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研究

2019-12-03 00:36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人民医院辽宁大连116222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髋臼髋部高龄

林 晶(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人民医院 , 辽宁 大连 116222 )

由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自身机体功能大量衰退,并且经常性伴发多种基础疾病,致使存在较多护理风险因素。有研究和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将风险管理应用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增强风险因素评估,并施行科学有效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风险,提高应用疗效和护理质量[1]。我文以我院收治的84例高龄髋关节骨折患者的护理管理开展研究,并在观察组施行风险管理,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以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6月间所收治的84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每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28例男性患者男,14例女性患者;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68.25士2.51)岁。观察组27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年龄66-86岁,平均年龄(68.28土4.47)岁。纳入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经X线或CT确诊为髋部骨折;排除标准:不愿配合研究患者,伴发严重内科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以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2 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引入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4个方面:(1)建立健全风险管理责任制,创建由专业护理人员组成的风险管理小组,制定科学值班表,增强对护理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加强护理人员专业培训,主要内容涉及培养风险观念、传授风险管理措施、增强法律意识等等,促进护理人员操作规范化,帮助其在护理工作中树立风险观、责任观,按时做好护理记录,从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方面出发最大限度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2)不断更新完善评估量表,以此促进护理工作中风险评估的及时化、精准化,对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而言,由于治疗期间发生的创伤以及应激反应等,极易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进一步增大了护理风险,因而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定期进行评估,实时更新对于风险评估量表,此外,更要施行相应对策,增大看护力度。(3)对于危险药品,器械以及高危管道等用醒目颜色做好标示,在发生感染患者的腕带上做好标记[2]。除此之外,对于患者的护理需求是否满足以其实际病情为依据。(4)因高龄患者大多伴发着多种基础性疾病,病情较为复杂,存在较多风险,因而在护理过程中,必须建立全面、科学的对应风险应急方案,诸如,误吸应急方案、坠床应急方案、输液不良反应应急方案等等;同时可进行定期演习,提高护理人员实际风险应急能力,便于其在发生风险意外事件时能够给予及时、有效处理,进一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除此之外,将患者实际病况和相关护理经验相结合,查找患者护理过程中的薄弱之处,针对性进行干预,以此为护理重点,从而提高护理管理水平,降低风险事件发生。

3 评价标准:将2组患者管理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风险事件包括愈合不良、切口感染、褥疮、肺炎等,风险事件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例数/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方式调查,护理满意度包括满意、不满意2个层级,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5 结果

5.1 2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仅有2.38%(1/42),对照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高达23.80%(10/40),相比之下,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更低,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n,%)

5.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达97.62%,包括41例满意、1例不满意;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5.00%,包括30例满意、10例不满意,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讨 论

髋关节是杵臼关节的一种,主要是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的。髋臼内只有月状面被关节软骨覆盖,而髋臼窝(Haversian腺)内则被脂肪填充,可以随着关节内的压力变化而被吸入或者被挤出,以此来保持关节内压平衡。而髋部骨折的诱因大多包括挤压暴力、间接暴力两种[3]。最常见情况是由于人体从高处坠落,致使一侧股骨和地面发生剧烈撞击,同时若股骨头和髋臼发生碰撞极易造成髋臼发生无移位骨折以及髋臼内壁骨折块向盆腔内移位情况;若屈髋屈膝时暴力沿着股骨纵轴移动也会致使髋臼后缘部骨折;倘若下肢正处于内收位时既易造成导致髋臼骨折,又易造成髋关节后脱位;若下肢正处于外展位时可致使髋臼顶部发生粉碎性骨折。早期髋臼骨折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髋关节活动不便、局部性疼痛等。

高龄髋部骨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生活质量,更有甚者,致使患者残疾乃至死亡。因而在患者入院之后,除开施行必要的救治工作之外,还要给予相应的风险护理。但是目前为止,大部分医院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均只从临床病症护理、心理干预两方面开展,忽视了护理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尚未制定出对应科学、高效的风险应急方案,致使患者突发风险事件时,经常性因为应急处理不当、或者错过了最佳处理时机,严重影响着患者治疗护理效果以及生命安全。而风险管理将风险预防视作管理工作的第一要位[4-5]。以现代化管理思想为依据,将预防为主的风险理念贯穿落实,进而建立健全全方位、多角度的体系化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建立包括科室风险管理小组、专职风险管理人员在内的多种管理组织,构建风险信息网,有效发现护理中的风险隐患,并进行风险评估,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是保障管理工作安全性的重要方式。而护理过程中所施行的风险管理模式,重点强调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应急处理,以患者实际病情和心理变化为依据,评估其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并制定出针对性的应急方案,明确风险处理对策,以此达到风险预防、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保证临床护理疗效的目的。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风险管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仅有2.38%(1/42),而实施常规管理的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高达23.80%(10/40),相比之下,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更低;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达97.62%,仅有1例患者不满意,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5.00%,有10例患者不满意,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更高,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验证了将风险管理应用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的极大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高齡髋部骨折患者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风险认识度,进而降低护理期间风险意外事件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髋臼髋部高龄
使用金属骨小梁髋臼和组配重建柄对伴严重骨缺损的松动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的治疗结果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包容程度对Perthes病患儿术后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周围股血管分布情况