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手术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9-12-03 00:36吴茂聪黄坚辉罗登照茂名市人民医院骨二科广东茂名525000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性骨折关节镜交叉

吴茂聪 黄坚辉 罗登照( 茂名市人民医院骨二科 , 广东 茂名 525000 )

膝盖交叉韧带为膝关节后方的十字交叉韧带,能限制和稳定膝关节的过度活动,包含前、后交叉韧带[1]。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可导致膝关节不稳,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出现[2]。临床中需进行早期治疗以恢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3]。传统的手术取俯卧位,但手术创伤较大,因此在临床中急需采用合适的方法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本次研究观察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共48例,纳入标准:(1)具有膝关节强暴力外伤史;(2)后抽屉实验为阳性;(3)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患者;(4)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2)临床资料不完善。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33.40±4.13)岁,男14例、女10例,左侧12例、右侧12例,致伤原因:交通伤17例、运动伤3例、跌落伤3例、压砸伤1例;观察组年龄16-51岁,平均年龄(32.79±4.05)岁,男12例、女12例,左侧15例、右侧9例,致伤原因:交通伤18例、运动伤3例、跌落伤2例、压砸伤1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患者均进行常规消毒后采用腰麻,对照组以传统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经膝关节后侧入路,分离半肌腱和腓肠肌内侧,充分暴露视野,纵向切开后关节囊,将骨折断段进行清理,在直视下进行复位,屈膝20°-30°复位,选择合适的空心钉或螺钉进行内固定。观察组的患者保持屈膝90°,阻挡板置于大腿近端外侧,采用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手术治疗,关节镜进入后交叉韧带内侧和股骨内髁间隙后插入后侧室,经后内侧入路置入刨削刀头,将遮挡视线的滑膜和周围滑膜组织进行清除,后改为后内侧入路并进行关节镜镜头置入,观察后交叉韧带止点骨折移位情况,操作器械经高位前内侧进行如后交叉韧带和股骨内髁间隙进入,依次清理骨床。经胫骨结节内侧做切口,长约1-2cm,经后交叉韧带和撕脱骨折块相接处插入克氏针,并插入钢丝,在骨隧道下进行聚乙烯线结扎固定。在术后进行定期换药,术后10天拆线,术后2周进行石膏固定,2周后进行支具固定,定期检查内固定情况。

3 观察指标:治疗后观察切口I期愈合,复查X线骨折复位情况;术前及术后6周检查Lysholm膝关节评分[4],共包含9个项目,计算总分数,分数越高则表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越好。治疗6周后统计骨折愈合率,并统计感染发生率。

5 结果

5.1 2组手术效果对比:2组所有患者均达到切口I期愈合,复查X线骨折复位达到100.0%,证明手术疗效较好。

5.2 2组膝关节评分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治疗前均出现上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升的趋势较对照组明显(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对比

5.3 2组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对比: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骨折移位率和感染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对比(n,%)

讨 论

后交叉韧带一旦出现骨折可导致患者的膝关节不稳定,既往对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出现可导致创伤性关节炎、膝关节不稳的出现,多因交通意外导致[5-6]。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为特殊类型的后十字韧带损伤,该病发生的主要机制为膝关节屈曲时股骨受到向下暴力或膝关节过伸损伤,撕脱性骨折好发部位为胫骨后上方,发病的部位较深[7]。针对该病的治疗以早期手术治疗为主,若不及时进行手术则可导致膝关节活动受限、关节不稳等情况的出现,早期手术的目的在于恢复膝关节稳定,进行交叉韧带的重建。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通过对比传统手术及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手术的临床疗效,经研究后,结果表明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疗效,且膝关节功能恢复较为良好[8]。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治疗后2组所有患者均达到切口I期愈合,复查X线骨折复位达到100.0%,证明手术疗效较好。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的骨折愈合率、骨折移位率和感染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结果和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这主要是因为关节镜下行后交叉韧带骨折手术清创较传统手术更为彻底,能准确定位,因此临床疗效较高,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手术创伤较小,愈合进程较快,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且不会增加感染发生率,临床运用的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性骨折关节镜交叉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膝关节炎伴关节外胫骨应力性骨折个体化手术的分型与治疗
菌类蔬菜交叉种植一地双收
锻炼不当,小心疲劳性骨折悄悄来袭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高原部队应力性骨折发病率、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
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术配合中医药治疗膝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研究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连数
连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