,关节构成以透明软骨为主,此种诊断方式则不能将髋关节形态显示出来,且有一定辐射影响[1]。超声技术作为临床常用诊断技术之一,此种技术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重复性强,且无辐射[2]。基于此本文择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91例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对比分析对其行以X线检查与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择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91例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所选患儿均经过临床症状检查,且通过核磁共振成像等检查确诊,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年龄在8个月以下,排除畸形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所选患儿家属均知晓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另外本次研究已经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男49例,女42例,年龄最大为8个月,最小为1个月,年龄均值为(3.3±0.7)个月。

2 方法:(1)X线检查。通过DR GE X光机(1000mA)进行检查,选择标准前后仰卧位,使盆骨处于对称状态,对盆骨部位进行摄片,并分别在髋关节外展45°和内旋45°的状态下对骨盆部位进行摄片。(2)超声检查。通过GE LOGIQ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儿进行检查,选择仰卧位,将线阵探头设置为5-7MHz,通过高频线阵探头对髋关节进行检查。采用Graf法进行检查:①Ⅰ型:正常,α角≥60°,β角≤55°;②Ⅱa(+)型:稍有缺陷,α角介于50°-55°,β角无要求;③Ⅱa(-)型:有缺陷,α角介于50°-55°,β角无要求;④Ⅱb型:有缺陷,α角介于50-55°,β角无要求;⑤Ⅱc型:严重缺陷,α角介于43°-49°,β角≤77°;⑥D型:严重缺陷,α角介于43°-49°,β角>77°;⑦Ⅲ型:脱位,α角<43°,β角无需测量;⑧Ⅳ型:高度脱位,α角<43°,β角无需测量。

3 临床观察指标:对比2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并分析超声Graf法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

5 结果

5.1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X线征象:本次研究29例X线检查显示异常,17例患儿髋臼变浅,且呈三角形或碟形,髋臼角加大9例,其中8例髋臼角载40°以上,髋臼角最大者达到58°,16例患儿股骨头骨骺出现比健侧晚,不规则,外形小,其中出现在Per-kins-Ombredanne线外上区2例;Shenton-Menard线不连续3例;Andren-von Rosen线落于髂前上棘前方7例;3例无特异性X线表现。

5.2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超声表现:本次研究10例超声检查显示异常,7例髋臼斜度在50°以下,髋臼间和股骨头有较宽间隙的患儿有5例,髋臼与股骨头无法完全嵌合,髋臼盏受压发生变形,骨性髋臼发育不佳,3例结合使用实时超声结果显示髋关节韧带松弛,关节不稳定,1例无特异性表现。

5.3 2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对比:经过检查,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9.01%,X线检查诊断符合率为68.13%,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见表1。

表1 2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对比(n,%)

5.4超声Graf法检查的诊断效能分析:超声Graf法检查的敏感度为86.81%、特异度为100%、符合率为93.41%、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3.52%,见表2。

表2 超声检查的诊断效能分析(%)

讨 论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作为小儿的运动畸形之一,指的是在发育期间髋关节存在空间上不稳定及时间上不稳定的一组病变总称,以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全脱位以及髋臼发育不良为主要病理状态[3]。从影像学表现上来看,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表现为股骨头与髋臼窝对位不匹配,通常在生长发育期间出现动态变化。通常情况下,此种疾病的症状相对较轻,且无明显临床表现,因此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4]。

针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可通过影像学手段进行检查,但X线检查中会有电离辐射产生,这将对患儿性腺产生反射性损害,同时此种方式无法将软骨以及软组织情况显示出来,而患儿股骨头与骨骺均属于软骨,因此X线无法将髋关节影像全面地展示出来,影响观察的全面性,进而降低了诊断敏感度[5]。相对于此,高频超声检查可利用界面成像,将未完全骨化的髋关节状态完全显示出来,还可以实现动态观察,尤其是对股骨头并未骨化的患儿来说,可以为早期诊断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超声检查不会产生电离辐射,重复性良好,精确性和敏感度均比较高[6]。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中,超声技术应用广泛,此种诊断方式对软组织的穿透力良好,可通过界面成像原理进行检查,可以有效观察早期因软骨组成的婴幼儿髋关节状况,此种检查方式在年龄8个月以下的婴儿中适用,具有较高的敏感程度,可以对髋关节细微异常改变予以发现。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性特点,这也是其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诊断中,超声检查的应用可以为早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可反复使用。另外超声检查属于动态检查方式,其不仅可以获得髋关节标准图像,还可以评估髋关节状态,检查期间对髋关节结构的动态观察是了解髋关节形态结构的关键方式,所以超声检查属于三维图像检查方式。但伴随小儿年龄增加,髋关节结构也发生变化,将会阻挡超声波进入,限制其对髋关节的观察能力,不能作为长期跟踪的有效方式。本次研究中,超声检查发现髋臼斜度异常、髋臼间和股骨头有较宽间隙、髋臼与股骨头无法完全嵌合、髋臼盏受压发生变形、骨性髋臼发育不佳等表现,在超声检查中,获得标准图像是诊断的关键。本次研究比较了X线与超声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9.01%,X线检查诊断符合率为68.13%,由此可见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中,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明显比X线高,应用价值显著,这可能是与超声可以将软骨性股骨头与髋臼之间位置关系清晰地显示出来相关。超声检查过程中,股骨头骨化中心可以形成相对连续的弧形强回声带,同时后方声影清晰,股骨头软骨成低回声带,在骨化中心周围包绕,其中有中等回声,且呈散点状[7]。Graf法作为静态检查方式之一,为超声诊断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髋臼骨性用α角表示,α角与髋臼骨性发育成正比;髋臼覆盖软骨部位用β角表示,β角与覆盖形成情况成反比[8]。本研究中,超声Graf法检查的敏感度为86.81%、特异度为100%、符合率为93.41%、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3.52%,说明在髋关节检查中,超声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比较高,可准确测定髋臼形态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中,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临床诊断价值明显,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髋臼符合率股骨头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使用金属骨小梁髋臼和组配重建柄对伴严重骨缺损的松动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的治疗结果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包容程度对Perthes病患儿术后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周围股血管分布情况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股骨头坏死可不手术治疗吗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