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2019-12-02 13:14盛红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文明礼貌

盛红

摘 要:行知思想“教育即生活”是指生活的每时每处都有教育意义。教育不只是书面与口头的东西,如认字、做题或是画画、念诗、唱歌。教育要将孩子的生活内容作为范畴,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清洁卫生; 文明礼貌; 阅读思考; 探索发现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0-095-001

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是指:生活中每时每处都有教育的意义。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要使孩子有良好的习惯,应先从家庭的早期教育入手,因为家人是儿童的亲人,是儿童最亲密、最信赖的人。

未来世界是智能化世界,它需要的不只是ia,也需要管理和控制ia的人。试想:一个连自己都管理、控制不了的人,如何去管理人工智能世界?因此,所有与孩子相关的成人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要在孩子的生活中养成一些良好习惯。

1.养成清洁卫生的习惯

好的卫生习惯不仅关系到孩子的生活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孩子的健康问题。在讲卫生问题上,我会跟孩子用他喜欢听的语言讲话,比如:如厕后,孩子经常会说,老师,你看我手上很干凈呢,不洗不要紧!我会告诉他们:细菌是肉眼根本看不见的,如果不洗手,细菌就会来找你们,饭前便后必须洗手。如果碰到有孩子牙疼、红眼睛之类的情况,我会随时进行卫生习惯的教育,引导孩子讨论为什么会牙疼、会红眼睛?孩子就能在真实事件的体验中获得保护牙齿和眼睛的卫生知识,从而养成勤刷牙、剪指甲、不多吃甜食饼干的卫生习惯。

2.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在孩子刚会走路时,成人要引导他把垃圾扔进垃圾箱,并且用文明礼貌语,比如用“请”,孩子把垃圾扔进垃圾袋时说:谢谢!外出游玩时成人遵守社会公德,人多时排队、开车时礼让及其他文明言行,都是孩子受教育的契机,时间一长,文明的言行就可自然而然渗入孩子的心灵与脑海,在成长过程中也会自然流露、自觉实施。

孩子可塑性强,言行举止喜欢模仿周围人,想让孩子具备尊重他人、谦虚礼让、公平竞赛等良好品格,必须从大处着眼、细节入手,长期培养。把生活中的一切言行都看作是教育手段。成人的言传身教,学校和家庭的生活学习方式及文化氛围,都对孩子进行直接或间接、公开或潜移默化的教育、感染和熏陶,成人用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行为规范培养孩子、塑造孩子,孩子的行为表现正是“成人意识”的反映。如成人行为不端,就会从孩子身上投射、表现出来。培养良好习惯必须从成人自身做起。

3.养成尊老爱幼的习惯

教会孩子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到尊重他人也被他人尊重,是每个成人应该做到的事情。如何教会孩子尊重他人呢?我们经常会跟他讲,不能欺负小朋友,有东西都要大家一起分享。但是有时候做起来并没那么容易,孩子知道把好吃的给爷爷奶奶一起分享的时候,老人就会说我不吃了,省给孩子吃。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一种意识:爷爷奶奶是不需要吃的,我就自己一个人吃吧!此时,我们就要对老人晓之以理,使他们知道让孩子乐于分享的重要性,对孩子说明不是爷爷奶奶不要吃,是因为他们太爱你了才说不吃的,让他们以爱对爱,坚持分享给爷爷奶奶。

4.养成整理物品的习惯

很多孩子玩了玩具后都会随地乱扔,都是成人收拾残局,然后提醒孩子要收拾好,但是成效并不是太大。怎么解决不良行为,养成及时整理放回原处的好习惯呢?

如在孩子邀请好朋友来玩时提出要求:“可以邀请你的好朋友来玩,但是必须记得玩好后整理好玩具,如果不整理,那么以后就再也不允许你邀请朋友来玩哦!”然后观察孩子的履行情况再定。还可以实施暂停玩玩具一段时间的惩罚措施,在此期间不能因为孩子的哀求而中止惩罚,不然所有的努力都会前功尽弃。不过成人要记住所有的决定与措施都要在一种温柔而坚定的氛围下实施完成,不能使用肢体或语言暴力。

5.养成阅读思考的习惯

读书的过程是建构一个日渐完善的精神世界,可以升华为灵魂的醍醐!当灵魂得到醍醐的那一刻,精神会产生愉悦感!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催生思考的过程,使自我意识逐渐萌发与形成,也就是让孩子遇事或困难时变得有主见,不人云亦云、不盲从、不随波逐流,能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观点,能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经常阅读的孩子不仅想象力丰富,而且语言表达流畅完整,逻辑思维也比同龄孩子强。成人可以从童趣的绘本入手,每天陪伴孩子阅读,根据阅读内容提出问题让孩子回答,也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提出问题,互相回答,还可以引发孩子想象、创编故事情节与结局。这样的阅读生动有趣,慢慢地孩子就会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另外学校可以组织“图书漂流”活动,积累孩子的阅读量。

6.养成观察探索的习惯

好奇是幼儿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幼儿与生俱来的基因与力量。户外活动时,孩子们看着操场上雨水留下的印迹,问道:“老师,为什么操场上的颜色不一样?有的是深绿色,有的是浅绿色?”我顺势反问:“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个问题。这也是老师要问你们的问题!看看谁能告诉我和小朋友们?”孩子们蹲下来用小手摸了摸操场说:“老师,深绿色那里有点湿湿的,浅绿色那里是干的!”我肯定了他们的话,接着问:“那这湿的是什么?是哪里来的呢?”妞妞大声说:“那是因为昨晚下了雨,有的地方晒干了,颜色变浅了,有的地方还没晒干,里面的雨水使颜色变深了!”我肯定、表扬了妞妞的回答。午间散步孩子们依然痴迷于操场上的雨水印迹,有的说雨水印迹有的像云朵、有的像地图、有的像……”我问:“怎样把这些印迹留在操场上呢?”他们说用粉笔描。于是我去门卫借了几支粉笔,给他们描画。他们看着描画下来的图案十分高兴,说还真像是地图、鹿角等。

中国古语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是现成的,无需自己付出就能不劳而获的。“渔”是才能,需要经常长期努力才能获得的软实力,如同我们的生活能力和良好习惯。

生活即教育,如果学校、家庭教育方法灵活得当,没有固定的“程序、公式”,在与孩子生活相关的活动中都能对孩子的习惯进行培养与教育。良好的习惯能让孩子终身受益,犹如孩子们打开未来世界的一把钥匙,会给孩子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不可估量的益处。

猜你喜欢
文明礼貌
争做少年好榜样
浅谈小学生文明礼貌教育
3月历史大事记
浅谈互联网下对低年级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
培养小班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实践研究
幼儿讲文明懂礼貌习惯的培养途径
浅析小学阶段教育的重点内容
乘扶梯
城郊中职校学生文明礼貌的现状与思考
校园文明礼貌靠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