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校素质教育的落实

2019-12-02 11:17尚秀清
读天下 2019年30期
关键词:班级建设素质教育

摘要:新的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把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转变到发展学生智能为主要任务;把以教师或教材作为教学中心,转变到学生在教学关系上的主体地位,经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随着教学观念的转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素质教育,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素质教育;班级建设;校园文化活动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把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转变到发展学生智能为主要任务;把以教师或教材作为教学中心,转变到学生在教学关系上的主体地位,经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随着教学观念的转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素质教育,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 打造“五四一大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11年我校进行了课堂改革,推行“五四一”大课堂。“五”是指课堂的五个环节,独(读)学、对学、群学、展示、测评;“四”是指四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基本活动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一”教与学的统一。在一节课堂中,不一定五个环节面面俱到,而是根据课的内容,灵活掌握,如“预习导入课”“展示提升课”,不惟模式唯高效。

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经过独学环节,独立理解掌握一部分内容,没有理解的部分,进行对子组讨论,仍不能理解的部分,小组进行讨论,若仍有质疑不理解部分,经过展示环节、教师引领,点拨,问题得以解决。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状态是主动的;学生自主讨论、质疑、点评,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开放的;学生从心理上感觉是快乐的、安全的;从师生的点评中,同学们收获了自信、收获了成功,得到了情感的体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了学生学习的内因驱动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 加强班级建设,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自主管理力的培养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最大支撑。通过入学教育,我们对学生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小组建设培训。

(一)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实现自主管理

教室内的显性文化——班名、班旗、班徽、班训

学校实行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把研究权和评价权都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育创新的主体。学生自主确立班名、自主设计班徽、自主制定班训,实施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班规是班级的宪法,由同学们共同对班规进行修订,同学们共同遵守、执行。

1. 健全小组评价机制,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战斗团队:学习小组是“五四一大课堂”的基本单元,学习小组建设是实现高效学习的最有效途径。

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组名、组训、组规。组内评比与评价是指由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组规组法,共同制定量化标准,共同确定评比评价办法和奖惩的组内自我评价。具体做法是:大组长评价A、B组,小组长评价组员从而评价对子组。通过组内评价能够有效调动A、B组间以及对子组间竞争,使小组建设从最小单位入手,为建立动车小组打下坚实基础。这样形成了人人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的局面,人人遵守组规,主动成长。我们的各级评价要求事上纸、日上表、周上板、月上本,作为评奖评模、兌现奖惩的依据。通过这种交叉密集的网络式小组评比与评价,组间组内处处充满竞争与合作,小组建设将呈现良性态势。实现了自主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2. 植入文化元素,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大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酝酿制定有特色的组名和组训,也可以有自己的组歌。同时讨论制定本组的组规(从独学、对群学、展示、任务单完成情况、自主学习的纪律及学习目标的达成等方面制定出基本的规范要求)。

3. 反思文化:使学生勤于反思,学会学习。反思使人进步,反思使人成长。通过小组日反思板和反思会,可以实现小组的进步与成长。小组日反思板是由大、小组长或某一组员反思一天的得失并提出改进意见和第二天的小组工作部署;小组日反思会是由大组长总结一天得失、优点和不足,提出整改建议,小组长针对问题组织自查,具体到人,提出表扬或批评,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学生通过反思,不断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健康成长。

我校推行了综合素质评价管理。每周经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的方式,学生不断地规范自己的行为,遵规守纪,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我们以发展的眼光、创新的眼光去看待小组建设,因为分工的动态、评价的动态、反思的动态、活动的动态、都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二) 打造班级隐性文化,提升学生素质

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说过:“当一个学生在班级里找不到温暖的时候,他走上社会都会感到寒冷”。家庭式的亲情关系是自主管理力得以提高的根本!

当同学过生日时,老师和小组同学为“他”送上真诚的生日的祝福,让每位同学体验到家的温暖。只有当教室里充满家庭式亲情关系时,学习才会真正发生;让爱和尊重成为师生关系的主旋律,真正让学生把老师当作朋友,让浓浓的亲情充盈在老师和学生中间;用家庭式的亲情关系创设一个安全民主、和谐积极的学习生活氛围。让学生学会博爱!立足未来!

三、 开展各具特色的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素质

通过学校每年召开的开展体育艺术节活动,学校展示同学们的优秀作品,举办画展,书法展。走进我们学校的文化长廊,就可以领略同学们的书法、绘画作品的风采。学生具有了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够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通过开展“红歌”大合唱比赛活动,增强爱国主义责任感,培养学生爱国意识.我校是足球体育示范传统校,每学期都要举行班级之间足球对抗赛,增强了同学们的体质,加强了同学们的班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学生健康、快乐的生活。通过开展纪念李大钊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与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具有了社会担当、社会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发挥社团作用,学校成立了摄影小组、小记者站,及时发现报道校园中的好人好事,传播正能量,锻炼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四、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走进我校,浓浓的校园文化感染着我们,映入眼帘的是五十四中的校训,“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最好的自己”。右面的荣誉墙上是我校中考中唐山市的状元照片,榜样的引领,促进所有学生蓬勃向上;实验室长廊外面是我校从历届校本研究年会的剪影.通过文化长廊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生命文化教育,学生学会了感恩。

作者简介:

尚秀清,河北省唐山市,河北省唐山市第五十四中学。

猜你喜欢
班级建设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
“家文化”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研究生团组织与班级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探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试论班级建设中的群体特征建设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