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立身 以德立教

2019-12-02 07:08叶卫华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师德培养方法

叶卫华

摘 要:幼儿教师肩负着儿童启蒙教育的重任,其师德直接关系到一代人的成长和发展。在校期间,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活动,行之有效地培养幼教专业学生的师德,真正使教育做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关键词:师德;培养;方法

师德是指教师职业道德,是对教师所要求的道德,是教育生活领域中的道德,也称为教育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既反映社会道德的要求,同时又是针对教师职业活动领域各种关系提出的规范要求。改革开放后,教育部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了五次讨论和修订。2008年,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颁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表述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育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幼儿教师肩负着儿童启蒙教育的重任,其师德直接关系到一代人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幼儿教师不仅要有学识才智,而且要有较高的德行修养,才能用自己的言行给学生施以深刻的影响。

对于幼教专业的学生,如何让她们在学校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自觉学习的意识,这是开设有幼教专业的学校所面临的教育问题。

一、中职学生的知识水平及道德现状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家庭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仍存在误区,大多数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上中等职业学校,因而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对象基本上是初级中学的“差生”。他们不爱学习,学习的自觉性差,知识水平较低,而且他们普遍在思想、行为习惯、修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缺陷。一是文明礼貌观念淡薄,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不爱惜粮食、使用厕所不冲水;部分学生由于从小被父母溺爱和娇惯,不服从父母、老师的管教,见到老师不问好、出言不逊、满口脏话和粗话,甚至在课堂上公然顶撞和辱骂老师。二是时间观念淡薄,经常迟到早退,不但没有愧疚之心,理由还真是五花八门。三是缺少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即使是班集体的事情,大多数学生也都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观望。这当中自然不乏幼教专业的学生[1]

二、培养幼师德高重要性及主要内容

近几年,新闻媒体经常曝光幼儿教师的虐童事件,社会舆论已经把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加强幼儿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不仅是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的责任,更是培养幼师的摇篮——学校的责任。“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从教的学识能力,还要求以身作则。

(一)师德培养是为师之要

党的十九大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关系着祖国下一代的成长。韩夫子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放在首位,亦即是强调“传道”的重要性。什么是“传道”?也就是传授为人做事的方式方法。古人也把“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为国为民服务的基础。西汉教育家扬雄在《法言·学行》中指出:“师者,人之楷模也。”即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去感染学生,以自身高尚的人格与行为影响和感召学生的心灵世界,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徳有才之人。同时,《学记》也指出:“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为长、为君”的素质是需要很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觉悟[2]。可见德是立身、建业之本,因而培养师德是何其的重要。

(二)师德培养是实现公平教育的前提

黨的十九大把学前教育事业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办好学前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培养幼儿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尤是必要和重要。“德育”用新时期的要求来说就是讲政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完善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操守,培育新时代的育人之师。教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人民素养之源,幼师更是源之源。源之不清何来江河之清?加强幼师师德师风的培养是为关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必要。

(三)师德对实施整体改革、实施对全体学生全面素质起着关键性作用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用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四)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是教师的专业素质之一

教师职业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满足人的发展的要求,为在教育活动中促进人的发展提供保障,它与教育活动的价值是统一的,在幼儿教师的职业素质中,教师职业道德是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灵魂,也是幼儿教育目标实现的保障,更是幼儿全面发展的条件。

(五)师德培养是不断完善专业知识的助推器

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和传递者,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选择人类的文化精华,并将之刻画在年青一代身上,实现人类文化的传递与丰富。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儿教师应该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合作者,幼儿教师还应成为研究者、学习者、创造者,更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由此种种,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要增强自身专业能力,还要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以适应教育工作的需要。

三、师德的养成

面对商品经济大潮,面对改革开放所夹带而来的形形式式的各种思想、思潮,如何去培育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求的幼师的师德师风呢?

(一)理论打基础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以德立教理念。我们所从事的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民教育事业,教育培养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热爱和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热诚服务祖国和人民的接班人。因此加强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的教育首当其冲,是当今“德”之首。把握准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方可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偏离这个根本就失去立事成业这基。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网络的全球化,各种思想、思潮夹杂而进,一时迷惑了不少人的思想,一些人的爱党爱国爱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受到冲击,当然也波及到有志成为教师的青年队伍。因此,运用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当代马克思主义——习近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教育提高幼师的思想觉悟是当前重要任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引导培育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以建立一支爱党爱国爱民愿意献身幼教事业的青年队伍。

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增强以德立身观念。在商品经济大潮之下,当前一些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存在着一些偏差:多幻想少信仰缺乏事业心、多讲报酬少讲奉献、多讲享受少讲奋斗、乐于繁华少甘寂寞、多于浮躁少于埋头苦干、多攀比少节俭等。幼师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造就这些将来为人师表者要从“三观”上着手。幼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工作,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身教更是重要,一言一行深入幼儿头脑,影响之大之久是不可忽视的。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以培育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的幼教力量。

3.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坚持“学高”“身正”信念。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才能更好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作为一门专门职业,必须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严格的和持续的学习来获得和发展这些知识和技能”。学校就应该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帮助学生把“学高”“身正”作为学习目标,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拓宽知识的广度。

综上三者,理论实施之外还要辅予下面几个具体活动去加强。

(二)加强实践

1.开展师德师风论坛或征文活动,从理论上加深师德建设认识。鼓励幼师专业学生积极参加活动。一是可拓展对师德重要性的认识,二是使之由被动感受上升为理性行为,传言一百遍不如让其自言成理一遍,三是使之知识水平得到提升。一举反三的效果显而易见。

2.开展实习体验活动,培养爱岗敬业精神。此种实习体验应以乡村地区为主。远离繁华与喧嚣,体验寂寞与艰苦;远离金钱与奢糜,体验专注与奉献。幼教是一项不带光环的事业,也许一辈子也不会给你带来什么荣誉,可谓只有辛勤而无名声,报酬也相对较低,工作生活圈子较小。如果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正确的三观基础,也许道罢艰苦寂寞而只有泪了。所以必须从学生起就要有所体验与准备,否则见岗即溃。

3.开展关爱幼弱残活动,培育大爱之心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是幼师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本质,是师德的核心。幼教岗位虽不是“大任”却是必须极具爱心之职,需有慈母般大愛。他们所面对的是一群尚未开蒙的幼稚小孩,他们的行为举止都是“意识流”主导,对错不分,是非不明,性格开朗者或调皮捣蛋或任性鲁莽,性格抑郁者或偏坐一隅或想家滥哭。样样式式齐全。作为幼儿之师此时可能陷入手足无措境地,安顿一个浮起一遍,此起彼伏。此时所需的不是恼怒不是埋怨而应是爱与关注。克服浮躁保持淡静是幼师的基本功。建立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培养大爱精神,待人无论贵践无论贫富一概从人文角度上予以关注与帮助,使幼儿强烈地感受到与父母一样的爱。多开展一些养老院、残疾院关爱活动,有助于培育这种高尚情操。此种活动切忌走马灯式地送钱送物形式主义,要让学生真正的去接触弱者,倾听他们的心,了解他们所愿,从而达到体味弱者心灵,从心底里产生同情。同情心是大爱心产生的基础,博爱情怀是同情心的升华。这样在面对幼儿时便能以慈爱笑容从容教导。

4.开展红色之旅活动,体验坚韧与乐于艰苦精神。革命先辈奋斗之路是当代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革命先辈面前,所有工作学习生活上的困难都不值一提。红色之旅可以坚强意志增强信心。在今天看来红色圣地都是风景极至,踏上圣地的人很多眼里只有风景了。但是在当初革命者聚集奋战之时,那是远离人烟荒芜无食之地,是生存条件极为艰苦,地上子弹横飞,地下流淌无数鲜血乃至生命之地。要让他们明白革命的残酷,是此方能实现红色之旅。

5.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准备到竞赛的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由被动到自觉主动地运用已掌握的教学技能和教师道德规范,对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磨练坚强的道德意志和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信念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在校学习期间就培养幼教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意识,使之时刻牢记自己肩上的责任,用准教师的言行举止、学识素养的标准来衡量自己,虽然可能达不到“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但也会让她们养成好学、正身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陈睿.现阶段中职学生道德文化素质现状、原因及解决办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3(38):187-188.

[2] 刘凯明.浅析《学记》中教师素质的思想[J].才智,2017(23):169.

猜你喜欢
师德培养方法
致良知与师德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