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下行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围术期护理

2019-12-02 09:50彭昭君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摘除术孔镜椎间

彭昭君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 , 辽宁 大连 116033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脊柱疾病,而手术则是现阶段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方式之一[1]。随着微创技术的逐渐完善和进步,椎间孔镜下行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围术期护理干预则会对手术的顺利开展和术后恢复造成直接影响。本研究主要分析了椎间孔镜下行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具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文所选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全部患者均满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诊断标准[2],同时经影像学检查证实;并排除手术禁忌证患者。全部30例患者中,17例男性,13例女性;患者年龄为23-55岁,平均年龄为(37.5±2.6)岁;病程为4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1.2±1.6)个月。

2 方法:全部患者均接受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并为其提供科学和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内容如下:(1)术前护理。①护理人员在术前应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原有疾病、主要体征和症状等进行了解,协助患者完成相关的术前辅助检查,对手术禁忌证进行了解和排除。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详细告知患者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操作过程、特点、麻醉方法、术中配合、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相关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相关的手术知识,让其思想顾虑有效减轻,让其情绪保持平稳和乐观,让手术的开展能更加顺利。③体位训练。护理人员在术前3天应指导患者开展手术体位耐受训练,患者选择俯卧位,头部应偏向一边,双手应向后尽可能抬高,持续俯卧时间应超过1小时,让手术能顺利开展。④术前准备。告知患者术前6小时应严格禁食禁饮,避免术中改变麻醉方法和手术方法。术前1天进行皮肤准备工作,选择肥皂水对术区皮肤进行清洗,同时选择浓度为75%的乙醇进行消毒,然后选择无菌巾进行包裹;手术当天早晨应剃毛,然后选择浓度为75%的乙醇进行消毒,再选择无菌巾进行包裹。(2)术中护理。巡回护士应认真做好查对工作,为患者构建静脉通路,并协助麻醉医师对患者实施麻醉处理。器械护士应将相关的手术器械准备好,同时和巡回护士仪器认真进行清点核对。消毒铺巾,在患者皮肤完全干燥后则应将护皮膜贴好,贴膜应紧密贴合皮肤,面积应充分大,并选择脑外科护皮膜贴在两侧,避免冲洗液渗漏而引起患者不适。护理人员在传递物品和器械时应保证轻柔、迅速、准确,和手术医生的配合应熟练,让手术时间有效缩短,让患者痛苦程度和手术并发症减少。(3)术后护理。①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在术后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包括呼吸、脉搏、血压等,直到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平稳,在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告知临床医生,并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术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切口敷料进行认真观察,如果切口敷料存在少量渗血,则应及时对敷料进行更换,让切口保持干燥,如果切口敷料存在较多渗血,则应及时向临床医生反馈,并进行对症处理。对切口敷料进行有效保护,避免脱落而导致切口被污染,进而引起切口感染。返回病房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运动和感觉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对患者是否存在大小便失禁、鞍区麻痹、头痛、腱反射异常、足下垂等进行详细观察。对双膝关节进行有效保暖,避免关节受凉而出现酸胀不适。患者在术后第1天应严格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应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床单元应保持干燥和整洁;患者在术后第2天则可在腰围辅助下下床活动。如果患者在术后4小时没有出现不适,则可进食容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或流质食物,患者在术后第2天则可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进而来对胃肠蠕动进行改善,防止出现便秘。②功能锻炼:患者在术后12小时即可开展直腿抬高运动,每天3-5次,每次2-3分钟,避免发生神经根粘连。选择飞燕式、三点式、五点式开展腰背肌功能锻炼。早期锻炼适合采用五点式,支撑点选择双足、双肘、头,向上悬空抬起腰臀部和背部,以患者耐受为宜。③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出院后应睡硬板床,下床活动时应将腰围佩戴好,术后1个月内应注意卧床休息,不能负重,加强保暖工作,避免受凉。坚持开展腰背肌功能锻炼,直到恢复正常活动。

3 临床观察指标:选择数字评分法(NRS)来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腰腿痛程度进行评估,患者分值越高则表示其疼痛程度越严重[3]。

4 统计学分析:选择SPSS软件来统计和分析本实验相关数据,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彻底消除或者显著缓解,术后并没有发生并发症;患者术后的腰腿痛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的腰腿痛VAS评分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的腰腿痛VAS评分观察(分,

讨 论

在微创手术逐渐完善和进步的过程中,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采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能对各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处理,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特别适用[4]。

而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时,为其提供系统和科学的围术期护理干预非常重要[5]。通过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和术前准备等术前护理,能让患者的心态保持平稳,让手术的开展更加顺利;通过术中护理,积极配合手术医生开展手术,能让手术时间显著缩短,让患者痛苦程度减轻;通过术后护理干预,则能让手术效果显著提高,让术后并发症减少,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综上研究所述,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时,为其提供科学和合理的围术期护理能保证手术顺利开展,促进其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摘除术孔镜椎间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颈椎反弓对C4~5节段椎间孔形态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对单节段DLSS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高龄患者白内障摘除术的安全性及手术疗效分析
揭开腰椎间孔镜的面纱
关于“牙髓摘除术、根管治疗术”二词的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